{{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蒙克的生命组画揭示人类忧虑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爱德华·蒙克《呐喊》

生命组画揭示人类世纪末忧虑

爱德华·蒙克出生于挪威洛顿,1944年1月在挪威去世,终年80岁。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蒙克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图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有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

1890年,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以“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