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宋冬:艺术做了不白做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物尽其用》在国外展出,宋冬母亲保存的家人穿过的鞋子以及旧衣物吸引了观众驻足回味

人物名片

宋冬,1966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他的艺术形式横跨行为、影像、雕塑、装置等领域,关注艺术的过程而非最终成品,创造了其独特的媒介和装置方式。2000年获联合国教科文青年艺术家奖,2011年入选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特别项目。

宋冬自言是个很无聊的人,也是个怀疑论者,与当前的娱乐化时代有些脱节。也许恰是这种常人看来的无聊与脱节,让他得以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关联。宋冬一直以为自己做了很多,到了最后都是白做。也许正是这种“白做”,让他寻找到了艺术的另一个维度。

近期的宋冬,连续在香港、纽约、悉尼等地推出四个展览,延续着一贯的风格,关注着艺术的过程而非成品。并以其“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的态度,在行为、影像、雕塑、装置等领域不停地穿梭。

物中有爱

就宋冬自己而言,对他特别重要的作品有3件。一个是《水写日记》,因为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另一件是《抚摸父亲》,通过艺术的方式改变了与父亲的关系,在父子之间架了一座桥梁。还有就是《物尽其用》,因为“这不仅仅是和我母亲、我的家人一起做的,也成为我们家生活的一个中心,每年做展览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那几个星期在一起生活、一起整理、一起布置”

《物尽其用》始于2002年,其缘由是宋冬的父亲去世后,母亲不愿与人交流,陷入到一种自闭状态,每天翻看父亲的遗物。宋冬还曾经借故把母亲支开,把家里的这些“垃圾”丢掉过。但母亲回来后很生气。宋冬就开始思考什么是孝顺,于是就给母亲找了个事做,把这些“垃圾”都收拾起来,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

据宋冬介绍,当时做《物尽其用》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呈现父母的生活,能让母亲和公众交流。“母亲不是一个艺术家,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参与到叫做‘艺术’的东西中来。”而且合并同类项之后,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可以很明确地在一个普通家庭中,看出时代审美的变化,看到那一代人的生活,保留一种记忆。当这些物品放置在公共场所时,与公众产生对话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就生发出来了。

每一次展出《物尽其用》,都让宋冬有不一样的感触。他不喜欢用装置的名称来概括它,因为这件作品是一件活着的作品,不断地在充实着,每一次做都有着变化。“《物尽其用》展览不是提供一幅图片,让别人对着去摆。就艺术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而是一家人都在参与这件事,做这件作品。就好像我们过年收拾东西的时候,会找出很多东西,翻出很多记忆。比如这次去悉尼展出,就会带去刚发现的父亲做过的一个用于卷烟的小工具,还有一个炸方便面的小工具。现在还有两个箱子没有打开,我们也不知道里边是什么。”

这件作品里的所有东西不是特意收集而来,而是宋冬的父母不舍得扔、不舍得用留下的,甚至很多新的都没用过。“很多时候,我的父母对我做的事情我都不懂,从小跟着这些‘垃圾’‘破烂’长大。通过这个作品,我才领悟到那是对我的爱。我结婚的时候,母亲给我送了一件结婚礼物,满满一箱子肥皂,那是母亲在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为我们准备的。现在我也为我的女儿准备了一箱肥皂,当然是现在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肥皂。”宋冬说。

[page]

以爱之名

在宋冬的系列作品中,尤为引人瞩目的是,他在“艺术”这个名头下,寻找到了与家人交流的方式,也维系起了一个家庭的纽带。在他的《抚摸父亲》和《物尽其用》里,都需要家人的配合。最初做《物尽其用》时,母亲并不希望把这些东西展示出去,但宋冬对母亲说:“这对我很重要,做了我就出名了。”从而有了《物尽其用》的面世。而做《抚摸父亲》时,也是同样的借口,对父亲说:“这对我很重要,做了我就出名了。”从这件作品开始,父子两人开始有了更多的交流,父亲也开始对“不务正业”的宋冬给以创作上的支持配合。

宋冬的作品,往往是一个延续状态,这次展出的《家庭成员照相馆》,也是从1997年开始做的。“当时家里只有7口人,有我父母、我和我妻子尹秀珍、我姐姐家的3口,是中国很典型的家庭。”当时宋冬用摄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在北京的12个地点,7个人面对摄像机,静止站立3分钟。在展览的时候,把录像现场投射到墙上,做成一个照相馆的场景。观众可以参与到作品之中,选择做家庭成员的任何一个人,然后站在这个人的前面,投影就和这位新的家庭成员相重合,形成一幅新的“全家福”。

“1998年的时候,有100个人参与到这个家庭里来,我的家庭变成了107口,我也有了很多新的爸爸、妈妈或者我自己等等。后来在旧金山展出的时候,家庭成员增加到了1000多人。我父亲2002年去世的时候,我的孩子还没有出世,所以我们家没有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后来我就用这种艺术的方法,再次与我的父亲合影,有了新的全家福。”宋冬说。这次的悉尼展览,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再次与家人团聚,并在展厅的天窗上,投射出“爸妈,别担心,我们都挺好的”字样。

近期的香港《三十六历》展,是宋冬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画了432张画并配上6万字的文字,把从1978年到2013年的每一年、每一个月都用挂历的形式呈现出来。展出的时候,请了432名观众参与到其中,他们可以在印出的这些挂历上涂色、画画,或者干脆撕碎。

在《三十六历》里,记载着宋冬的每一个历程或每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其中就有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一顿饭。从18岁起,宋冬就不再向家里要钱,上大学的时候,几乎顿顿吃最便宜的一分钱一两的面条,再配上从家里做好的炸酱,由此有了一个“面条专业”的绰号。《三十六历》中1985年12月的挂历,画的就是他的妻子,也就是当时的大学同学尹秀珍,因画不满意而自我惩罚不吃午饭的宋冬,特意送的9毛钱一份的小炒青椒肉丁。宋冬笑言后来做的很多关于吃的作品,也许与此有关。

虽然宋冬一直对“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情有独钟,并且还因此对这句话做了100种翻译来探索语义的转换。但从他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白做的宋冬,一个在“白做”中感悟生活、收获亲情的宋冬。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