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童年”记忆的真实感——马丁·霍纳特的艺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由德国国家美术馆主办的马丁·霍纳特的个展正在柏林的汉堡火车站美术馆盛大呈现,展览将一直持续到2013年4月7日。展览期间,霍纳特不同时期创作的二维和三维作品,布置在汉堡火车站美术馆的主厅,为观众呈现了马丁·霍纳特充满童年趣味却也异常真实的艺术世界。

关于童年的记忆

人们一般认为,关于记忆的艺术作品,特别是那些涉及童年记忆主题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是以某种庸俗的自我剖析和神经质式的自我判断为外衣的自我中心主义,最终呈现出来的都是以自我为核心的一片狭窄的图像天地。霍纳特的童年记忆却不限于此,他的童年记忆中往往会有涉及诸如历史和宗教等自我之外的主题,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霍纳特从童年时期就在用成人的眼光观察周遭的世界了。

这次展览展出的《少年十字军东征》完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可以看到两队成人大小的十字军骑士,却有着儿童般的面容和姿态。紧随其后的是一组农民,还有渐渐简化成墙上二维浮雕的十字军战士。这像是孩童世界发生的故事,却充满成年人的规则。作品的表面描绘的相当精致,但却能够清楚地看到翻模时留下的接缝痕迹。这种在技术和形式上故意留下的精致与粗糙,让人想到童年记忆和成人世界的反差。

《少年十字军东征》是霍纳特根据童年上历史课时的印象创作的作品。童年时,在一节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了关于十字军的内容。在快要下课时,老师告诉学生们,历史上其实还有过少年十字军,只是这支少年十字军的结局太过凄惨,没有人愿意再提起它,所以后来也就不怎么有人知道了。历史课上的这一段,成为艺术家心底的童年记忆,再后来,成了激发霍纳特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霍纳特就读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时候,这段记忆被偶然见到的儿童树脂玩偶的形象瞬间激活了,他决定用这些树脂玩偶的形象创作一件作品。就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少年十字军的历史和玩具 这两个原本并不关联的内容耦合在了霍纳特的创作思路中。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霍纳特来说,从灵感的出现到作品最终的呈现不是一个一蹴而 就的过程。霍纳特和许多艺术家不一样,后者在创作中如果遇到与原本定的计划和方案不一样的情况,他们往往会不断调整最初的方案,或是放弃它重新来过。霍纳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一旦预设了作品最终的状态,他会尽可能地去实现它,哪怕为此花很长的时间。《少年十字军东征》这组看似简单的作品,其实就用去了霍纳特三年的时间。他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作品符合他对童年历史课的记忆,而不是成年后从书本中得到的历史图像。 最终,这组童年世界的成年勇士呈现出来,对霍纳特来说,从童年的历史课之后,这些战士 似乎就一直在向他召唤:“马丁,快来加入我们吧!”
霍纳特的许多作品并不完全是为了进行某种 自我剖析或是自我反省,尽管他从童年记忆中汲取创作灵感,但他的作品更像是对童年和童年记忆的肯定。霍纳特认为,成人经常对儿童所说的“一边儿玩去”的呵斥,其实是没有认识到儿童行为中的严肃态度。在他看来,儿童看待自己游戏的心态,就像是那些参加十字军的少年战士看待自己行为的态度,或许从一开始,他们就是认真和严肃的。《少年十字军东征》正是强调了霍纳特对童年的关注。

《弥撒男孩》(1989)的创作动机和《少年十字军东征》差不多,也是为了强调儿童行为的严肃性。作品源于霍纳特童年时作弥撒的记忆。在霍纳特的童年记忆中,他作弥撒时充满了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在他的童年印象中,弥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也是充满职业感的行为。成年后,霍纳特偶然看到一部关于藏传佛 教高僧灵童转世的纪录片,他注意到,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在金瓶掣签等成人的宗教仪式中竟然处在完全核心的地位,竟然表现得如此庄重和严肃,犹如成人一般,而所有成年僧侣都臣服于他的脚下,反倒像是作弥撒的儿童了。于是,创作《少年十字军东征》时的灵感再次被唤醒了。

在《弥撒男孩》中,艺术家将男孩的脸部画成了肉色,尽可能真实地模仿了儿童的肤色,但看起来,却又像是木偶一样。在观看时,这种真实与虚假之间又使人在理解上产生了某种混乱和模糊。其实,霍纳特在创作时还是故意留下了一些人工的痕迹,比如,人物的眼睛并没有着色,这使它们看起来就像是瞎子一样。艺术家之所以这么做,也正是为了强调作品的人为创作属性。除此之外,如果仔细看,我们不难发现,《弥撒男孩》的细节其实处处都有这种故意的混乱和模糊。虽然男童的服装和他们的仪态把他们放到了宗教的祭台之上,但他们看上去其实就像是今天路边日常所见的小男孩,僧袍下面的鞋子和裤子也强调了这种矛盾。和《少年十字军东征》一样,在《弥撒男孩》中,儿童再次被置入了这种与童年不相称的成人行为中,但这也正是吸引霍纳特的所在。

[page]

真实感的呈现

霍纳特作品给人们的另外一个印象是其特有的真实感。诸如《火》、《椋鸟》和《椴树》这样的作品,逼真的几乎可以用来当做百科全书中的插图。不过,霍纳特所要表现的,并不是一种现实感官上的真实,而是一种语 言和观念上的真实。这有点像字典,比如在 解释“火”这个概念时,词条下面有时往往会出现一张火焰的图片。这个图像应该是最接近“火”这个概念的真实意义的,换句话说, “火”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真实感总会使人 想到美国艺术家克索斯(Joseph Kosuth)的 “三把椅子”。与克索斯不同的是,霍纳特只 留下了“真实的”火、椋鸟和椴树,他把与之 对应的文字和图片都放弃掉了。对霍纳特来 说,在抽离文本之后物体自身的那种独立性 才是吸引他的地方,这应该是一种“真实的” 存在。

《带有布丁的木制桌子和红色塑料椅》看起来 非常的简单,也非常朴实,一张木制的桌子, 边上有一把红色的塑料椅子,就像是我们身边 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实际上,霍纳特在这样 的作品中注入了很多内容。首先,这里的桌子 不是商品,不是家具城中买来的现成的桌子, 而是霍纳特根据他曾经在生活中真实使用过 的桌子亲手做的作品。在这里,这张桌子再次 的出现是经历了一个缓慢的时间过程的。此 外,尽管从外观上看,这张桌子看不出和其他 桌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但在霍纳特看来, 它与众不同,因为这张桌子和自己早年在寄宿 学校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受有关。对艺术家 来说,那段寄宿生活既有好的时光,也有糟糕 的境况。但在霍纳特的作品中,这种属于霍纳 特独有的真实语境被抽离掉了,我们无法找到 那段个人经历描述性的话语。

寄宿学校的生活对于艺术家来说并不陌生,在 霍纳特的创作中,就有这样的一类作品,是以 他在寄宿学校的成长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的。 比如《带有布丁的木制桌子和红色塑料椅》, 还有《英语老师》等。作为霍纳特的代表作, 《“飞行的教室”舞台模型》同样也是以寄宿 学校为主题展开的。在这件作品中,童年经验 和真实语境的不停转换构成了一幅充满戏剧 性的舞台画卷。这件1995年的作品为霍纳特 赢得了同年威尼斯双年展的金狮奖。《“飞行的教室”舞台模型》的灵感来自于德国著名的 儿童小说《飞行教室》,小说和改编的同名电 影在上世纪的西德曾经风靡一时,故事是以一 所寄宿学校为背景展开的。霍纳特的作品以 此为原型,他的这件作品其实是为小说中神秘 的剧本“飞行的教室”设计了一个舞台,从而 在作品中再次构思了小说中荒诞的剧情:一群 学生正在学习金字塔的知识,然后就突然被 带到了法老时代的埃及。这似乎是在表明,教 学在《飞行教室》中不再是对概念的死记硬 背,它成了一种真实的游历。此外,在霍纳特设 计的舞台上,那些剧中的人物其实都不是立体 的三维形态,而是被做成了平面化的样子,就 像是我们在电影屏幕上看到的人物,看上去是 真实的,但其实只是屏幕上二维的影像。这样 的处理似乎将一个艺术史上的古老话题再一 次带了出来,艺术应该是从何种角度真实地呈 现生活?

总体看来,霍纳特的作品在当代艺术中应该 属于特殊的一类。初看上去,他的作品与现成 品相似,但这些用树脂和其他综合材料完成 的作品却是霍纳特花费大量时间精心制作出 来的。霍纳特的创作过程非常缓慢,所以和 同龄艺术家比起来,他的作品数量要少得多。 当然,他的创作理念与波普艺术也不一样。 他不是从大众经验出发寻求创作的灵感,而 是从个人的经验出发,特别是从童年经历中 发掘出了创作的母题,这使他的作品带有表 现主义的色彩。他似乎并不希望迎合现代传 媒的传播速度和需要,这也使得他的许多作 品看起来总是那么孤立,那么缺乏文本的支 撑。在笔者自己看来,他对这些作品的解释也 非常的简单,这只是他各种不同的创作冲动 的视觉化,仅此而已。他的作品看上去都显得 有些空灵,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对于霍纳特 的作品,人们反倒获得了多维度阐述的自由。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