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蔡国强、展望参展威尼斯玻璃艺术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玻璃应力”参展作品

“玻璃应力”参展作品

两年一次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是世界上当代艺术最重要的盛会之一,而威尼斯作为著名的玻璃之城,藉此推出了别具当地特色的玻璃艺术展——玻璃应力(Glasstress)。2009年创始,今年是第三届,由独立策展人詹姆斯.波特南(James Putnam)与威尼斯穆拉诺岛贝伦哥玻璃工坊(Berengo Studio)合作举办,展览定名为《白热/白光》(White Heat/ White Light) ,是希望将原有的“玻璃应力”概念加以延伸。《白热/白光》试图以“玻璃”为媒介来探寻时尚与艺术的边界,因此这个展览的重点呈现了艺术家、设计师、手工艺者的多角度合作。该展览已于2013年5月31日在大运河畔、学院桥旁的卡华里.福兰凯堤宫殿开幕。

玻璃在欧洲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工业性材质,1962年现代玻璃艺术之父利特顿(Harvey K. Littleton)挑战性地将玻璃用于艺术创作,开创了“玻璃艺术工作室运动”,此后越来越多的玻璃艺术家用作品证明了玻璃是一种极其有表现力的艺术材料。但由于玻璃的工艺复杂和多样,对工艺的把握和创新将直接影响到艺术家作品效果和风格,可以说工艺技术是玻璃创作的关键。所以相比从事其它艺术媒介的艺术家来说,玻璃艺术家往往更多着眼于工艺,从而也或多或少地抑制了他们在艺术观念上的寻求。相比较而言,在艺术界中玻璃艺术显得较为唯美、宁静和保守。威尼斯作为玻璃艺术的发源地,最早抛出打破这种模式的棋牌。在2009年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由贝伦戈(Adriano Berengo)发起和策划了第一届“玻璃应力”展项,邀请了一些著名的玻璃艺术家以及当代艺术家共同参加了这个展览,受邀的当代艺术家的玻璃作品由威尼斯慕拉诺(Murano)岛的玻璃技师制作。这个国际性项目一经提出,就使拥有 110 年历史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贝伦戈认为“玻璃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材质,它的价值不仅仅限于生活中的实用功能,还有着无限的艺术潜力和扩展的可能性,当然也包括在和当代艺术的融合上。‘玻璃应力’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玻璃艺术展,因为参展的并非是长期进行玻璃艺术创作的专业艺术家,而是来自于各个不同领域和社会背景的国际艺术家参与到该合作项目中,展示了玻璃这种‘新’媒介的运用空间,以及跨界合作所激发的全新力量和趣味。”

[page]

蔡国强作品《全身透视:下一个!》(局部)

此次,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参展,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后,蔡国强即开始了一系“肆无忌惮”的创作 ,首次以玻璃为材料制作的装置作品《全身透视:下一个!》(Full-Body Scan: Next!),

这件作品结合威尼斯的玻璃工艺与米兰的时尚设计,并且通过玻璃材质表现了可透视的不可信,传递搭建在人与人之间及社会信心的脆弱。突显现代科技与制度对安全、政治意志与信任的不断定义、重置,使人挣扎在巨大无形束缚的控制中。

展厅中,一扇安全检查用的金属探测门内,悬着一件玻璃自杀爆炸背心,投影着不同种族、性别、衣着,面无表情地举着双手的人像, 门后排列着穿上背心的假人偶,在开幕式上,穿着玻璃製自杀爆炸背心的模特儿,背心内放置点燃的蜡烛,若无其事地在 Palazzo Cavalli Franchetti 内穿梭,与宾客互动,显示我们提防不了无处不在的危险,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危险。

展望作品

中国艺术家展望的作品亦在此次展览之列。“这件作品我是用玻璃再现我们中国的文人赏石,再将它们用钢铁架构起来,以寻求视觉转换的终端与各种信仰的交叉。”展望表示。

cornelia Parker 作品

艺术家cornelia Parker 的作品,一只玻璃做的行军鼓。“脆弱的材料使得这只鼓不同于一般的‘打击乐器’,但又让人不能抑制想要去敲击它的冲动。”

recycle group 作品

这件作品将观众的视角待到未来,艺术家试图反应:今天的‘垃圾’可能被视为未来的‘艺术品’。艺术家试图通过此来验证不同的文化遗产与经典艺术间的联系。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