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不是近1.3亿的《欢腾的草原》,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黄胄是谁,相比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等而言,黄胄显得后知后觉,然而黄胄作品进入市场却是最早,其艺术成就更是不可小觑。本期,跟着小意来一起走进黄胄的艺术世界吧。
屌丝也可以玩中国画
如果说中国画是少数达官贵人的玩物,那么黄胄算是一个逆袭的屌丝了,他不仅让平凡人走进了中国画,还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而他这样的艺术成就,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老天并没有给他什么特殊的照顾。
1925年,他出生在河北一个荒僻的村庄,初一那年,父亲病故而辍学,因此他也几乎没受过正统教育。不过,童年时期,母亲会给他讲二十四孝的民间故事,父亲也是个乡村先生,喜欢书画艺术,祖父爱唱戏,这些对他童年艺术兴趣培养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事实上他就是个为画而生的人,从小也显示出艺术天分,后来为了学画,他背井离乡流落到西安,过着飘泊的生活。
老天总不会辜负有心人。1943年,他有幸得以拜长安画派创始人赵望云为师学习中国画,这对他影响很大,他最重要的艺术标签画驴也是受赵望云影响,赵望云曾有一个“赵望驴”雅号。赵望云提出的“走出象牙之塔,来到十字街头”的艺术主张也是黄胄所主张的,他自己后来也说“我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主要靠师承,但更主要的是靠来自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
除了赵望云,黄胄青年时期还深受韩乐然、司徒乔和徐悲鸿的影响,也正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1957年也就是他32岁那年,凭国画《洪荒风雪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质奖章,从而确定了他在中国美术界的地位。这期间,他创作出许多表现少数民族生活的优秀作品,如《打马球》、《出诊图》、《人畜两旺》等。
兴趣、名师引导外,个人努力更是成就他最主要的因素。“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变颜色”。
绝口不谈遭受的苦难
黄胄的画特别的热情奔放,题材也是涉猎广泛。李可染曾说,一个画家,人有多高,画有多高。这何尝不是黄胄的写照,他一生乐观豁达,谈到自己的经历时:
他绝口不谈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尽管他几乎是历次运动的“老运动员”,尤其是“文革期间”“驴贩子”的绰号,几乎家喻户晓,可他却说:“没什么苦难可谈,我也不希望写这些东西,我的观点,多写些给人以向上的、激励人的文章。我这人就是一辈子不害人,别人害我呢,我过后也就拉倒了,不愿吭声,没意思。有人说过去运动挨了整,既然是过去,还提它干嘛!人要往前看,有功夫多做点事,更多的画点画,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怨天、不尤人,打嘴仗、沽名钓誉无聊”。
“我过去在国外办画展,外国记者问起‘文革’中的事,中国政府都说是十年浩劫,你谈谈你在‘文革’中的劫难,我差不多都回答:没什么可谈的,对于画家来说,生活是非常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善良的人们,美好的事物,你要画也画不完,写也写不完。人有多高,画才有多高 ”。
“文革”结束后,他身体状况一直不好, 1977年病情恶化,致使瘫痪, 但他却激情饱满地坚持创作,在病榻上画了一幅20米长的《百驴图》作为邓小平同志访日时的国礼,送与日本天皇。
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
黄胄一生除了精于作画外,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同时,还热爱收藏,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
他曾说“中国艺术不光绘画,收藏也很丰富,无边无际,不是瞧不起外国人,他们收藏个邮票,茶壶还可以。但你要是搞中国收藏,整个精力投进去也不满足,好东西太多了。”
他50 年代正式开始收藏,那时工资很低,只有80多元,钱全用来搞收藏了,卖画也是为了买画及古玩,黄胄的画当时卖的极便宜,也就20-30元一幅(齐白石的作品45-50元一幅),他欠了不少帐,但他认为这样做很值得。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没有断层祖先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太多了,我们究竟知道多少,一说就是四大发明,实在知道的太少了。作为中国人首先应研究自己,我们祖先曾对人类做过辉煌的贡献。我不反对研究外国丰富自己,但我有这样的信念:子不嫌母丑,儿不嫌家贫,我对有些瞧不起中国的人,非常反感,外国人偷的、抢的我们中国的文化艺术,一知半解出本书,还说抢救中国文化艺术,把我们看成野蛮的不开化的民族,我们应引以为耻。我们应发扬光大祖国的文化,有些外国人把到中国说成是探险,瞎扯!我们用得着你来探险。中国人要自己瞧得起自己,世界上有好多东西都源于中国。”
1997年4月23日,著名艺术家黄胄逝世。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