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奥•庞蒂
吉奥•庞蒂是谁?
吉奥•庞蒂(Gio Ponti,1891-1979)生于米兰,他从20年代开始到70年代为止,以米兰为据点在极其广泛的分野成为活跃的建筑家、设计师、画家和编辑家,被称为“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之父”,由于他精力旺盛的创作活动,得以让我们享受到众多的珍贵遗产。
他从毕业就作为意大利一家陶瓷厂家的艺术总监,展示了非凡的才能,今天看他为厂家设计的陶瓷制品,特别是这些产品上绘制的陶瓷画,其个人风格之明确,和画风所具有的独创性,就像我们欣赏希腊的瓶画一样,获得美的享受。此外,他的创作之手,还伸向食器、家具、装饰美术、舞台美术等设计领域。在他的建筑遗产中可以看出,他热衷于设计教堂建筑,从为米兰设计的当时最高的皮雷里大厦(Pirelli Tower,1955-1959)开始,其作品还落户到北美。庞蒂在建筑表皮的设计上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对后来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庞蒂为米兰设计的皮雷里大厦(1955-1959)
吉奥•庞蒂对建筑的表皮、外壁、室内的墙壁、地板、天顶、窗和门等,所有与建筑有关的要素,他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拓,从他在室内设计上对人的视线如何穿越家具和植物的配置图上,就可以看出他对人物在室内空间中的动线和流线的关系,也就是人的视线延伸到哪?有时越过墙壁,有时穿过窗户,在某处和某物相遇,有时会从冷色调转移到暖色调,这可能就是我们需求很久的所谓建筑空间的透明性。庞蒂曾说:“我是一位失败的建筑师,也是一位没有取得成就的画家,因为我只是把画画作为爱好而已”。
当今以欧洲为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对吉奥•庞蒂的业绩进行重新评价的理由,或许就是现代主义建筑所缺少的,对建筑的皮肤和温度的传达,而吉奥•庞蒂就是这一领域的先躯者。
吉奥•庞蒂与我
我是在筹备于1928年创办的意大利国际设计专业期刊《Domus》中文版时知道吉奥•庞蒂(Gio Ponti,1891-1979)是这本杂志的创办人,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我准备写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那是2006年春,后因出版人变卦而流产,但那之后我一直关注建筑界有关庞蒂的研究成果,同时寻找考察他的建筑的机会。
2010年我有机会去了米兰,到了米兰车站之后,我直奔耸立在车站不远的皮雷里大厦,它是吉奥•庞蒂和工程师纳尔维(Pier Luigi Nervi)共同设计的,被公认为是具有国际水准的杰作。这座四十多年前诞生在米兰,当时最高的摩天楼,高127米,今天看来也呈现着独特的个性,据说,如果不是由于高度不让超过米兰大教堂,这座大厦的高度可以不止于此,因为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类似的设计。找不到,不是因为庞蒂的设计难以模仿,而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不规则的宝石菱形设计的魅力到底在哪里?然而,菱形只是这个超薄超轻建筑的外观,真功夫还在建筑的构造上,从一张断面图上我们看到,庞蒂在设计这座建筑的构造时,为了减轻负荷,构造是越往上越细。有人发现,皮雷里大厦的平面是棱形的,而米兰大教堂里的灯带也是菱形的。其实庞蒂本来想建设更多高楼大厦给地面流出更多空间,这或许就是早期的“垂直城市”的概念。
皮雷里大厦最高层内部
宝石菱形不是长方形,也不是圆形,它是对长方形的修正,是向可能发展成为某种形的过渡,它的含蓄和优雅正是在这一点上。但皮雷里大厦还有更多的细节值得赞美,可惜,没有多少人去深入研究它,也许是因为建筑界很多人没有把庞蒂当建筑师来看待吧?因为庞蒂除了建筑之外,确实是醉心过产品、室内、配饰、瓷砖、家具、展示和出版等设计领域,所以,人们用意大利现代设计之父称呼庞蒂,而不是叫他意大利现代建筑设计之父。
[page]
感受建筑的皮肤和体温
我再一次关注吉奥•庞蒂是最近的事情,那是不久前,在微博上有人转发了一条关于日本的伊奈生活博物馆正在举办吉奥•庞蒂的世界展的微博,从图片上看相当不错,于是2014年初,我利用回日本的机会,专门去找这家我从未去过的博物馆。
“伊奈”是日文INAX的中文翻译,这家专做瓷砖的公司非常有名,它在东京的京桥有一个画廊和书店我常常去,但我不知道它的老家,也就是发迹的地方是关西爱知县的常滑,更不知道原来他们在制作瓷砖方面和庞蒂有过合作,他们是庞蒂陶瓷的供应商,可见INAX早就走上国际路线了,到了常滑看到建筑资料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才知道,原来莱特在日本设计的帝国饭店使用的大量陶瓷用件都是在常滑烧制的,原来常滑是日本六大古窑之一,对日本以至于世界的陶瓷制品贡献极大。
“建筑的皮肤和体温-意大利现代设计之父、吉奥•庞蒂的世界”展内部,方振宁摄影
我从横滨乘坐新干线启程去常滑,经名古屋转车到常滑之后才知道,伊奈生活博物馆是一座在古窑址上改造和新建的博物馆群,而庞蒂的个展就在其中的一座博物馆中的一间房子里,实在是我见过的最小的展示空间,可是在网上和其它宣传上所见到的图片,感觉是一个很大的展览。这应该说,是因为展示设计突显了庞蒂设计的精神——那就是如何让室内的空间具有最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流动的感觉,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叠加出多层空间,加上墙壁和地面使用了不同的室内装饰瓷砖,这样互为转换和连接让观众在狭小的空间中感觉到大空间中才有的开阔感。这些还不是庞蒂的设计精髓的全部,庞蒂晚年痴迷于室内设计,他在家的设计上倾注了不少的心血,设计这个展览空间的TORAFU建筑设计事务所吃透了吉奥•庞蒂的设计精神,从而把我们带到接近吉奥•庞蒂设计的温暖的空间,感受空间中的温度。这就是题为“建筑的皮肤和体温-意大利现代设计之父、吉奥•庞蒂的世界”展。
“建筑的皮肤和体温-意大利现代设计之父、吉奥•庞蒂的世界”展内部,方振宁摄影
工业生产与手工艺的结合
庞蒂是一个现代主义的设计师,他所探索的建筑的表皮,是将机器生产的材料与手工工艺结合起来,这一点和包豪斯的理念是相通的,庞蒂期望传达出如“皮肤之感”的室内环境,环境决定了生活质量。展览空间虽然不大,但通过展览的导向,将瓷砖的魅力体现得非常充分,由于INAX是庞蒂生前的合作者,所以早就了解庞蒂的设计思想和意图,从而也令我们看到,一个日本的地方企业走上国际型企业之路的轨迹。
庞蒂1928年创办的国际设计专业期刊《Domus》
庞蒂被称为意大利现代设计之父,是指他游走于建筑与设计之间,在两个领域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1928年创刊的设计专业期刊《Domus》杂志以持续的影响力,为他带来出版家的声誉,他担任主编直到逝世。 一般认为米兰的皮雷里大厦是庞蒂最著名的建筑,那是一种错觉,当然这座超高玻璃幕墙的建筑,其简洁、独特、优雅的外形集中体现了庞蒂个人的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直到今天我们看它都觉得根本不过时。
1964年-1970年完成的Concattedrale大教堂也是一件无可非议的杰作,这一设计是对教堂建筑一次空前的颠覆,它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类型,像海中航行的帆船一样轻盈耸立在海湾城市。特别是那些宝石型的开窗,新颖而明亮,外墙的设计采用了非常抽象而轻盈的语言,一反教堂建筑带有的传统的沉重形象。或许是因为吉奥•庞蒂设计的那把“超轻椅”(Superleggera,1955年)超级有名,从而掩盖了他在建筑上的成就。
庞蒂设计的那把“超轻椅”超级轻,异常坚固
“超轻椅”确实不错,这把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设计至今仍在生产和使用,它超级轻,异常坚固,每一个支点都在发挥作用,它的名声和价值让我想起百年经典的桑纳14号椅子(Thonet no. 14 chair),这个由法国设计师迈克•桑纳(Michael Thonet,1796-1871)在1859年设计的椅子超有名,而且是经得起世纪考验的椅子,它的组装方式和舒适度,在手工艺特色和实用以及大量普及方面,超过任何一把现代主义设计的椅子,和桑纳14号椅子相比它们都太小众了。桑纳14号椅子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能够通过工业化方法批量生产,但又保留了精美的手工艺特色。庞蒂设计的“超轻椅”是这之后的杰作,为庞蒂赢得了永久性的声誉。
我们在寻找吉奥•庞蒂设计思想的源泉时发现,他认为:意大利一半是天主创造的,另一半是建筑师创造的。即天主创造了平原、山谷、湖泊、河流和天空,但大教堂的轮廓、正立面,教堂和钟楼的造型是由建筑师设计的。在威尼斯,天主仅仅创造了水和天空,其余的都是建筑师所创造的。从而我们可以看到吉庞蒂的设计是在强烈的意识到上帝赐给我们的礼物大自然之后进行的对话。这可能就是庞蒂的设计之所以那么具有独创性的原因所在,因为在他的建筑设计上,几乎没有他生活的年代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国际样式的影子,这需要有很强的自信和自我创造的源泉才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page]
这个展览主要分成四个部分:外墙、内墙、窗和地板。
外墙
吉奥•庞蒂让内墙消失的同时,他也试图弱化外墙,如果我们从皮雷里大厦的内部看出去,就能感受到这座大厦的外墙基本上被玻璃幕墙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由内部巨大的结构框架成为这座建筑的栋梁。当然,这是庞蒂的五十年代早期的手法,到了六十年代,他让墙从建筑的主体脱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立面,米兰的圣弗朗西斯科(San Francesco)教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到了1964-1970年设计的Concattedrale大教堂,其独立的外墙更加壮大,让建筑的主体大大弱化,凸显了外墙的雄风,这在建筑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实践。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用三面象屏风一样的镂空墙
庞蒂在外墙上的开窗或者是开口,都有一定的模式,基本上是方孔、长短线和六角宝石棱形,只是有横竖的构成不同,它让我想起荷兰风格派绘画的探索,那些在平面上浮游的线,活跃着被这些线分割的空间。他在1970-1972年和James Sadler、Joal Cronenwett合作为美国设计的丹佛艺术博物馆北馆(Denver Art Museum,North Building)犹如一座城堡,可是现在可能已被人们所遗忘,因为在它的旁边2006年诞生了一座新的气势嚣张的丹佛艺术博物馆,它就是李宾斯基的新作,在我仔细研究了吉奥•庞蒂设计的丹佛艺术博物馆北馆之后,发现这是一件史无前例的杰作。
庞蒂设计的丹佛艺术博物馆北馆犹如一座城堡
发现它的独特之处,需要从这个项目设计的概念图开始,吉奥•庞蒂设计手法是让建筑主体和建筑外墙完全分离,好像两个独立的构造,而象假墙一样的外墙并不是和主体建筑的墙保持一个平面,而是折叠式的弯曲,优雅的包裹着有七个展室构成的美术馆建筑的主体,当这个外墙象一个盒套套在象箱子一样的主体建筑上之后,会形成一些有趣的好像是错位形成的三角柱型空间。这座美术馆的外墙的展开的实际面积有两万平米,抽象的构成象一些在五线谱上闪烁的音符在跳跃,整体构成象一首优雅的交响乐。庞蒂谨慎的设计了外墙开窗和开口的尺度,从展开图上看不出实际上的处理手法,但你面对那座有着城堡一样庄严的建筑时,会发现那些原本不大的开窗,由于进退和凸起的设计,带出阴影,使单纯有力的外墙增加了质感和表情,它完全是一件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可惜,人们还没有给它应有的恰当评价,那需要在李宾斯基那种疯狂的建筑设计退潮之后。
内墙
由于构造上的需要,传统的欧洲建筑的室内我,展示的是厚厚的承重墙,而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者庞蒂决心让这些墙壁消失,从而开始了让墙壁的角色彻底发生变化的新时代,但这是一场静悄悄的内部革命。庞蒂在室内设计上的风格可以看到当时立体主义画风的影响,他把收纳等功能,巧妙的组织到平静的构成主义风格的内墙中,为了和内壁有一种内在的协调,庞蒂设计了无腿的家具,他让这些家具产生浮游的感觉,这也是他追求轻的一个手法。这些手法在今天看来没有什么新鲜的,可是在五十年代还是处于保守风气笼罩的意大利白领阶层的眼里,这些设计是相当崭新的,庞蒂让人们从以往那种被厚重的家具包围的氛围中解放出来,他刺激着人们的趣味,诱惑人们向摩登的世界转换。
窗
打开窗,是让室内和室外加以连接的行为,在庞蒂看来埃及的金字塔没有窗户,那是因为那是死者被封印的家。庞蒂对窗进行研究之后发现,西洋建筑在很厚的壁上开窗,让光进入建筑的躯体内使之轻盈,而现代主义的设计追求透明,无限大的开窗,其结果是让室内和室外的关系变的稀薄。庞蒂列举了约翰逊的“玻璃之家”那座建筑说:窗户消失了,整个变成了玻璃墙。人们不是通过窗来眺望外部,而是从外部窥见内部。于是庞蒂开始了自己的实验设计。
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用三面象屏风一样的镂空墙
庞蒂用极具构成感觉的窗框来分割大块的玻璃窗,让室内的家具和窗之间形成节奏,整体方案就是一个完美的平面构成,我们通过三件模型照片,可以看到庞蒂的设计在同样的视点,不断调换窗外的风景之后,所显示的丰富变化,这些尝试都是基于从内往外望去的视点。它好像是在蒙德里安的几何风格画上点缀了一些家饰,那是一个有意境的窗户。庞蒂的自宅就是他的设计的样板间。
此外,庞蒂在建筑上的开窗也极有吸引力,那些垂直的宝石型的棱形开窗象结晶一样高雅而温和,他在教堂设计上大量采用了这一设计。特别是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米兰,1964)的建筑设施分三组,庞蒂巧妙的用三面象屏风一样的镂空墙和主体建筑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距离,幕墙上镶嵌着宝石型的瓷砖,在阳光下产生丰富的变化,和镂空墙后面暗色的建筑构成明和暗的反差。
地板
在对现代建筑设计的评论中,把地板作为一个单独的单元进行评论是少有的事,这说明庞蒂的设计有过人之处。INAX通过和庞蒂的合作,更清楚地了解到他对手工业的瓷砖独有情衷,庞蒂也和朋友的雕刻家合作来设计和制作瓷砖,这些设计都是几何纹样,它通过组合的变化来调节重复烧制的瓷砖可能带来图案上的死板。
在庞蒂的眼里,地板不是地面的概念,他认为位于自然中的建筑的秩序是从地板开始,地板就是法则。地板反映的是结晶的成果。地板的功能是,在建筑完成之后,可移动的家具和在上边生活的人,如同在棋盘上下棋一样,那地板实际上就是一个棋盘。
庞蒂家中的所有家具、用具、摆设等都是他自己设计的
庞蒂与家概念
根据庞蒂女儿的回忆,庞蒂晚年对家情有独钟。他在建筑的内与外都追求轻薄、通透和明亮,从而革新了意大利人传统的居住方式,他认为:“理想的家不是压抑的 不是被设计出来的 而应该是完全被打破的 哪怕这些空间以前都没有被打破过”。
庞蒂曾经引用谷克多(Jean Cocteau)说过的话:多改变形式和方式来思考你的家,一定要把家变成“家”,也就是要努力使家变得赏心悦目。庞蒂认为:不论家有多小,温暖和谐是永远需要的。这或许就是庞蒂爱家、热衷设计家的理由,而他家中所有家具、用具、摆设等都是他自己设计的,换句话说,就是他设计了生活所需要的所有道具,从而塑造了一个温暖和谐的环境,一个赏心悦目的家。
我们对庞蒂知之甚少的原因,可能是他自己也过于低调,他说:“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伴随了我一生,只有一些大的事情才能让我感到归属感,在很多人的关注下,我一生都在推行的建筑改革,也让我有了同样的感觉”。我们重新发现吉奥•庞蒂的建筑和设计的奥妙,就是意识到这种改革已经带来了悄悄的革命。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