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法国印象派主义画家。1832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中产阶级家庭,1883年4月30日死于严重的梅毒。尽管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马奈仍被印象派年轻画家们视作精神导师,被后世称为“印象派之父”。
马奈自画像
古希腊王子俄狄浦斯在命运的隐约安排中弑父娶母,心理学上用“俄狄浦斯情节”来形容恋母情结。19世纪的巴黎,街头巷尾人来人往的咖啡馆也流传着一段优雅的俄狄浦斯式丑闻——画家马奈的新婚妻子,是他已逝父亲的情人。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二》
1
1856年,24岁的贵族子嗣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从西班牙乘火车辗转回到巴黎。
壮志满怀的青年意气风发,六年前他就觉得自己会在绘画上有所作为,如今更是对此坚信不疑。和那些蜂拥至巴黎的穷苦艺术家不同,马奈不必在破旧的画室里省吃俭用雇俑廉价的模特。追逐时尚的他喜欢和朋友们肆意玩乐,喷着香水、穿着时髦服饰出现在喧哗的各色咖啡馆、酒吧、妓院和剧场。
马奈肖像画
马奈游荡于女人之间总不失风度和优雅,艺术品经销商勒内?吉姆贝尔就曾极力赞扬马奈的胡子:“修剪整齐,蓬松卷曲,柔软轻拂,几乎只适合于爱情”。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布面油画,208×264.5cm,1863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草地上的午餐》是马奈引起轩然大波的名作。
剧场女演员、酒吧女招待、年轻女画家、上流社会的年轻女孩和明码标价的妓女们都曾充满风情地出现在马奈的画布上,然而他这风流的一生却只对一个女人充满了最深情的眷恋。他为她画了许多幅肖像,他在分离时寄给她柔情满溢的情信,他常常在她名字前加上“胖胖的”来赞美她丰腴的体态,他爱她永远像母亲包容捣蛋的孩子一样包容着自己。
2
爱德华•马奈1832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小奥古斯丁路5号,父亲是法国内务部首席司法官,母亲是法国驻荷兰公使的女儿(还曾被瑞典国王认作干女儿)。
马奈《奥林匹亚》,布面油画,130×190cm,1863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奥林匹亚》更加强烈地震撼了公众对于艺术的态度,马奈毫不避讳的在画面上叙述着妓女、色情和挑逗。
马奈从出生开始就被教习成为一个优雅的巴黎绅士子承父业,他和弟弟们的课程包括历史、哲学、法律和钢琴。然而马奈从小就喜欢和老师作对,对于被教授的常识他常常会说出自己的见解,父亲的严厉和刻板也让他反感。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常常带他去卢浮宫的舅舅——爱德华•富尼埃上尉(capitaine Edouard Fournier)。舅舅给他上的绘画课似乎让他找到一种武器来反抗父亲的意愿,可以不按父亲的规划去做一个古板无趣的司法官。
马奈《吹短笛的男孩》,布面油画,160×98cm,1866年,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马奈19岁时,父亲为孩子们请来一个新的钢琴女教师住在家里。她叫苏珊娜•蕾荷芙(Suzanne Leenhoff)。
与马奈见惯了的纤瘦巴黎女郎不同,来自荷兰的苏珊娜丰满而腼腆,总是一副笑意盈盈的纯真面孔。就像法国艺术批评家米歇尔•雷里斯(Michel Leiris)所描述的:“她的脸庞漂亮但略显丰润,尽管时隔一个多世纪,这样的脸庞仍会属于这个时代的年轻女子。这类最为世俗的女子,很可能就是一位你在白天遇见过便会在夜里进入你梦想的美丽尤物之一。”
马奈《福利斯—贝热尔酒吧间》,布面油画,96×130cm,1882年,伦敦科陶德画廊藏。
苏珊娜不像马奈在巴西邂逅的黑人女子一样热情狂烈,也不如他在塞纳河畔风月场中的情人们一般风情万种。但丰满娇憨的苏珊娜仍然对马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就像自然界中美艳的色彩吸引着画家,母亲吸引着儿子。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