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雕《偶像》在1980年举行的第二届“星星美展”引起轰动。
星星美展最初由黄锐、马德升、钟阿城、曲磊磊、王克平、严力、薄云、李爽、毛栗子、杨益平等人在1979年春天发起。最早是黄锐跟马德升提出这个想法,正好马德升也有志于此,一拍即合。马德升是个行动家,说干就干,出力最多。两个人开始寻找志同道合者。黄锐说:“我和马德升先看作品后定人选。”很快聚拢了上面这些伙伴。
年轻人耐不住。十几个年轻人忙活了几天,1979年9月27日一早,第一届星星美展在北京市中心的中国美术馆东侧小花园露天展出。这个小花园的一部分是马路便道,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展览立刻引起轰动,街对面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的学生赶过来看展览,连声叫好,边看边临摹。不少文艺界知名人士也兴致勃勃前来观看。
当时我在中国青年报社工作,听说这个消息,在展览第二天,骑着自行车赶到小花园。那个场面太乱了,各色人等拥挤不堪,无法仔细欣赏。
匆匆一瞥之中,不少作品还是给了我很大冲击。王克平的木雕,好像从荒诞派戏剧中吸收了若干元素,创造了一系列被扭曲被压抑的形象,雕刻语言很有独创性。马德升的木刻《自画像》,线条简洁有力,表情夸张,极富表现主义的色彩。毛栗子的油画《徘徊》,画的是一片灰色的地面,只有几个烟头、火柴梗和脚印,引人深思。黄锐的油画《街道的挑补织女工》,从构图、色彩到线条,都借鉴了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让人耳目一新。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同这些作品。
我在现场听说,展出当天就有一位中年妇女看着看着大叫起来:“这是什么美展?我看就不美!你们是谁领导的?我要告你们!”
我想,这个露天画展可能会遇到问题。
我后来听说,江丰也来到小花园看了一阵,当场表示支持。他说:“露天美展这个形式很好嘛,美术馆里可以展,美术馆外也可以展,美术学院里可以出艺术家,美术学院外也可以出艺术家。”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郁风也支持这个展览,这位女画家从美术馆里出来,看了一遍,大为夸奖,说:“有些作品就是参加国际展览也不逊色。”
但是,仍然有人不以为然。听说园林局的人曾经过来干涉说:“明天不许再展了。”
果不出所料,原计划办10天的展览,只展览了两天。第三天就被有关方面以“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为由,强制中止了。
接着是一番复杂的博弈,甚至闹到画家们向市政府请愿上书的地步。
黄锐回忆说:“在投票决定是否游行的那个晚上,参加讨论的‘星星’成员都非常紧张。很多人在表决前离开了,剩下的人大部分赞成游行,只有我反对,但游行我还是参加了。因为我是画展的组织者之一,有这个责任。”北岛担任了游行总指挥,星星美展的成员有8位参加进来。极富演说才能的马德升又是一马当先,他先是在西单的群众集会上演说一番,然后拄着双拐走在最前面,大家喊出了“艺术自由”的口号。黄锐说:“游行队伍声势浩大,走到府右街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警队,人群立刻散去,只剩下孤零零30个人,连奋力喊出的口号也被风吹散了。散去的人们躲在街角,退后200米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我们。这个场景令我终生难忘。”
但在游行队伍听从了警察的指挥和管理之后,还算平安无事。北京市的领导对此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委托江丰和刘迅协调此事。最后,这个街头展览移到北海公园画舫斋继续展览。从11月23日到12月2日,展了10天。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