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lian Opie,复星艺术中心《Julian Opie》展览现场,2017
20世纪70年代,12岁的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就开始创作艺术作品,在同龄人放学后调皮、玩耍的时候,他在位于牛津校园的家中持续创作,一个接着一个作品的不断地调整与改造。这就是他创作的初始,他总是能够将作品做得比前一天的更好。从那时起,Opie就一直用这种方式工作。
Opie今年58岁,他的成功确要追溯到1982年,他刚从大学毕业之际。毕业于伦敦金史密斯学院的Opie师从于观念艺术家MichaelCraig-Martin,Opie认为他的思维方式与自己非常契合与一致。他的毕业展是一组由动画影像、壁画、鱼缸、甚至香水组成的多媒体装置,一经展出,立刻引起了藏家以及画廊的兴趣,例如里森画廊(theLisson,现在仍是Opie的代理画廊)。
复星艺术中心《Julian Opie》展览现场,2017
Opie的绘画及雕塑作品在国际上频频亮相,通过他活泼的LED装置,呈现人像行走的轮廓,不断超越传统画廊观众的视野。除此之外,他的作品还展示在城市街区的广告牌上或者更多的地方,例如使用巨大的、电脑生成的动画-2008年,出现在英国皇家歌剧院上演的WayneMcGregor芭蕾舞剧“Infra”中作为舞台背景。
2000年他为Blur乐队精选集“theBest of Blur”所设计的唱片封面
在欧洲,他最有名的设计作品,是2000年他为Blur乐队精选集“theBest of Blur”所设计的唱片封面。它由乐队四个成员的数码肖像构成,粉色的皮肤、潦草、随意的发际线、黑豆般的眼睛,简洁又有活力。总结了整个时代的流行姿态,同时,也奠定了Opie作为英国著名艺术家的地位。他说,自己一直以来都很幸运,从未需要去寻求一份工作维持生计。
Julian Opie自画像,2012,马赛克,Julian Opie/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
复星艺术中心《Julian Opie》展览现场,2017
二月早晨的东伦敦下着毛毛细雨,Opie正在为他即将在三月末开幕的中国的首场个展做准备。(译者注:现已开幕《Julian Opie》,复兴艺术中心,上海)
里森画廊的亚洲代表DavidTung认为,对于Opie而言,此时亮相中国是一个恰当的时刻。他认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氛围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中国新兴艺术机构有着极大的野心和目标,具备当代艺术的国际语境中的话语权,用以推动自己在当代艺术的国际地位。
新兴拍卖行、私人美术馆、商业艺术博览会不断涌现,艺术交易的机会被大幅提升与加强。“中国藏家能够很快的学习,行动则更为迅速。重要的艺术盛会中都能够见到他们的身影,从威尼斯到巴塞尔艺博会,购买各类艺术作品(JoanMitchell 到 Jonas Wood的作品。)”Jehan Chu说(香港艺术顾问,与中国最著名\顶级藏家共事)。
这个强大的艺术市场对于西方艺术家的兴趣日益增强,本次展览作为始发点,使Opie成为它的一部分。
Opie的工作室坐落在东伦敦的一座朴实的四层小楼中。这个空间就像他的作品一样简洁:白色的墙壁和木质的地板。工作室是由技术人员、专家、管理者等组成的14个人的团队,他们协助Opie执行、完成他的想法。
Opie是一个具有魅力的人,有着开朗的面容和迷人的眼神。尽管如此,他并不喜欢被拍摄。在他的“隐匿处”——顶层一个挑高很高的房间,房间内排满了是被他一丝不苟、精心安置的史前以及中世纪艺术的收藏。
埃及雕塑跻身于罗马半胸像和头盔之中;19 世纪的剪影被堆放在一张凳子上。这或许是一位经常使用电子、数码版式创作的艺术家的惊人收藏。“我喜欢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作品之中;比起分析自己的作品,它们更能给我自信。”Opie说。
他同时展示了一份在上海展览的3D空间效果图。50多件作品,包含壁画、马赛克作品、挂毯、动画,将会被展示在两层展厅中。
复星艺术中心《Julian Opie》展览现场,2017
Opie希望为参观者在展览中建立一个缓慢的动线。“观看展览时有一种心态,开始的时候你精力充沛,同样也满腹猜疑。你会想,这很严肃吗?无聊吗?我真的喜欢这个艺术家吗?在最初的时候,我并不想一下展示太多,但是,与此同时,我希望能够激起观者的兴趣。”Opie解释道。
届时,Opie将会在自己的网站上传此次的虚拟展览,这样任何人无需亲自到达现场都可以观看他的展览。它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和典型的Opie主义(Opie-ism):你会好奇为什么没有其他人这么做。
Joggers. 3. 2015. Vinyl on wooden stretcher. Julian Opie/Lisson Gallery
当你看到这一系列的展品时,就很清楚为什么Opie因精通多种媒介而享誉艺术界。从LED、数码版式、雕塑到绘画,他真正的力量源自他具备清晰的思路,用以观看世界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事物,通过层层剥离不必要的细节,而获得事物的核心要点。
Necklace man. 2016. Vinyl on wooden stretcher
他的作品被消减和凝练,并且,它确实有着与众不同的语言,可立刻被阅读,快速被理解。比如,“ CountryRoad”、“Danielle”、或者“Necklace Man ”:黑色的线条轮廓,简洁的色块,并不繁复却使作品中的人物很生动。“这是我理解艺术的方式:简单、凝练。相比起来,其它看起来就是一种时间的浪费。”Opie说道。
复星艺术中心《Julian Opie》展览现场,2017
同样,作品中也有一种无忧无虑的幽默感。“Pilot” ,“Doctor” 和“Flight Attendant”都是明亮彩色地绘画作品,作为有趣的作品系列将会在展览中呈现。匿名的人物肖像灵感来源于Opie在马路上观察和拍摄的人物,并给他们贴上虚构的职业标签。他对于人物在画作中实际正在做什么并不在意:“当你看到这些人物的时候,你会做出自己的判断;你认为他们或许在做这个,或许在做那个。”
作品名称同样被设计的简洁明快。“你不想让你的作品被命名为‘浴火凤凰6(Rising Phoenix 6)’,自命不凡的名称暗示的内容比呈现的作品更多,”他说。他记得有次使用了一个长长的作品名,“我想要写一篇论文来阐述我的思想,结果证明那会使策展人抓狂。”
Opie曾在中国做过一次展览,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的一部分。他承认,此行也发现了与之前经验相关的部分,他将这点归结为上海的快速发展,在文化以及各个方面。“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地方,传统与当代并行,充满巨大潜力。”
品味的变化或许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一个文化(收藏)始于购买自己的文化遗产,”苏富比亚洲主席PattiWong表示,“对于中国人而言,就是瓷器、陶器、以及水墨画,但是随着他们的游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对于艺术的兴趣正在变得更宽泛。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在广州生活了13年的艺术顾问、策展人FabienPacory,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他说“香港的艺术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中国大陆不同;你能感觉到有什么正在发生。藏家中正在掀起新浪潮,他们年轻、充满活力,并带来了一个全新视角。”但是信息是关键因素,“由于严格的网络审查制度,我们没有可以在欧洲和美国使用的社交媒体,所以去寻找内容是困难的事情。中国人好奇,他们想要挖掘更多的资讯和信息,但是,西方艺术家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去推广和解读他们的艺术。”当Pacory最初使用‘百度’搜索Opie的时候仅有一篇中文书写的相关文章。[page]
Traffic, 2016. Julian Opie/Lisson Gallery
所以,此次Opie是否会为了中国观众特别创作作品?“我曾想过,”他说,“因为与观者的连结是核心关键,但是我认为,如果作品中的某些元素仅能被少部分人理解,那么对我而言就是失败的。”
复星艺术中心《Julian Opie》展览现场,2017
在Opie青春期的创作中,他曾在父母家里的墙壁上绘画,海洋、水、中间的部分有些许的陆地。也画了一些肖像和身体。回望过往,Opie今天仍在描绘同样的内容,简单坦率、条理分明,清晰而真实。
这也是为什么新的展览应该会成功的原因,因为Opie艺术中的美就是世界通用语言。他作品中的坦率和真诚会吸引你,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信息。
Opie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生命的鲜活和感受到交流和沟通,艺术将通过自身的形式来阐述他自己。
展览地址:复星艺术中心
展览时间:2017年3月28日—6月10日。
【关于Julian Opie,你要知道的9件事】
#1 年轻时的 Julian曾认为报考艺术院校是失败者的行为
1958年出生在伦敦的Julian Opie在牛津校园中长大。他的母亲Norma Opie在牛津任教,而父亲Roger Opie是一名经济学家,曾在20世纪70年代主持BBC的《The Money Programme》栏目。
14岁时的Julian每晚都在家里绘画,那时曾被人建议进入艺术院校。尽管当时的他认为艺术院校是“失败者”的选择,最终,在母亲的建议和影响下于1978年,进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
#2师从观念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和雕塑家理查德·温特沃斯(Richard Wentworth)
1979年,JulianOpie进入金史密斯艺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 of Art)。师从于创作了著名艺术作品“一棵橡树(An Oak Tree)”的观念艺术家迈克尔·克雷格-马丁(Michael Craig-Martin),;以及雕塑家理查德·温特沃斯(Richard Wentworth),后者因其艺术成就被授予英帝国二等勋位爵士(2011年)。
1983年毕业,同年在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举办了个展。
#3因上色金属雕塑系列而颇具影响力
20世纪80年代,Opie因创作了一系列上色金属雕塑作品而颇具影响力。
这些雕塑作品保留了金属制品的形状并被绘制上带有某种意象的色彩。80年代末,这些作品变得更大、更简洁,Opie创作这些作品通常立足于艺术与建筑之间的联结。
#4 Julian Opie因其独特的人物肖像风格而著名
Julian Opie 因独特的超现代肖像创作所著名,黑粗线条描绘出极简的画面。Opie独特的绘画风格特点是将被描绘者的个人特征精简到极致。绘画作品因独特的主题和辨识度极高的简洁黑色线条而著名。
#5在设计英国Blur乐队的唱片封面之后,知名度极具上升
2000年,在为英国流行乐队Blur设计唱片封面之后,Opie的绘画风格被更多人所熟知。这件由四个乐队成员肖像构成的作品不仅是著名的唱片封面,同时也是他标志性的作品,现被英国国家肖像馆收藏。
#6 Julian Opie的作品“Ann Dancing”成为印第安纳州的受欢迎的景点
2006年,他为U2的Vertigo全球巡演创作了LED装置作品;2007年,他创作了四屏LED的装置雕塑“AnnDancing”,并在2010年首个在文化机构“Indianapolis Cultural Trail”展出的作品。同年,英国国家肖像馆委托创作发明家、工程师詹姆斯·戴森爵士的肖像。
#7艺术创作中与科技紧密融合
Luisa,LED Screen
在作品中常常使用最新的科技,LED等以及录音装置融合在作品中,为作品增添了多层维度。2012年他使用3D打印技术创作了两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半身像。然后当时的科技并不能使用颜色,所以后期由他手工上色完成。
#8他的艺术作品已成为大众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他的作品无处不在,从巴士车身、包包、T恤、设计等等,已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已经有网站和APP 开始教授人们如何创作Opie风格的艺术作品和肖像。
#9他的创作受“丁丁历险记”的启发
Opie的肖像通常拥有纽扣般的眼睛,两个点来描述鼻子,嘴巴使用两个线条描绘,左右各两笔描写眉毛。Opie使用不同的背景色、发型、头部的位置、眼睛的反光以及饰品,等等,来区分他画中的人物。他的绘画灵感来源于埃尔热(Herge)创作的《丁丁历险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