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端午游学丨“陕”不是陕西?走进中原要塞,寻华夏之根(6月6日—6月9日)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从西周到汉唐,走进黄河金三角

一口气,读懂“真正”的中原!



说起中原,我们会想到开封、洛阳、郑州等河南中北部地带。事实上,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人的主要活动地带是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带,司马迁将这一三角地带视为“天下之中”。


因此,说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带是最早的中原核心,或许更准确。中华远古文明正是在这个三角区域上孕育、发展,最终成长为灿烂的华夏文明。


这里有媲美敦煌壁画的元代道教壁画。



可以一次性品读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一众书法大家的遗墨。



有震惊考古界的500多座东周早期虢国大墓。



还有“关庙之祖”解州关帝庙,1200多岁高龄的泛舟禅师塔河南第三大石窟艺术鸿庆寺石窟……


解州关帝庙


华夏民族何以为华夏?与美利坚,与盎格鲁·撒克逊,与大和民族,有何不同?我们想要探个究竟。


此趟晋南豫西之旅,我们将去三门峡、洛阳、运城,与文博专家一起,寻觅中华文化之源头,追问华夏文明之根本。



 

“寻找华夏”之旅 /


丨游 学 讲 师丨

王跃涵

文博发烧友、中原文化达人


曾在河南博物院讲解过20余个涵盖中原文明的展,十几年间考察了中国20余个省份200多座城市的文保单位和历史遗迹,曾参与201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东赵遗址的考古发掘。


丨行 程 安 排丨


6月6日

三门峡指定酒店集合


6月7日

陕州地坑院、陕州公园

虢国博物馆、三门峡大坝


6月8日

泛舟禅师塔、解州关帝庙

广仁王庙、永乐宫


6月9日

千唐志斋、汉函谷关

鸿庆寺石窟


活动结束后,送至洛阳龙门站解散

返程高铁票建议购买在17:00




01.

什么是陕?


说到“陕”,我们会习惯想到陕西,却不曾细想:陕西,即陕以西,所以“陕”在哪儿?


陕,其实是古代的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前身。华夏先民早早在此定居。黄帝时的人们已懂得根据地形地貌、发明向下掘地而居的生活方式,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冬暖夏凉。堪称“人地共生”的理想生活状态。


今天去陕州地坑院,我们依然能看到“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奇特景象。透过这个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或许能沟通先祖,黄土深厚,时空共鸣。



陕作为地名,则可追溯到西周初期,王朝实行丰镐(今西安)、洛邑(今洛阳)东西两京制,“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陕西即由此得名。


因此,自先秦至明清前的2000多年里,陕州一直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的存在。其占据了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地带,是一地控三省的关键城市。



极具优势的战略地位,使陕州发展出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上无数次重要战争。“唇亡齿寒”、“假虞灭国”等战争典故便出自这里。


虢国是西周的重要封国,位于今陕西宝鸡一带。历代国君均位列最高等级的公爵名录(早期3000多个诸侯,仅有8位公爵),担任周王卿士(类似宰相职位),辅佐朝政。



“烽火戏诸侯”之后,虢国随周王室东迁至三门峡,以拱卫国都。三门峡上岭村才得以出土,震惊中国考古界的虢国墓群。


整个墓区面积达4万平方米,已挖掘出国君大墓2座,各类贵族墓234座,车马坑60多座,出土珍贵文物达1万多件。规模之宏大,文物之精美,隐约可以窥见这个古老国度礼乐文明之灿烂。


我们此行将去的虢国博物馆就是在“虢季”国君墓原址上建成的


缀玉面罩


中国第一把铁剑


商周时有宫商角徵羽5个音阶,周灭商后认为“商”为亡国之音,故周礼规定音列只有4个,这在西周后期逐渐式微。而虢国墓地出土的编钟皆“五音不全”,唯少”商“音。

 

 

周礼规定“天子九鼎,诸候七鼎,大夫五,元士三也”,而河南鹿邑西周早期诸侯长子口墓中竟有20多个鼎。上村岭虢国墓处东周早期,两位国君皆七鼎,一位国君夫人则五鼎,不悖周礼。

 

 七鼎六簋


与鼎对应的是三套组玉璜佩,相当于随葬的项链,由多个玉璜搭配玛瑙、琉璃制成。每串项链中,璜的数量也极为讲究,两位国君分别为7个,国君夫人则5个,同不悖周礼。

 

 

礼乐文明之外,虢国有其鲜明的国家特色。如出土3500多件精美玉器中,有许多老虎题材。虢国国徽即是猛虎。“虢”在甲骨文中就是双手搏虎的形状,彰显虢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氏族。

 


虢国大墓重现天日,得益于1950年代,为配合“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筹建,著名考古学家夏鼐领队开展的大范围调查。



“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存”,华夏数千年如浩浩的黄河,三门峡历史绝对是其中的一段滚滚洪流。



02.

千唐志斋

一部中华书法变迁史


这里本是辛亥革命元老张钫的私人宅邸"蛰庐",但它没有靠辛亥革命扬名,而是借1400余件历朝历代的墓志铭震惊华夏,是为中国唯一一座墓志铭博物馆


 

其中唐代墓志铭多达1100余件,涵盖了唐代21位皇帝、76个年号中的每一个年号,堪称一部石刻《唐书》。

 

因而国学大师章太炎用古箓为这座宅邸题额——"千唐志斋”,此名流传至今。

 

 

数量如此之多的墓志铭,大多来自"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的北邙山。因北邙山上盗墓泛滥,笨重的志石被任意践踏、丢弃,甚至被用于砌猪圈、洗衣板…… 

 

张钫本人酷爱金石字画,在家隐居期间,得知这些志石的遭遇,遂四处打听、搜寻。为保存这些硕大的志石,他甚至在家里挖了十几个窑洞,将志石镶嵌在洞壁上。



 

经过战争、流转,留下来的1400余件志石,其主人身份,上至皇权贵胄、相国太尉,下至佛道僧侣、商贾妓女,形形色色,各个阶层皆有。


 

其中不乏诸多书法大师的珍贵遗墨,如南朝王弘所书的行草条幅、宋代米芾的行草对、元代赵孟頫的楷书碑文、明代董其昌所书横披、清代"神笔"王铎及刘镛、邵瑛、韩东篱、郑板桥等人的墨迹……

时间跨度之长,篆、隶、行、草、楷,各类笔法、各种流派皆备,俨然一部中国书法艺术演变史。


 

看完不禁喟叹:谁说,人亡故后只能化作一抔黄土?

一件墓志铭只能承载一个人的一生,千件墓志铭却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艺术。


?张子温(张钫父亲)墓志?,由章太炎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刻,被誉为"近代三绝"



03.

永乐宫

元代道教之祖庭与社会缩影


“有华人之处,皆能读金庸”,凡读过金庸皆听过全真教。这个完全土生土长起来的道教宗派,却同时具备儒家的忠孝观、佛教的心性说、道教的清静,三教圆融,自成一家。


因而其诞生于宋末,在元代得以迅速兴起,不仅民间百姓拥之、信之,而且得到了元代统治者的信赖。



元代最大的道观——永乐宫,即在统治者重点扶持之下,于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年)始建,这是元朝第三位皇帝。竣工时间为至正十八年(1358年),此时距元朝灭亡只剩10年。


建造周期几乎贯穿整个元朝,长达110多年。主要建筑为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



三清殿为主殿,供奉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合称为“三清”。殿中一幅《朝元图》堪称中国壁画一绝。


整幅壁画长达95米,描绘各路道教神仙朝谒元始天尊。286位神仙人物向着一个方向朝拜,人物前后排列四、五层之多,彼此相互交错,井然有序,气势恢宏至极!


后人所作《朝元图》镜片 设色纸本


细细观察,百位神仙相貌不一,姿态不一,文官之温和,武官之气魄,玉女之姣好,还有熟悉的青龙、白虎、雷公、电母、长寿仙翁……




纯阳殿是为奉祀吕洞宾而建的,殿内壁画绘制了吕洞宾自诞生、至得道成仙、终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故事。



重阳殿,则供奉了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同样以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透过壁画,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元代社会:那时社会等级分明,凡大帝、王母均是蒙古人长相,汉人被丑化;蒙古人、色目人欲了解中原文化,却看不懂雅文化,只能用连环画的形式表情达意;元代服饰流行金色,因而壁画中人物服饰也大量运用了堆金沥粉的手法;在宣扬全真教事迹的同时,也展现了一幅元代社会风景画……



因而有人说:敦煌壁画是一个开始,永乐宫壁画则是中国宗教壁画的顶峰和终结。这完全不夸张。


丨费 用 说 明丨


时间:6/6-6/9

费用:2580元/人

组团价:2400/人(2人或2人以上)


费用包含:

交通:行程内专业交通巴士费用

门票:行程内所有景点门票费用

住宿:3晚4星标准酒店住宿+5顿丰盛当地特色正餐

服务:专家讲解与领队服务

保险:旅行出行保险


费用不含:

单房差:580元

往返大交通费用

游学过程中其他个人消费

开票需另加税费


丨报 名 方 式丨

精品小团,专业解读

10人成行,16人封团


微信、电话咨询详细行程安排,

缴纳费用后视为报名成功。

咨询电话:18912737832(微信同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报名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