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嘉德春拍】高僧撰密仪 铸为长寿主—扎那巴扎尔风格双身四臂白无量寿佛赏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玩物适情——名家收藏集珍

6月3日(周一) 晚上8:00

嘉德艺术中心拍卖厅 C厅


扎那巴扎尔金铜造像是藏传佛教艺术继元代萨迦寺和夏鲁寺、明代丹萨替寺和永宣宫廷、清代札什伦布寺和雪堆白之后的最后一个高峰,是实质上的蒙古宫廷造像,属于蒙古国的国宝级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艺术品市场也早就闻风而动,将其看作是堪与永乐宫廷造像比拟的重要品类。这尊与喀尔喀著名活佛有历史关联的扎派风格四臂白无量寿佛像,无疑也是其中一件难以匹敌的重器。


高僧撰密仪 铸为长寿主

扎那巴扎尔风格双身四臂白无量寿佛赏析


 文 丨刘锴

西藏自治区书画艺术研究院喜玛拉雅艺术中心主任


Lot 4642

蒙古十七世纪

铜鎏金白无量寿佛

17.5×17.5×22.5 cm;2.5kg


此件拍品为罕见蒙古铜鎏金一面四臂密宗双身造像,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有一座规模不大但非常重要的博物馆,名叫扎那巴扎尔造型艺术博物馆,它以其收藏的精美金铜佛造像闻名于世,其中最重要的佛像与此件拍品一样,都是由蒙古历史上著名的高僧、艺术家扎那巴扎尔创造的扎派艺术风格的精品。


扎那巴扎尔生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5年),是蒙古土谢图汗之子。他出生之后被认为是觉囊派著名高僧多罗那他之转世,幼年之时就显示出极为聪慧;三岁受居士戒,正式取名“扎那巴扎尔”(Zanabazar),此名字是梵语“智慧金刚”之意。身兼汗王血统和宗教圣光的扎那巴扎尔从小就荣耀无限,他的坐床典礼在锡哷图察罕湖畔举行,当时喀尔喀蒙古王公贵族和广大牧民争先供奉财物、土地和奴仆,并用尊贵的黄色绸缎将他的蒙古包围绕起来。几百年后,扎那巴扎尔的名字更是伴随着他在宗教政治上的巨大贡献,以及杰出的艺术成就,而传遍了全世界。


扎那巴扎尔生活的十七世纪下半叶至十八世纪初,是东亚发生巨变的时代,此时中土改朝换代,来自东北的女真人推翻明朝建立了清政权。在宗主王朝更替的背景下,西藏内部格鲁派和噶玛噶举派之间的战争也在这时尘埃落定,格鲁派凭借蒙古固始汗的武力而夺得了全藏的统治权,而坚持与格鲁派格格不入的“他空见”的觉囊派自然也成为了迫害对象,西藏本土觉囊派的寺院大多已被格鲁派法王五世达赖强迫改宗。


所以在这种政治态势之下,作为觉囊派法王多罗那他转世的扎那巴扎尔,成年后远赴西藏学习佛法,只能跟随了格鲁派最高领袖四世班禅大师和五世达赖喇嘛。并且五世达赖喇嘛考虑到需要利用扎那巴扎尔在漠北的影响,建议其改宗格鲁派。扎那巴扎尔同意了此要求,五世达赖随即授予了他与其前世多罗那他相同的“哲布尊丹巴”尊号,史称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令他成为格鲁派在喀尔喀蒙古的最高宗教领袖。扎那巴扎尔回到蒙古的时候,不仅仅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像,还在四世班禅大师的帮助下,将六百多名精通佛像制作的喇嘛、画工和匠人,带回蒙古地区,开始从事佛像制作。他的远见卓识极大的推动了喀尔喀蒙古的文化水平,使此地一度成为清代造像水平最高之地。扎那巴扎尔本人具备多才多艺的天赋,曾长期亲自设计和制作金铜佛像,他吸取尼泊尔、帕拉优美的佛像造型,参考西藏和清宫的铸造工艺,将自己对于宗教的虔诚和领悟都注入到佛像造型之中,把诸佛塑造得超凡脱俗不染尘烟,菩萨塑造得优雅美丽悲悯慈爱,创造出后世以他名字命名的独特风格——扎派蒙古宫廷造像。蒙古国学者C.乌恩曾说,“(他)使蒙古地区的铜铸造技艺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完美境地”。


Lot 4642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扎那巴扎尔在北京圆寂,临终前遗语将继续转世到土谢特部落之中。果然土谢特汗王惇多布多尔吉之妾产子被认证为扎那巴扎尔的转世灵童;五岁时受戒取名罗布桑丹彬多密,翌年坐床被尊为二世哲布尊丹巴。成年以后的罗布桑丹彬多密勤修佛法,广建佛寺,没有辜负他尊贵的身份。除了宗教成就以外,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罗布桑丹彬多密在工巧造像方面也和他的前世一样擅长。根据《蒙古逸史》记载,他从寺院建筑至僧侣法衣,无一不亲自制定,例如乾隆十三年他就在庆宁寺铸大佛像为清帝祈福。


乾隆十年,蒙古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尔丹策零去世,部族发生内讧,其侄子达瓦齐篡夺了汗位,被达瓦齐击败的厄鲁特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假意降清后又叛逃,与其关系密切而放任其逃窜的土谢特王公额琳沁多尔济在乾隆皇帝的震怒下自缢,而额琳沁多尔济就是二世哲布尊丹巴罗布桑丹彬多密的兄长。额琳沁多尔济缢死的消息传回喀尔喀后,导致其他各部王公震动,西部扎萨克图汗部郡王青衮咱卜趁机以此为借口,挑唆蒙古王公叛清,伪造兵符私自将张家口至乌里雅苏台的十四个驿站全部撤除,一时交通中断,书信不通,给西征阿睦尔撒纳的清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史称“撤驿之变”。此事最终由哲布尊丹巴罗布桑丹彬多密安抚蒙古王公,将青衮咱卜擒拿伏诛妥善解决。不过从此以后,清政府规定禁止在漠北喀尔喀蒙古范围寻找哲布尊丹巴的灵童,只能在其他地区寻找,这导致从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喀尔喀失去了蒙古的中心地位,国力逐渐衰微,造像水平也不再能与早期媲美。所以晚期的扎派艺术虽然继续绵延并影响了华北地区两百多年,但与十八世纪中叶之前(即一、二世哲布尊丹巴时代)所制造的佛像相比,质量和价值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由于扎派艺术风格相对规范性较强,度量比例严谨,图像式样变化也比较小,对于如何准确断定其年代众说纷纭,历来也是业界难题。不过眼前这件罕见的扎派密宗造像,有着一些不同寻常的线索可以证明它殊胜的身份。


Lot 4642


与西藏金铜造像题材极其丰富有所不同,蒙古扎派造像以五方佛、度母题材为最多,其次是金刚总持、弥勒等菩萨,偶有祖师像,忿怒相更为少见,即便有也基本为事续部本尊,或格鲁派常见的五大本尊和护法;其他特殊仪轨的无上瑜伽续部本尊在扎派造像中非常罕见。这尊四臂双身呈现密修姿态的本尊佛像,可以说是扎派造像中绝无仅有的题材。仔细观察此造像的形象,主尊为一面四臂,以金刚跏趺坐姿端坐莲台,二主手分展两侧,左手持念珠,右手持五股金刚杵,另一双手合抱明妃于脐前,手中捧一只长寿宝瓶;怀中的明妃也为一面四臂,以交合姿态双脚缠绕主佛腰身,二主手张开分持念珠与金刚铃,二次手勾抱佛颈,合持钺刀与颅碗;佛父母均着璎珞天衣,头戴五叶宝冠。


以主尊双手合抱所持长寿瓶为标志,可以知道这是一尊特殊仪轨的长寿佛;以双身交合形态可知其为无上瑜伽本尊。根据查询西藏大藏经密续部《丹珠尔》,笔者找到其相应的仪轨,正式名称应为“一面四臂白无量寿佛”(藏文名称:???????????????????????????,梵文名称:Caturbhuja Sita Amitayus)。此佛相应的成就法在西藏最初为噶举派祖师热穹巴(米拉日巴弟子)所传,在明代以前主要被达隆噶举继承,所以在久美却吉多杰所著《藏传佛教神明图谱》中将之定名为“四臂无量寿·达隆派”。


《藏传佛教神明图谱》附图


此教法在其他教派也有所传承,如十六世纪萨迦派第二十三任赤钦法王贡嘎仁钦也曾编写过一部名为《白长寿佛成就法及灌顶》的著作。扎那巴扎尔的前世、杰出的藏传佛教僧侣学者多罗那他编纂了巨著《本尊海成就法宝源》,将西藏密宗的修行法做了一次大的结集,此白长寿佛成就法也在其中;这些成就法被格鲁派所一应继承,七世班禅丹白尼玛曾为之作注并增编,集为《宝生纳塘百法金刚鬘所述之绘像:利见往》一书,一般被简称作《宝汇》或《五百佛像集》,其中“四臂白长寿佛”编号为第一百八十一尊。依照瑞士马丁·布劳恩所编译出版的《五百佛像集》,此四臂双身长寿佛形象和修法仪轨如下:


在空性之中,从“榜”字生出莲花,“阿”字生出月轮,其上为“唵”字,从此字放光回摄,转变为长寿佛形象的修行者自身,身白色,一面四臂三目,目光平和。长寿佛第一双左右手分持水晶念珠和白色金刚杵,第二双手结禅定印,拥抱明妃,手持充满白色甘露的水晶宝瓶,结金刚跏趺而坐。佛母名为莲花军荼利,身红色,第一双手分持水晶与铃,第二双手拥抱佛父,手持红色甘露的红宝石宝瓶,结莲花坐姿。父母双尊均身着丝质天衣,具种种宝饰品。父母双尊额间有毗卢遮那佛,喉间有阿弥陀佛,心间有阿閦佛,脐间有宝生佛,密处有不空成就佛,各自拥抱与主尊相似的明妃。阿閦佛的心间有日月轮,日月轮之间有一“唵”字,“唵”字的明点内有一滴白色闪亮精华菩提。日月轮由梵文的元音和辅音字母相连。佛的每个毛孔均有二臂马头明王作披甲守候。

礼赞文为:

唵!

长寿智慧怙主尊,为众圣者了生死;

一切有情之依怙,所有如来皆注目;

行者由此作赞颂,尽未来际永皈依。


《五百佛像集》四臂白长寿佛插图


观察比对可以发现,仪轨中的细节描述与这尊扎派造像整体非常相似,但是其中却有一点不同,就是佛母手中的持物——仪轨中描述为红色的宝石瓶,而此造像上却为钺刀和颅碗,这又是为什么呢?佛教密宗的修行仪轨,是以“对治扭曲的报身”为中心的,这种方法称之为本尊法,那个树立的“报身形象”被称为本尊,本尊的形象设立是以具体的贪嗔痴对治为目标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板形象,所以具格的上师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仪轨进行因地制宜的修改,但是这种修改绝对不会变动本尊仪轨的本旨。从四臂白长寿佛的仪轨可以看出,是以四臂无量寿佛父代表流动白菩提的左脉,以莲花军荼利佛母代表流动红菩提的右脉,以五方佛代表身体上的五个脉轮,这明显是一种气、脉、明点的修行法门,属于无上瑜伽之母续部;而代表红菩提的红色甘露宝瓶,和颅碗中的红菩提是完全等价的符号——正如那若空行母手中的颅碗也有一样的涵义,所以这种改动正是深谙密旨的表现。


Lot 4642


四臂白色无量寿佛是一尊如此特殊的本尊,就算在西藏也并未弘传;而在蒙古地区就更罕见,正因为它题材的特殊性,故而成为确定此尊造像年份的关键证据。在蒙古地区,与四臂白色无量寿佛有直接关联的上师只有一位,他的名字叫做洛桑诺布喜饶,曾为《本尊海成就法宝源》中的四臂白无量寿佛仪轨作注释和修订。洛桑诺布喜饶于公元1701年生于蒙古嘎鲁特苏木(位于今天蒙古国巴彦洪格尔省),他童年时期就赴西藏札什伦布寺学习,成为五世班禅洛桑益西的弟子;三十多岁学成以后,他来到漠南蒙古的鄂尔多斯,修建了夏珠寺,并住锡十三年;公元1745年他才回到家乡,建甘丹协珠丹佩林寺,还修缮佛塔广收门徒,形成了几百人的僧团。因为他在当地崇高的声誉,二世哲布尊丹巴罗布桑丹彬多密特授予其“额尔德尼·诺颜·索尔吉”称号,意为“诺颜山的珍宝持教师”之意。平定准噶尔内乱之后,洛桑诺布喜饶还被哲布尊丹巴指派到原属阿睦尔撒纳的领地上传教,由清廷赐封为“钦·苏祖克图诺门汗”,授予满蒙藏汉四体印信,成为官方在册认可的蒙古最高级别上师之一。在蒙古教法史上,洛桑诺布喜饶以其对度母系列本尊传承的杰出贡献而闻名,学者的研究大多关注其撰写的女相本尊著作,而属于无上瑜伽母续的四臂白无量寿佛与女相本尊修法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


Lot 4642


所以综上分析,我们完全可以推断,这是一尊十八世纪中期以前的作品;由于这尊造像题材的罕见特殊性,极有可能是洛桑诺布喜饶撰写仪轨,请求二世哲布尊丹巴罗布桑丹彬多密特别制作的。从这尊造像的做工上也可以得到印证,只有属于早期喀尔喀蒙古造像,才有如此规整优美的造型,它身体柔软富有动感,无论开脸方式还是身姿比例,都严格遵守《时轮根本续》厘定的度量标准制作,又没有因为形式化的约束而出现呆板单调的感觉,反而因为精准的比例,体现出迥异于世间的庄严神圣感。佛像手中的念珠、周身的璎珞,立体感非常突出,给人感觉真是披挂在身,这是由于扎派造像采取了独立镶铸和焊接的工艺方式,才能得到如此精美的效果。扎派风格早期造像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鎏金极为考究,据说需要鎏金七道或九道,使得金层甚为厚重,加之仔细研磨,金面光洁如镜,上手之时甚至会令人恍惚,错觉为纯金所造。佛像身下所坐金莲为正圆形,莲上月轮比莲座稍高,周围以细密连珠为饰;连珠和莲瓣之间用精细雕刻的竖线表现莲花花蕊;莲瓣为蕉叶形,雍容华贵;瓣分十二,层层叠叠,瓣边用双勾刻线强调,是同时期最为精湛的工艺。


《蒙古珍宝》封面及内页照片


扎派金铜造像是藏传佛教艺术继元代萨迦寺和夏鲁寺、明代丹萨替寺和永宣宫廷、清代札什伦布寺和雪堆白之后的最后一个高峰,是实质上的蒙古宫廷造像,属于蒙古国的国宝级物质文化遗产,蒙古国对自身这一传统文化遗产极为重视,成立了扎那巴扎尔造型艺术博物馆,收集了最顶级的扎派艺术品,另外蒙古乌兰巴托国家美术馆、吹忠喇嘛寺博物馆、赛音山达博物馆……等等诸多博物馆也都将所藏扎那巴扎尔造像奉为至宝。世界各国的博物馆曾进行了多次的扎那巴扎尔造像展,例如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等都进行过相关展览。而国际艺术品市场也早就闻风而动,将其看作是堪与永乐宫廷造像比拟的重要品类。这尊与喀尔喀著名活佛有历史关联的扎派风格四臂白无量寿佛像,无疑也是其中一件难以匹敌的重器,类似题材藏品仅在著名古玩商Rossi & Rossi出版之《蒙古珍宝》(Treasures of Mongolia)一书中出现,可作为参考。 


Lot 4642


参考资料

[1] C·乌恩: 扎那巴扎尔的雕塑艺术,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

[2] 陈庆英: 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活佛转世的起源新探,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

[3] 成崇德: 论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的形成,西藏研究,1986

[4] 罗文华: 故宫藏蒙古铜佛造像研究——试论一世哲布尊丹巴时期佛造像艺术风格的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1999

[5] 阿旺洛珠扎巴: 觉囊派教法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6] 宝音德力根等编: 清内阁蒙古堂档,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7] 阿旺洛桑嘉措著, 陈庆英译: 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8] N. Tsultem: The Eminent Mongolian Sculptor G. Zanabazar, State Publishing House, 1982

[9] 赵相壁: 简论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内蒙古社会科学,1988 年第3期

[10] Surun-Khanda, D. Syrtypova: Buddhist Feminine Divinities beloved and adapted by Mongols and Buriats,AsianArt,2014

[11] Sog po mkhas pa rnams kyi bod skad du brtsams pa’i gsung ‘bum dkar chag, 2013: 309-365.





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预 展 


5月30日—6月1日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嘉德艺术中心

 拍 卖 


6月2日—6月6日

嘉德艺术中心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