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盲人摸象》视觉书屋武汉首发,5.25等你来看!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盲人摸象 |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小龙花 | Xiao Longhua


302×305mm 12开  56页

裸脊锁线平装+函套

 

出版 幕间休息 | After Intermission

2019年5月  北京  印数500册

书籍设计 吕旻

(一又二分之一 | 1and1/2)

















这是一次命题创作,始于2017年,和大部分人一样,小龙花最初知道的《盲人摸象》是课本中习来的一则成语故事。重新审题后的直觉告诉他,这里一定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或许暗含些许隐喻,这令他在这次命题创作中倍感兴奋、渐行渐远。


经考,《盲人摸象》故事的普世版本出自《长阿含经》,经典版本出自《佛说意义足经》、《镜面王经》和《六度经集》,普世版本的寓意是告诫人们看问题要全面,而经典版本的内容大不相同


经典版本中,镜面王指的是具有镜面直观的佛陀,生盲人特指先天从未有过视觉经验的盲人,对于全知的佛陀而言,普罗大众与盲人无异。在故事铺陈推进中,镜面王邀生盲人来摸象这部分让小龙花产生了更多的解读。


此处,“象 ”通“ 相”它代表着这个世界运转的真相,即在书中引用“威廉·布莱克”写到的“无穷无尽”。每位生盲人如同每一个我们一样以个人有限而独特的路径走向求知、识真相之路,这时小龙花看到了一头笨重的大象幻化成了一只轻盈的蝴蝶,那一刹那让他感动。


小龙花将《盲人摸象》的故事与苗族古歌《蝴蝶妈妈》进行了融合,这首祀祖歌是他在贵州游历时闻得,内容大致是生下来就爱吃鱼的蝴蝶妈妈与水泡“游方”(表恋爱之意)怀孕后生下十二个蛋,由吉予鸟孵化十二年孵出了雷公、虎、龙、牛、姜央、泥央等生灵。姜央是苗族的祖先,而蝴蝶就是一切的始祖。




设计师说


绘本原画的完成度很高,故事具有巧妙的逻辑感和节奏感,画面串接水到渠成,对于这样的作品,设计师的重要工作是还原画作细节,呈现其表现力。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在这本书的核心概念上达成一致:触摸。如何利用书籍形态的优势表现这一概念,在长达六个月的创作过程中,不断试验,改进设计方案,反复与作者商讨,最大程度上接近我们的本意。


触摸——盲人摸象的故事线索。无论生盲人如何以最大限度采纳触觉给予他的信息,都无法还原象的形态,这种行为无异于看到一个无声的响指,听他人讲述芥末的辛辣滋味,在深夜嗅闻涌动的海水,始终无法在五感中建立关联,自然也就失去了自主建立意识的必要前提。


如何解释这个概念,或者说去物化这个无法关联五感的前提呢?我在作者的草图之上丝网印刷了一块特殊的蓝色油墨,当人用手触摸时,蓝色褪去,手稿随即清晰显现。这一消失的过程即在呈现通过触觉获取视觉形体信息的割裂感,模仿分离视觉和触觉的极致状态。当阅读行为结束,双手离开书页,油墨恢复色彩,封面重新被笼罩于幽蓝之中。


本书内页12开大小(30.5cm×30.2cm),相当于一张12寸黑胶唱片的体量。对于手持距离来说,摊开宽61厘米、高30cm的对页,画面立刻充满可视范围。作者笔下的细节,前文提到的笔墨微粒均得到充分还原。蓝色满幅跨页,为文本的存在提供了包容的空间,与画面呼应不突兀。有趣的是,文本本身被有意安排在了非常逼仄的灰色区域之中,好像被栅栏遮挡,错位的字体背景色制造出极其有限的空间,让读者暂时失去一目了然的阅读习惯。


另外,作者希望这本书具有更强烈的互动性和游戏感,因此,我们根据四组通过触摸大象不同身体部位而得出的造型,设计出五套按照尺寸递进的纸模,依次排布于最后一个对页之中,读者可自由取下,随意摆弄,重新演绎书中的故事。


与封面上随着温度变化的色块不同,纸模相继被取走后,页面中留下一个个空洞,再也无法复原。静态的页面重生于读者的手中。互动的设计即让人体会故事主人公——或者不如说是作者——“幻化无穷”的结论,也可以感悟所谓的“真相”的不确定性。对既得观念之外的观念报以敬畏之心,对人所认知的客观世界去全身心地感受。再谈到封面的这块蓝色,因墨质特性,也有它的寿命,终有一日蓝色会永远消失,设计师对《盲人摸象》这部绘本的概念表达也随之淡化,如何回忆触摸幻化的时刻,就全交给未来的读者了。



关于作者及出版方


小龙花

创作涉及绘画、装置、雕塑、漫画等多个领域,探索如何利用打破现成品的形状、质感、空间后发现其背后的联系和新的创作可能性,捕捉带有质感的或立体或平面的形状间即兴产生的关系和叙事。

2010-回不去手帕时代,大声展,八百秀创意园,上海,中国;

2013-漫画星球,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什锦,上海艺术设计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中国;

2015-怪兽人间,上海当代艺术馆亭台,上海,中国;

2016-《椟》*,韩 - 中 - 日 书·筑 ,首尔,韩国/Facing theClimate,瑞典驻上海总领事馆,上海,中国/香港独立漫画展,香港,中国;

2017-什锦,香格纳画廊,上海,中国

2018-大迁徙,熊本市现代美术馆,熊本,日本

 

幕间休息

“幕间休息”是2017年由“一又二分之一工坊”发起的出版项目。该项目为艺术家、写作者、出版人订制非正式出版物。“非正式”的态度不止于第一感觉,其实更加需要丰富的出版物编辑、设计与装帧经验为内容创造相匹配的视觉媒介。我们在内容主题与容纳它的纸制形态之间提供了双向选择的可能,作者、编辑与设计者的身份变得更为模糊,故此,项目得名“幕间休息”。两年间,从推出摄影专辑《水下纽约》开始,先后与真姨书房(La Masion de Z)、typo_d 打错工作室等出版与设计机构合作完成多个出版项目。2019年5月与艺术家小龙花合作,推出新书《盲人摸象》。

 

1 and? Atelier

一又二分之一工坊

 由钟雨和吕旻合作建立于2016年的书籍设计与制作工坊。主要工作范畴包括平面设计和手工装帧,从编辑设计到制作成书,不设立固定的界限,以技术与设计相互融合的态度创作书籍。合作对象亦不受限。






《盲人摸象》是一本十分精彩的艺术家书,我们很高兴作为武汉地区第一个拿到这本书的书店!在拍书的细节图时,其实会有种“不想剧透”的感觉,因为书中好多细节特别有趣,阅读它就像经历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们真心希望把翻开下一页“哇!”的惊叹声留给大家现场捧起书的那一刻。


这周六下午,你可以来视觉书屋美术学院店看《盲人摸象》。同时,“一又二分之一工坊”主理人之一钟雨将给大家带来一场“法兰西制本之旅”分享会,欢迎大家来听!



(点击海报了解分享会信息)




视觉书屋诞生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经营艺术图书的独立书店,总店选址一直围绕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附近。分店创意天地店位于野芷湖西路创意天地内,于2015年开始营业,空间为loft风格,选书以设计、艺术、文艺生活类为主,是一个集书籍、咖啡、展览为一体的复合型空间。视觉书屋秉持“艺术·人文·思想”的理念,致力于传播艺术阅读文化,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019年是视觉书屋的第21年,我们期待着将它一直延续下去。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推荐书籍!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