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艺术专场
6月7日 16:30 A厅
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三层
?
“红色经典系列”与舒群早期“理性系列”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早期作品让观者从画面中思考,艺术家处于流离状态。但在“红色经典系列”中我们会发现艺术家故意将自己留在画面中,仿佛画布成为他个人行为的道场。
□ □ □
本次上拍作品《红色经典系列11号》(Lot3037)是艺术家“红色经典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一幅,当年艺术家学画的时候也是从这个红色经典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他画这张画是为了唤起一种童年经验,唤起自己童年学画的激情。艺术家称他在创作该系列作品时没有考虑过技法,他认为描绘的是他自己的体验,有点像行为艺术一样,画画的结果也许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家本人介入的这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的收获,这系列作品也许只是艺术家行为与思考过后留下的痕迹。
舒群称当时自己重新画红色经典系列组画,思考的不只是时间的纬度,还有意识形态的问题. 艺术家感到在当今这个时代, 整个剧场完全变了, 他认为红色经典在时间上离我们很近,在意识形态上却离我们很远,这就是他创作的动机。
▲原作者:蔡亮 原作标题:《延安火炬》
lot 3037
舒群(b.1958) 红色经典系列11号
2012年
布面 丙烯
225×200 cm×3
签名:舒群 2012年(背签)
展览:
“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2015年
“记忆成为早晨—吉迪恩?鲁宾对话舒群”,成都当代美术馆,成都,2016年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南京百家湖美术馆,南京,2016年
出版:
《记忆成为早晨-吉迪恩·鲁宾对话舒群》P37,P38,成都当代美术馆出版,2016年
《美丽新世界国际当代艺术主题展》P36,P37,香港当代美术出版社出版,2015年
《萧条与供给-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P568,P569,香港当代美术出版社出版,2016年
估价:RMB 1,500,000-3,000,000
▲Lot3037 作品局部一
▲Lot3037 作品局部二
▲Lot3037 作品局部三
1985年是八十年代文化领域的核心岁月,这一年是思想爆发的一年,更是艺术革命的一年,说它是一场“雪崩式的巨变”(李陀)并不夸张。“85′新潮美术运动”以引人注目的方式登上了文化舞台,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在全国各地组建了近百个现代艺术群体, 虽然这是一场现代主义运动,但每个群体所针对的具体问题并不一样,具体的看,各个群体的艺术倾向与地域性因素关系密切。
▲《红色经典系列4号》
在这场运动中,东北的“‘北方艺术群体’无疑是最具理性特色、指向最为明确、影响最大的群体”(高名潞),主要成员有王广义、任戬、舒群、刘彦等人。他们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切入中国现代艺术,所力图表达的情感内涵是庄严、崇高、冷漠、肃穆,这也是他们作品的视觉特征,被视为理性的形而上绘画的代表。
▲《红色经典系列7号》
北方艺术群体虽然有着统一的宣言,明确的文化针对性,但在风格、图释和语言选择上又并不一致。王广义、舒群的作品具有某种宗教理性的特征,任戬、刘彦则更热衷于哲学理性的表达,在生命意识中展开对存在的思考。
▲《红色经典系列12号》
舒群在北方艺术群体中有着“理论家”的身份,大部分文章都出自他手,性格的敏感与倡导的“理性精神”在他身上并未显示出太多的“悖论”,相反到生成了一种特殊的理想主义气质。在今天看来,这种理想主义气质与八十年代大多数知识分子话语系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THE END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