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多知景泰蓝之瑰丽,
却鲜知彩云之蓝的娟秀。
七彩之地,彩云之南。
是为云南。
而在云南有一门美丽的手艺,
名叫珐琅银器。
珐琅最早出现在东罗马帝国,
忽必烈西征时实行“唯匠可免”政策,
这门手艺便跟着工匠传入中国。
闻名天下的景泰蓝,
正是珐琅工艺从云南传入北京后,
发展出来的绝技。
元朝的时候,
珐琅工艺传入云南省永胜县,
从此以家族的方式流传下来。
谭志平,
正是家中珐琅银器的第五代传人。
原本在丽江古镇有一家银器店的他,
最终放弃了已经打拼下的事业,
回到了永胜。
他的父亲已经去世,
伯父也因年事已高,
不得不停下制作珐琅银器。
永胜百年的手艺,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消失。
谭志平从14岁开始,
就跟着父亲和伯父学习。
制作珐琅银器的过程中,
有一个工序是捶打,
极其耗时耗力。
当时还是小孩的他,
就已经开始帮忙,
每打完一次,
胳膊要痛几个星期。
然而正是这些锻炼,
让他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耐心。
匠人,最忌心浮气躁。
两位老匠人守着亲自传授,
更是让他早早掌握了许多技巧。
谭志平自己很清楚,
做珐琅银器根本不赚钱,
甚至可以说是费力不讨好。
材料成本极高,耗时又很长,
但有些事,
总有一个人要坚守。
制作珐琅银器的第一步处理银。
先将银料放入坩埚中熔化成液态,
再倒入模具中铸为银条,
然后反复捶打成形。
或圆、或方、或条、或片,
各个部位都密实方合格。
合格的银片,
厚度只有一毫米,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塑形。
即用相应的模具,
打出需要的器形。
因为厚度仅有一毫米,
所以一不注意就会打穿,前功尽弃。
捶打的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
力度从头到尾要保持不变,
角度要随时调整,
保证银片向正确方向延展。
捶打的时候,
银料需要反复加热以维持它的柔软,
这道工序俗称退火。
从一张银片到一把银壶,
往往需要退火十几次。
将一块银板敲成一把银壶,
需要敲击将近2万下,
而这还仅仅只是在制作银胎。
匠人就是要耐得住性子。
捶打完成后进入焊接的工序。
比如制作一把壶,
壶嘴等部件是需要焊接到主体上的。
将锡粉涂抹在零件上,
再用银丝固定,
接着用喷枪熔化锡粉。
至此,银壶胎体基本成形。
壶上的图案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种是先画在银壶上,
再进行錾刻、镂空。
用锉刀将边缘修整圆润,
拿砂纸将表面打磨光滑。
还有一种方式,
是用掐丝做出需要的形状。
珐琅银器传统制作方法中,
与众不同的一点,
是会用到一味中药:白芨。
医术描述它:
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匠人看中的正是最后一点。
将白芨捣碎兑水搅拌,
得到的胶水有很强的粘性,
遇高温能轻易抹去。
古代匠人们便由此想到,
把多跟银丝用白芨粘在一起,
同时进行掐丝,
从而快速得到造型相同的纹饰。
如今谭志平用的工具,
其实全部都是父亲留下来的。
父亲没有给他留下一件作品,
亦或是器皿照片,
唯独只有一套工具。
也许是不想让他被自己束缚,
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吧。
银丝掐成的花鸟轮廓,
正是之后涂珐琅的分割线。
用白芨胶水将各个轮廓粘贴在银胎上,
然后用焊粉和喷枪将银丝彻底固定。
这些工序完成后,
便是整个手艺的重头戏:上色。
先调制出珐琅,
再填充在银丝的凹面中。
上色结束后可以进行烧制。
如今大多数工匠都会选择用电炉,
既没有烟熏火燎,
又能够稳定控温。
很少有人再用传统火窑。
但传统火窑有一个天然优势:
升温快,珐琅熔化快,
产生的气泡少。
火窑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温度没有办法直观看到,
唯一能依赖的只有匠人的经验、心、手。
但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
往往能够诞生奇迹。
天青色的汝窑瓷器、
哥窑的冰裂纹,
皆是因为意外而诞生。
所以谭志平还是会用传统火窑,
这是他对这门手艺的敬意。
烧制出来的成品,
颜色纯正,光滑透亮。
远非电炉能比拟。
匠人的魅力,
在于将一个粗糙的物件,
变为人间珍宝。
匠人的伟大,
在于将自己所思所想,
从心传到手,用手做出器。
致敬每一位传承手艺的匠人。
- END -
(本文图片、资料来源:
CCTV-10《探索发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本文图片、资料来源:
CCTV-10《探索发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 | 匠心之城
戳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网站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