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端午节小长假啦!电博君先提前祝大家端午快乐!
今天电博君想和大家回顾一场特别的讲座。还记得上个月我们举办的科教片专题讲座么?来自上海东影传媒有限公司(上影集团科教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制片人黄洵杰老师,结合《数学之城》等优秀科普纪录片,为我们介绍了科教片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并分享了科教片创作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全新机遇与挑战。
黄老师幽默新颖的讲座让观众们对科教片有了新的认识,下面电博君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当日的精彩内容!
本次讲座的题目为“科学与光影的约会”。黄老师介绍,科教片作为艺术作品的一种,必定会和艺术家、受众以及外部的世界有一定的联系。每一个艺术流派都有不同的侧重,科教片则属于政治功用说指导下的艺术作品。政治功用说的核心观念便是艺术创作是必须要服务于政治或能带来积极正能,如鲁迅便曾试图用文学来唤醒人们。科教片是政治功用说的产物,而上海作为中国故事片和科教片的起源地,是名副其实的红色之城。
黄老师谈到评价一部科普影视作品除了科学性和试听化之外,更重要的参考依据是二者的有机结合。黄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反映了当下老一辈科学家大众话语的缺失,明确自己作为科教片创作者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翻译”的过程:科普传播就是个编译的过程。科普影视创作者需要通识教育,科学专家则需要训练蒙太奇思维。
随后,黄老师介绍了科普影视的诞生和发展。从50年代诞生以来,经历了1978年—1995年的飞速发展,科教片在90年代市场冲击下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新时代下,上影集团新科影厂重新扛起大旗,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科教片的创作也正在经历重生...
黄老师用了上影集团新科影厂正在修复或已修复完成的影片作为例子,幽默形象地为我们介绍了科普创作的今昔对比。
首先在创作视角上,由从宣讲式视角到从老百姓的视角切入,科教片的创作经历了话语姿态俯视和平视的转换;其次在创作表达上,老的科教片为了展现“所有劳动群众的集体智慧”,而舍弃了专家采访环节,如今拍摄科教片不仅需要询问专家的权威意见,并坚持从老百姓身边的例子入手,创作角度由集体主义向人本主义转换。此外,在科普选题上则经历了由大而全到小而专的转变,表现手法由硬核到多元,科普影视的戏剧张力也在逐渐强化。
在介绍今昔转变的过程中,黄老师播放了“人体骨骼跳舞”让观众大跌眼镜,大家在忍俊不禁后真切地感受到曾经硬核的科教片年代。
对比中外的科普影视创作,黄老师总结了四点差异。
第一,西方对宣教影片的弃用。 由于国情的不同,西方并不像我国一样需要通过这种形式来做宣传;第二,西方更偏向于科幻作品的科学反思以及哲学思考。从1931年美国将雪莱的同名小说《弗兰肯斯坦》影视化开始,科幻片的创作者便开始反思人性,将哲学思考注入其中,《攻壳机动队》、《银翼杀手》等影片更是对古希腊的忒修斯悖论探讨入微。第三,西方科教片是大型纪录片中的科学分支。除了著名的英国BBC外,美国PBS公司设立nova团队专门拍摄科教片,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和财力支持,并贴近观众吸引眼球。第四,硬科幻作品的助力。如《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等硬科幻影片都非常尊重科学事实,并在专业的科学知识的辅助下对未来世界进行假想,对科幻和科学都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最后,黄老师结合当下互联网的自媒体热潮,展望了新媒体时代科普影视创作的新趋势。黄老师认为科普新媒体化的前景非常值得看好,此外,科普的门槛正在进一步降低,逐渐亲民化,希望能有更多对科普感兴趣的朋友投入到科普影视的创作中。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