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经典——丁小方的世说新语艺术特展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指导单位:上海市文史研究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八号桥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上海觉群书画院
策展人:张立行 鲍颖
开幕式:2019年6月15日 周六 16:00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5日-7月9日
(9:30-17:0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
(黄浦区南苏州路1247号)

魏晋,离我们有多远
文/孙颙
文学圈里,有一句被大家经常提起的话:『创作,是马拉松般的长跑。』那意思很明朗,凭人生阅历,借青春激情,偶然写一点才华横溢的文字不难。难在持之以恒,难在不骄不馁,不忘初心。你不断写下去,常有出新之作,超越别人与自己已有的作品,那才是真本事。
最近,看到上海画家丁小方先生的若干新作,诸多感慨,油然而生。关于马拉松的比喻,用于美术界,亦相当准确。丁先生从事中国画创作数十年,勤奋积累,功底扎实,厚积薄发,自成风格。年近六十,他拿出精心创作的一批作品,让人眼睛一亮,击即赞叹。先是关于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形象的再创作。这个领域,并非未经开垦的处女地,前面佳作已多,想画出独特的味道,当然不容易。不过,在我看来,对于丁先生,这还不算很大的挑战,让那些耳熟能详的英雄们呼啸重生,主要还是靠一丝不苟的功夫,文火焙烤,耐心打磨出来。更具难度的,是目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作,一百多幅中国画,表现《世说新语》中的高士名士的言行举止。在我看来,这组创作,更具有艺术探索的价值和审美开拓的空间。不但使丁先生自己的创作上了一个台阶,达到新的高度,也为中国画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融合,踏出少有前人行走的路径。
以古典文学名著为题材绘画,历来有之,《红楼梦》等四大名着,被画得最多,《聊斋志》《史记》和唐宋诗词之类,也颇受画者青睐。不过,思想内容稍显杂的经典,容易让画者却步。一部《世说新语》,名声如雷贯耳,能被众人随口闲聊的,往往限于竹林七贤的狂放不经。更深邃的意思,则存于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案头,被匆忙的世人忽略,大而化之。现在,本书的策划者与丁小方先生齐心协力,将这部经典以画说文地呈现给当代读者,是值得尊敬的充满勇气的尝试。
魏晋遗风,是经常被文人提起的词儿。听着耳熟,要说清楚,到底是什,却并不轻松。从年份上说,那时期,离我们也就是一千七八百年,感觉却相当飘忽,似乎比孔孟的年代还要陌生些。
魏晋及其后的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中比较特殊的一段期。此前,有大一统的强盛的汉王朝,后面,则有达到当时世界最高发达水平的唐帝国。因此,魏晋南北朝的毛病益发醒目,以政治混乱、社会瓦解、百姓遭罪和战争连绵的黑暗,凸显于历史之中。由于《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一般人祗知三国而不论魏晋,似乎那个年代主要的忙活便是火烧赤壁与空城计之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均处于消亡状态,科技和医学总算还留下点影子,因为有诸葛亮的测算天文与关公的刮骨疗毒等等。
遭遇这样的年代,知识阶层的生存选择,处于比较尴尬的状况。汉王朝确立的儒学正统,逐渐被纷乱的现实抛;流星般闪亮又短命的政治势力,使饱学之士难以依傍而施展抱负。于是,崇尚出世的道家和法无定法的玄学,成为学人们护身法宝。被后代津津乐道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们,正是这样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举止行为于常人的高士名士,内心的失落彷徨与外表的放浪不羁,是他们的组合特征。魏晋后期的书法大家王羲之,以天书般的狂草惊世骇俗,正是借笔墨来宣泄内心的纠结紊乱。名士们多数以上述形态出场与下场,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宿命的安排。个别才高气傲者,不愿意过分委屈、妥协,以命相争,如孔融、嵇康等,则以悲剧而结束了人生的演出。
简要地回顾一下历史,为的是说明丁小方先生创作本题材的难度。梁山泊好汉们的威武、强悍、霸气,是一目了然的气质,比较容易描绘,而魏晋名人们的风骨,他们隐藏在狂放外表后的杂内心,确实不那好表现。
在我看来,身逢乱世而不甘堕落,生存窘迫而不愿随俗,坚守为人底线和精神追求,也许是他们相通的基本操守。如此简朴而执的涵养,在灯红酒绿的繁华当下,正日益稀缺、罕见;时过境迁,前人内心的煎熬和悲情,更为我等难以品味。也许,这就是今人难免感觉陌生的原因。弥合距离,回望智者,当是本画册策划者的初始宗旨。
丁小方先生的画作,大体把握了魏晋名士们的精神特质。几幅群贤图,较好地勾勒出他们的行为格局:高傲而清静,豁达而坚韧,狂放而儒雅;处于山野依然不离琴棋书画,浪迹天涯照样坐拥清风明月。
丁先生的作品,使那个时代的高士走出云里雾里,变得可亲起来,看上去不再十分遥远。一个展览一本画册,能有如此功效,着实让我们觉得欣喜。

部分作品欣赏

兰亭序

德行之一

德行之二

言语之二

文学之四

文学之九

方正之二

识鉴之三

任诞之六

简傲之三

画家简介
丁筱芳,字小方,斋名紫逸阳轩、天圆地方。1957年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绍兴,毕生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觉群书画院副院长。
主要作品:《丝绸之路在上海》(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石开得启》,《嫦娥奔月》(与丁阳合作)(开天辟地——创世纪神话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都市风景线》(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 领衔之一创作世博长卷《万国风采耀浦江》,获上海文艺创作特别奖。 《小镇理发店》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获2013年度上海文艺创作优秀单项成果奖。 《呼吸》获第七届上海美术大展沈柔坚艺术基金奖。 《前进.前进.进》获“庆祝建军八十五年”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获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提名奖,获第五届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美术优秀作品奖。2007年《军号嘹亮》获“庆祝建军八十年”全国美展三等奖。《祥云》获第五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作品奖。《院士肖像》获上海第五届科学与艺术展优秀作品奖。《启蒙——土山湾的记忆》获“记忆土山湾”上海美术创作大赛优秀作品展一等奖。《和谐》入选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星约之队》入选中国百家金陵中国画展。《岁月的旋律》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大师》等作品参加上海海平线绘画雕塑联作品展。
主要展览:先后在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举办了《生活印记——丁筱芳中国画作品展》和《重塑经典——丁筱芳画水浒传一百零八图中国画作品展》。
主要著作:《丁筱芳画水浒传108图》 ,《丁筱芳画世说新语》 ,《丁筱芳水墨艺术》等。

书籍推荐
丁筱芳画世说新语 | ![]() |
丁筱芳(丁小方)先生是沪上人物画名家,擅长以写意手法塑造人物,笔墨古拙,妙趣横生,正如《世说新语》的文风,寥寥数语,而入木三分 。《丁筱芳画世说新语》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绘本、原本、白话文、英文对照四位一体,兼具学术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用图画的方式深度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绘画形式引导社会大众关注传统文化与艺术。
扫码即可加购

限时特惠:198元
品读传统经典



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始建于1908年,原为“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后为民国大亨杜月笙的私家仓库,历经百余年而屹立。空间汇集“仓、河、桥、砖、木”元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独特的空间结构让它成为苏州河畔一道靓丽风景。在这个历史建筑里,我们聚焦生活美学,举办展览展示、文化交流、艺术活动、影视摄制、话剧演出、时尚发布等等。这里不再有上海旧梦,有的却是苏州河畔的人文新篇章,阅读建筑,品位艺术,漫步苏州河畔,感受上海的城市温度。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