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结合当前前沿的数字新媒体技术的沉浸式艺术展览在国内极为风靡,它以极强的科技感、炫酷的视觉体验以及良好的互动性等特点引得人们的广泛关注,从而促使业内呈现出诸多类似的“网红展”,同时这一趋势现象也让人们愈加关注“技术和艺术的关系”这一话题。
▲ 小米时代艺术科技大展现场
事实上,技术、发明创造和艺术本来就是共同并列向前发展的。如同中国隋代李春建造的赵州桥,它既是科学创举,又是艺术杰作;西方历史中的达·芬奇亦是集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身份于一身;假如19世纪末的西方在光学理论方面没有进步和发展,可能就不会有印象派的产生,20世纪之后的西方美术史也就要改写。所以,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们必然不能忽视前沿科学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关系,正如吴冠中曾经表达的观点——艺术和科学在思想层面是相通和统一的。
近期,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正在征集进行中,该活动的主要视角无疑是聚焦到了当下前沿的数字信息技术和相关艺术的实践碰撞。在下文中,我们采访了此次展览征集活动的评选委员和学术论坛主持王春辰,希望通过与之对话来解读此次活动的初衷和意义,探讨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共生关系。
王春辰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
Q:《艺术市场》
A:王春辰
Q:现在艺术界、学术界对数字绘画艺术是否有一个相对共识的定义界定?
A:目前肯定是没有的,相对明确的定义都是滞后的,它肯定是要先有艺术的各种实践、试验,然后人们才能对其进行总结或定义,并且定义通常又有或包容、或狭隘的特点。显然,整个数字艺术包括数字绘画艺术都还在发生的过程之中。
Q:目前国内类似此次数字绘画艺术展的项目应该并不多,您是怎样的机缘参与到这个展览项目的?
A:我是作为评委受邀参与到此次展览的组织工作中。其实我们有一个共识——对于数字绘画艺术,现在大家应该多尝试、多参与其中,无论是职业艺术家身份,抑或精通电脑数字程序的工程师等等,都可以进行数字绘画艺术的创作。我们是希望通过展览征集项目,对数字艺术、数字绘画进行一种讨论和提醒,鼓励大家用新的数字媒介进行艺术创作的实验。
Q:你认为好的、有价值的数字绘画艺术作品应该具备哪些的特点?
A:我觉得最基础的层面还是对艺术视觉方面的尝试性判断。因为数字艺术是数字化的输出,不受当下既有条件的限制,所以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电脑、平板手绘板等数字产品去实验、设想、想象,这就形成了很多不一样的表现形式,例如,大卫·霍克尼用平板进行一种平面的绘画创作;还有艺术家利用电脑绘制出大量图片,然后做成小视频的方式等等。所以利用数字软件、绘制工具等数字化的方式可以进行很多的尝试,至于最终成型的效果怎样,这都随心所欲,它可以是平面的,从而呈现出水墨的效果、油画的肌理等等;也可以是立体的,例如通过3D打印的方式输出立体形象。
Q:你对作品比较看重的第一印象是视觉方面的感官体验?
A:我认为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注点。艺术家通过实验性的创作,在平面视觉构成、或者立体效果呈现上要出其不意,达到一种我们过往通过手工或机械加工的方式所不能企及的效果,这就是很好的结果、属于好的作品,我们开始不要去主观设定它。
对于数字绘画,我们也不要简单的认为它一定是用电子手绘笔通过数据传输到电脑或平板上的视觉图象,它也可以是艺术家对程序、算法设定后生成的一种未知效果。所以,数字绘画的“绘画”一词我想更多是代指一种视觉结果,这个结果具体可以是平面或立体、单色或五颜六色,抑或是一种难以言状的效果,一定要发现它的丰富性和不可预见性。
Q:“数字”更多代指创作的技术、媒介,那么如何看待新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关系?
A: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只不过我们处于不同时空,对它的理解度不一样,一些过往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在今天我们会觉得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举例而言,中国古人发明了毛笔、绢、宣纸,才得以让水墨画传承发展至今,包括西方的油画颜料的制作等等都包含技术在里面。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生产力水平,从手工劳作到蒸汽、电器时代,再到今天的数字时代,包括近几年被人们常常提及的人工智能技术。今天,当我们运用代表当下时代科技的电脑或平板等硬件工具去创作,或者运用数据运算、数字程序等软件技术做艺术实践,这都和以往的国、油、版、雕等传统艺术形式不同,这些是创作者可以直接、直观控制的,而数字技术更多是一种间接、非手工直接控制的一种表现,它有很多不可想象、不可预见性,我认为这个点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我们没必要非得界定它是技术还是艺术,因为技术和艺术是一种相互并列和包容的关系。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创造,我们本来就可以理解为一门艺术,可以把它直接进行展示,并不一定非得需要进行艺术语言的转换。
Q:目前欧美地区当代艺术界对数字绘画艺术的实践、认知研究处于什么状态?
A:大家一样,都是刚刚开始,我们处在数字互联的时代,数字艺术所用的电脑、手绘板等媒介工具也都是这些年才相对完善,也是才开始广泛地被运用。
Q:你觉得组织此次数字绘画艺术征集大赛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A:其实这次展览的征集活动更多起到的是一个调研、扫描的作用,从而带有一种倡导性、鼓励性的价值。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可以大概普查一下国内在数字绘画艺术方面的创作实践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大家都做了什么,怎么做的,到底发展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当然如果还有国外的相关人士参与就更好了。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征集方案
绘画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见证了人类的智力与智慧的存在和发展。它是人类与世界关系的表达的方式,从远古的洞穴壁画、庞培古城的壁画遗迹再到东方的半坡鱼纹和长沙马王堆的帛画,再到绵延至今的中国书画和西方油画等等,都是人类借用各种工具进行图形创造的成就,名之为绘画。人类之绘画由古及今、由中至外,无不是伟大的视觉奇迹。
19世纪中叶人类发明摄影,挤压了绘画对于现实模仿的传播与记录功能,但摄影的机械性以及其背后的一整套技术环节改变了以往的绘画的手工性和材料的直接性。因此,它的发明和存在改变了人类对绘画的认识,甚至惊呼“绘画的危机”,并由此导致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和此后对绘画的全面的认识与解构,这就是现代主义绘画的历史以及至今的绘画格局。在20世纪,人类又发现、发明了数字方式可以构成世界的存在和表现。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经历的“数字化时代”,一场数字化革命已然蔓延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现今的生活世界没有一项事情是不可以数字化的,没有一件生活物品、生活方式不可以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融合,艺术的方式也被极大地拓宽,产生了具有声光电的数字交互艺术、数字绘画艺术、数字影像、数字雕塑等。艺术的数字化的趋势正滚滚而来,尤其是近几年的沉浸式艺术展,华丽的展示效果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极大的刺激了作为单一视觉的绘画,如何让绘画在数字技术的助推下成为信息时代的艺术语言,成了这次活动的目标和方向。
数字绘画借助数字软件、绘画板、触摸屏,形成了新的一整套绘画工具,但其背后的思维逻辑、运转过程都是亿万级的数字运算,它超越了模拟世界的绘画直接性,是一种以数字运算转换人类行为的新介质,故它的新颖与潜在性都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和探索。数字绘画自此诞生,全世界的艺术探索者、先行者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索数字绘画的新图式、新观念的历史潮流中。数字绘画将是艺术史的逻辑发展,也是艺术史的必然去向。因此,数字绘画即是基于计算机虚拟交互生成的艺术形式,也是具有和保留了绘画本体的笔触及视觉特征。
在今天,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如此紧密,史无前例;科学技术的变革对艺术的影响和改变全面彻底,前景未知。数字绘画相比传统绘画在美术史的发展阶段还处在萌动与发生过程,但发展迅速,其未来的壮阔令人憧憬,不可否认传统水墨和油画等绘画媒介在当下依然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我们举办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一方面是因为数字绘画是过往任何时代未曾出现的一种新介质、新画种,是探索未知视觉世界的利器。另一方面期许这次活动能促进它的发展,激发艺术家、科学家、实验室工程师、程序员、数字绘画工具使用者等都来摸索、尝试这一绘画方式,来丰富、想象、充实、探索数字绘画的未知的可能性。
一、活动详情
展览主题: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征集时间:2019年5月1日—8月15日
展览时间:2019年9月1日—9月15日
展览地址:成都许燎源当代艺术馆
主办单位:有艺(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许燎源当代艺术馆
协办单位:亚洲艺术、新浪当代艺术
策展人:一山
评选委员会:贾方舟、王春辰、童雁汝南、何桂彦、许燎源、傅文俊
学术论坛主持:王春辰
执行策展人:张长收、王志刚、游艺
支持单位(拟邀):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清华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
支持媒体:雅昌艺术网 、凤凰艺术、大公网、人民网、新华网、旅游卫视、艺术市场、书画频道、hi艺术、艺术国际
二、征集条件
1、原创性。严禁使用高仿、抄袭他人作品参展。如出现以上情况,作者自负因此造成的法律纠纷或责任,组委会将取消参展资格。
2、创新性。具有油画、水墨、版画感及动漫形式的数字绘画作品,推崇具有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的作品。
3、科技性。工具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载体。
4、绘画性。创作风格不限,保留绘画的本体,图式新颖。包括由数字绘画延伸的数字雕塑作品。
5、观念性。作品内容立意深远,具有一定深度的思想内涵。
三、评选机制
本次展览将展出入围作品40件(待定),组委会向入围艺术家和获奖艺术家颁发证书,并设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奖,一等奖1名(奖金2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万),三等奖3名(奖金各5千元)。
(1) 初选:从所有参选作品中遴选100件作品;
(2) 复选:从初选中遴选40件作品入围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四、评委阵容
贾方舟: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批评家年会名誉主席。
王春辰: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从事现代美术史及当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
童雁汝南:著名艺术家,复旦大学、威尼斯美院客座教授,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会议、上海进博会艺术总监。
何桂彦:美术学博士、批评家、策展人,现任教于四川美院美术学系,教授。现任四川美院美术学系主任、中国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中国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学会委员、重庆雕塑协会副会长。
许燎源:著名艺术家,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始人,四川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名誉院长,四川大学文新学院特聘教授,成都市人大代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艺术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外交部/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称号,四川当代油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FCC生活方式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傅文俊:著名艺术家,从事摄影、数字艺术、装置、雕塑和油画创作,探索“数绘摄影”艺术。
五、投稿方式
邮箱:digitalpainting@sina.cn
联系人:王老师 13124722947 张老师15101130219
六、注意事项
投稿作品请注明作品名称、尺寸、年代以及创作自述、艺术家简介等详细信息,投稿作品仅限3件,分辨率300dpi,并注明投稿人联系方式,不得一稿多投。
七、其他事宜
未尽事宜由组委另行商定。组委会享有对本次展览的最终解释权。
直击2019 纽约军械库艺术博览会 细数那些受瞩目的亮点作品
征集 | 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展
重塑古城历史意义 第二届平遥国际雕塑节7月启幕 | 亚洲艺术
欢迎订阅,点击关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