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小语:
5月24日,上海明圆美术馆举办了“城市·言志诗歌艺术沙龙《谒草堂》——杨炼诗歌讲读会”活动,现推选杨炼五首近年创作的诗歌 ,以飨读者。
从瑞士到中国,从澳大利亚到新西兰,再从德国到英国,杨炼的足迹遍布全球。四十年的漂泊生活,让杨炼对“家”的思念愈演愈烈,也让其诗歌充满了巨大的能量,或是直面读者迸出、或是藏于字里行间浅浅流动。杨炼将他走过的世界、看过的风景、经历的人世融入其中并为之架构起属于自己的诗歌世界,而这也促成了杨炼诗歌的当代性。这种当代性打破了汉语诗歌和世界的壁垒,将传统意义上的汉语诗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和国际接轨,并且将其张扬的自由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敏捷的才华展现地淋漓尽致。
四十年的世界性写作生涯,杨炼以极为简约的生活方式不断创造、丰富其诗歌精神。同时他还打破了固化的思维逻辑,以纯粹的、独立的提问者的形象进行思考和提问,所以在面对跨越时空的对话者、面对人生和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时,杨炼能够以一种无畏的姿态面对、拥抱当下和未来,在个人被卷进历史的同时也构建了历史。
靖庐:一首当代古琴曲
(赠社旻兄酬书《奶奶的船》册页)
靖者静也 当我们屏住呼吸
听一个字 可弹 可揉 可抚 可挑
靖者 可伤 当我们围坐
如墨色 奶奶的船正驶过一杯苦茶
灯花摇坠宫女们的幽叹
年年捧出琼花 笔尖得多细
才撵上香的指尖 剥开蕊里的院子
扬州总在 血肉仍未抵达之处
而数千载烽火早已来过
你翻开册页 邀请每一轮明月题诗
一张乐谱 诗者隐身 歌声留驻
袅袅搭建这个空间
轻响的诅咒始于一根弦 弦
始于丝 毁灭一次 什么不是余音
震荡耳鼓那条深巷
今夜无墙 心里堆满字 且滋长着字
一枚悬腕点染到哪儿 靖庐
静静 就放在那儿
黑白如负片 爆裂与沉寂蜂拥而入
铮铮之弦 可人类哭出过什么?
一滴墨垂直凿穿生死
你越哭不出 窗棱间越嵌满远眺
一炷香里的岁月 焚尽别的岁月
当我们惊觉 星空就在身边
巴茨朵夫的鹤鸣*
(For Cornelie v. Bismarck)
生命有一根弦
黑暗有一根弦
捻着细细的喉咙 回家
湖水是一块空地
早早摆进听觉 一枚舌尖
打开红松林 一把宋朝的扇子
鹤醒着 乐谱间露营的音符醒着
光年精雕细刻一根
湿淋淋捞起的羽毛
有翅尖 旅程就又吊着开始
有瞳孔 天边就还是一处伤
邀你无尽跌入那冲动
一声接一声朝向家的呼唤里
家 录制等待的苍茫
沉寂多少次 就被捣毁过多少次
鹤颈弯下 潜入 水草的隐痛
二楼卧室的窗口罩着密叶
耳朵守候低音的绿 宿命的绿
哀歌在回来 哀歌从未离开
直到最羞涩的身子
满满住进我们的年轮
*小注:巴兹朵夫,是德国一个小村的名字,只有三户人家。其中包括我们的好友Cornelie von Bismarck家的夏季别墅,她是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直系后裔,也是现在门德尔松协会的主持者。门德尔松家原为犹太人,后来因为门德尔松银行的成功,获封为贵族。门德尔松银行的徽章是一只鹤,而巴兹朵夫是鹤群迁徙地,夏天去做客,我们常在清晨被鹤鸣声叫醒,冥冥中仿佛置身于宋徽宗画的鹤群之间。鹤无尽迁徙,总在回家途中。可是,对于拥有惨痛记忆的德国犹太人和同在漂泊途中的我们,“家”的含义,多么沉重复杂啊,惦念于此,遂成此诗。
母亲的手迹
她的手抚摸 死后还抚摸
深海里一枝枝白珊瑚
被层层动荡的蓝折射
冷如精选的字 给儿子写第一封家书
亲笔的 声声耳语中海水冲刷
海流翻阅一张小脸的插图
跟随笔划 一页页长大
一滴血被称为爱 从开端起
就稔熟每天粘稠一点的语法
儿子的回信只能逆着时间投递
儿子的目光修改阅读的方向
读到 一场病抖着捧不住一个字
她的手断了 她的海悬在纸上
隔开一寸远 墨迹的蓝更耀眼
体温凝进这个没有风能翻动的地方
珊瑚灯 衬着血丝编织的傍晚
淡淡照出一首诗分娩的时刻
当所有语言响应一句梗在心里的遗言
在特朗斯特罗默墓前
北方结冰的海也坐在这张石凳上
默默的对视 留下冷的琥珀
一条风雪路也追着船头压进冰层的
碎裂声 我听见弹奏的左手
更慢了 一笔一划的签名像条海岸
横在大气里 蜡烛和白玫瑰仿佛刚刚
游出漆黑的海水 我听见碑文在问
托马斯 诗的洁癖能带我们到哪里去?
你皱着眉头盯住我的样子
就像我眼里堆满了水平线 总有一个人
被留下 穿过你复数的海继续夜航
托马斯 三月的泥土软了 墓碑
像无风中的帆 伦玛尔岛上的沉默
正带我们到哪里去?莫妮卡读懂了
退潮深处一双亮晶晶的回眸
一张石凳前 石头小栈桥打着旗语
舒伯特的忧伤过滤掉整整一世纪的杂质
斟入雾的忧伤 河口的忧伤 白皑皑
伸向对岸 水移动 我们知道冰下
你也在移动 一个新的故事紧挤着压舱石
饕餮之问
北极星嵌在额头正中
幽蓝 晶亮 瞳如冰
毁了一切 被烹煮的少女
孤零零怀抱着一切?
逃出安阳 逃进殷之夜
没别的光除了这目光
奢华磨洗一把大钺
粉嫩的残肢吻落在哪儿?
千百年 抬头
我们就在陷落 水切齿
总在下面 少女坍塌为哗哗声
攫 或者嚼?
千百个字再分裂还是
唯一那个 一笔写尽流淌的
烹煮一万次 肉仍浸着忧伤
醒来 攫 恰是嚼?
这张脸比不在更无情地
存在 这种无力
盯着谁就把谁凿穿成隘口
磨啊 什么美不是血淋淋的?
浅浅的青铜上浮雕着
我们浅浅的漂浮 瞳之轴
冷冷一问又把天空变小?
命名之黑里多少不升不降的太阳?
少女婀娜自殷之夜
荡回 一缕香捻熄了灯火吗?
人面兽面都温驯依偎进了轻烟吗?
什么也不说的语言 已完成了祭祀吗?
延伸阅读:
【明圆 · 预告】城市 · 言志 | 明圆诗歌艺术沙龙(总第十七期)谒草堂——杨炼诗歌讲读会
【明圆 · 现场】城市 · 言志 | 明圆诗歌艺术沙龙(总第十七期) 谒草堂——杨炼诗歌讲读会
上海明圆美术馆由明园集团于2004年投资创办。该馆坐落于上海市徐汇区,位居淮海路复兴路中枢,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展馆有效面积600平方米,是上海市中心繁华区域为数不多的非盈利性专业型美术馆。
美术馆长期致力于中国本土当代艺术同国际艺术间的交流,通过艺术展览、学术研究、审美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研究、发掘、培养优秀的艺术家,为历史提供有价值的文献作品,以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及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探索一条可行之道。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上午9:30-下午17:30
(全国法定节假日除外)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199号A座5楼
电话:021-64451199
传真:021-64459653
网站:www.mingyuanartmuseum.com
邮箱:mingyuanartmuseum@126.co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