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齐白石擅长画虾,很多人却不知道齐白石也爱画荷花,他对荷花的观察不比花在虾身上的时间少。
齐白石出身湘潭农家,早年在家乡生活时,从新宅梅公祠到老屋星斗塘,“沿路水塘内,种的都是荷花,到花盛开之时,在塘边行走,一路香风,沁人心胸。”而种荷、栽藕、 采剥莲子,亦是乡里人劳动生活的重要内容。
有缘于此,齐白石一生对荷花情有独钟,晚年定居北京亦情牵故乡,在游览北海时他写下了“人生能约几黄昏,往梦追思尚断魂。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闲看北海荷千顷,强说潇湘水更清。岸上小亭终日卧,秋来无此雨声声。”将对家乡的思念融化于碧波千顷的荷塘中。
对于荷花图的绘画技巧,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写道:“客论画荷花法,枝干欲直欲挺,花瓣欲紧欲密。余答曰:‘此语譬之诗家属对,红必对绿,花必对草,工则工矣,未免小家习气。’”意思是画荷不要拘于窠臼、不要流于习气。
他还说:“懊道人画荷花,过于草率;八大山人亦画此,过于太真。余能得其中否,自尚未信。世有知者,当不以余言为自夸。识者自当窃笑也。”他评价八大山人和李鱓画荷或失于“执”,或失于“率”,而自谓兼得两家所长。
齐白石在吸取八大山人以及吴昌硕笔墨精神的基础上,自创了“红花墨叶”画荷法:用饱满的洋红直接泼写荷花,衬以黑呼呼的浓墨叶和用焦墨写就的荷梗,在红黑、浓淡、干湿的对比变化中形成鲜明奔放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浓郁的民间审美趣味,传达了强烈的生命勃发意识。
品味齐白石墨彩淋漓的红花墨荷,不难联想到宋人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而颇为巧合的是,齐白石于历代诗文中,亦“喜观宋人诗,爱其清朗闲淡,性所近也。”但与杨万里这样出身书香世家的纯粹文人不同,来自农家的齐白石在荷画创作中,更多地采用了一种平民的视角,表现出浓郁的民间审美趣味,生机盎然,天真烂漫!
齐白石笔下的荷图大多拥有固有的乐观健朗的神气,无论是残荷、雨荷、红荷,还是缀以虫鸟的荷趣图,荷花的形象皆挺拔而厚重,苍劲而清健。
红荷明艳夺人目
欣赏白石老人的墨荷,目光不自觉地就会投向画中灿然绽放、红艳欲滴的荷花。在辛卯(1951年)作《红荷》立轴中(中国嘉德2010秋拍,2352万元成交),尽管荷叶以赭石绘成,并占据了画面近一半的空间,但掩映其间的荷花却分外夺人眼球。
据知,为了达成这样的艺术效果,白石老人在使用胭脂红描绘这朵荷花时,采用了近乎油画的手段,以浓烈厚重的笔触,赋予荷花强烈的质感和层次,使这朵已经过了盛期,姿态略有衰败的残荷,散发出勃然的生命力。
著名文化学者王鲁湘赞叹道:“这幅《荷花》精力之饱满,生命力之充沛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齐白石的画荷诸作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也许连老人自己都不能重复。”
精致草虫添生趣
除了单独描绘荷花,齐白石还将包括鸟、虫、鱼、 虾在内的物象与荷花相结合,使得画作充满了动感,富于浓郁的生活情趣。丁亥(1947年)作《红蕖蜻蜓》(嘉德四季第二十六期拍卖会,713万元成交)即是其中佳作。
此画描绘初秋时节,塘中荷叶渐黄、莲藕长成而红荷尚在,此时一尾轻灵的蜻蜓闯进这静谧的画面,蜻蜓身体舒展,两对透明的翅膀俯冲而来,轻盈天真。画面工写、红黑相互衬映,营造了一片生气盎然之景象。
《荷塘清趣》(中国嘉德2011秋拍,299万元成交),是另一幅值得赞叹的佳作。此作画面描绘一只蜻蜓落于红荷之上,一旁翠鸟凝神低首,目光紧盯蜻蜓,似欲飞而捕之。即暗合“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之诗意,又增添了一份自然之情趣。
此作构图简便, 虽未画荷叶点绿,但盛夏之意趣,依旧让人感到浓绿满塘。可谓无墨处巧夺天然,意味横生。
荷花鸳鸯寓美满
在齐白石的荷画创作中,“荷花鸳鸯”是影响最为广泛的题材。通过荷花与鸳鸯的结合, 齐白石直接明了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里面没有太多高深的哲理,没有复杂的文化诉求,有的只是质朴平凡的追求。
《红荷鸳鸯》(中国嘉德2012春拍,成交价322万元)即是其中的典型之作。此幅画面中,深红的荷花与墨叶形成对比, 浓艳而沉厚;两只鸳鸯相伴而游,朴拙自然,极得天趣。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齐白石在描绘鸳鸯时,虽然逸笔草草,但情态生动,二鸟相互依偎,令人顿生和谐美满之感,同时,用色明艳多彩,更添富贵之气。
齐白石曾有短句:“老年心肠, 不厌荷香。最怕牛羊,最喜鸳鸯。”足见其对该题材的喜爱。
”荷苹“共处寄和平
晚年的齐白石受到了党和国家的礼遇,社会声誉日隆,深受鼓舞的他,亦于绘画一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荷画创作中,他进一步丰富了题材,通过荷花与不同物象的组合,体现出他对于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和认知。
在壬辰(1952 年)作《和平》立轴中(中国嘉德2014春拍,1667.5万元成交),他将和荷花移出水面, 与一盘火红色鲜艳的苹果置于一堂,以谐音入画,让“荷” “苹”相处,达成了寓意“世界和平”效果。
总之,齐白石荷画中流露的情感,热烈而又直接,或许这让他的画没有传统文人画那么玄妙,那么富有哲理,但恰恰源于不同过往的朴素与平 凡,让他的荷花在近现代画坛独树一帜,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白石老人生性乐观,
他的画也与生俱来带着一种喜悦的神情。
白石老人作画笔墨尚简,
大象希形,无多余赘笔,
在寥寥勾勒中传达出许多余绪。
他画的荷花造型洗练,
分披的荷叶,欹斜的荷杆,
嫣红的荷瓣,饱满的莲房,
构图充满张力,
完全体现了他本人的精神状态。
来源:壹号收藏
责编:卫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