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敬华春拍丨国美院体精神:新中国民族经典绘画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敬华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 展 


6月18日—6月19日

敬华艺术空间


静安香格里拉酒店三楼(油画雕塑)

 拍 卖 


6月20日

敬华艺术空间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国内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在建院之初,就秉承了蔡元培先生“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而以林风眠、吴大羽为首的国美第一代油画家们,正是这一思想的最重要的实践者。他们以现代之美术教育创造时代艺术,以创作情感唤醒大众,以艺术精神启蒙社会,以“向着民众的艺术”再造民族精神。90年过去了,国美油画的开创者们纷纷故去,一代代国美油画家们成长起来。

是次敬华2019春拍集结了国美画家们的中青代延续开创者们包括蔡亮(1932-1995)金一德(b.1935)   潘鸿海(b.1942) 白仁海(b.1940)    崔小冬 (b.1964)  邬大勇(b.1977)等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条道路贯穿始终,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在国美不同时代的油画家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品质:难以磨灭的理想主义、浓厚的拯救意识、诗性浪漫的气质、与历史同行的激情。





蔡亮(1932-1995)



蔡亮是中央美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师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大师。蔡亮青年、中年最宝贵的时光是在陕西度过。陕西是青年蔡亮的政治生命处于最低谷的发配之地,也是他的艺术生命重新调整的更生之所。

从他的履历中可以读到,那几年,他几乎年年都到农村中去:1956年春到延安,同年秋到宝成铁路;1957年春到陕北绥德、葭县、榆林,同年冬到商洛;1958年春到陕北米脂,同年冬到陕西汉中……。在当时的情况下,蔡亮的政治状况是十分糟糕的,也是蔡亮个人所无法解决、难以面对的。于是,画画成了一种忘却和逃遁。只有拿起画笔、只有在农民中间、只有在农民世界的这个“他方”,蔡亮才有真正的生活,才有一个完整而有用的人的自觉存在。


蔡亮 《延安火炬》布面油画 127×317cm 1959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


Lot 1873

《1977年 回族妇女

纸面油画

Woman

Oil on paper

53×37cm


出版:


《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蔡亮》,P41,主编:邵大箴,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



 

出版物封面及内页:《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蔡亮》 

《历史与追怀——蔡亮艺术回顾展》,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1977年作的《回族妇女》,也是在这样对蔡亮来说极端的状况中所作,但是从画面中妇女的神情和氛围丝毫让观者觉察不到艺术家的所处条件的窘迫。画面中的人物,目光坚定且安详,有着特有的蔡亮笔下的农民的气质,上衣的绛红色渲染了画面的氛围,映衬些许严肃的脸庞,无邪的并有羞涩的,给人以善良纯真的视觉感受。灰白色铺陈的背景使得人物跃然在画面前,若观者熟悉的一位朋友,双手抱握给以温馨的问候。

蔡亮和农民大众的关系是一种情感的依托关系,在他们中间有着一种命运的契合。这种契合,使得蔡亮对边区农民有着深刻理解。蔡亮的作品早期主题性油画较多,其作品在安排群众性场面、刻画人物个性和渲染历史气氛等方面都极见功力。如此这般的人物肖像描写,保留着农民身上最具代表性,最纯粹的一面,朴实而又生动,气魄温柔而又充满力量,实在难得多见的早期作品。






金一德(b.1935)

金一德于195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62年毕业于罗马尼亚博巴油画训练班;1988年赴巴黎国际艺术城进修,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后又担任倪贻德先生的助教。在当时全国一统的苏派写实绘画的背景之下,博巴和倪贻德的画风都带着表现主义的倾向,持续地给予金一德先生以深刻的影响,并促使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概括、果断、坚实、爽朗的画风,以及以简驭繁、直取本质的绘画观念。



Lot 1869

《少女》

布面油画

签名:一德

The Girl

Oil on canvas

53×38cm


附艺术家与作品合影




 艺术家与作品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曾说:【金一德先生以朴笔素心写金石之质,凛冽之气,如萧萧悲心,飒飒大气,令我辈钦服】。

本次拍卖的两幅金一德作品《少女》与《山间》分别是其人物及风景的上好之作,均附有艺术家与作品的合影。2017年4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一德之见——金一德先生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呈现了金一德先生从艺六十年间的代表作品,其中包括人物和风景表现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艺术追求。在西方油画的既有传统里其实存在一定比例的“大写意”,“以刀代笔”更是油画流派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年刘海粟的油画也借用过,而在金一德手上他是发展了“以刀代笔”的中国色彩,包括造型内容,他似乎注意到了将中国古今民间艺术和版画艺术吸纳到油画变革中去,辅之以拙健厚朴、畅涩冷热的笔触,再加上夸张浪漫的适度“走调”,金一德神采的“一德之风”便油然而生。色块对比度大、笔线沉着肯定,既饶玄机又富含阳光。




Lot 1870

《山间》

布面油画

签名:一德

Mountain

Oil on canvas

38×53cm


附艺术家与作品合影

 《一德之见——金一德艺术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馆,2017年       





 金一德先生作为艺术家的同时,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师,1959年金一德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直至今日。他的教学以开放著称,他鼓励甚至是纵容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他毕生追求的就是从“无定法”中创造出“只有一人可能的技巧”,他相信艺术家独特的语言、个人的面貌皆在其间。他的工作室以诚恳、坦荡、开放、活跃闻名,从他的工作室里走出了一批批重要的前卫艺术家,77级的侯文怡,80级的张培力、王广义,81级的耿建翌、魏光庆、刘大鸿等。他们都是“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著名闯将,也使杭州成为了中国前卫艺术的重要策源地。时隔多年,他的这些学生,依然是金一德最大的骄傲。艺术创作上的不停探索,艺术教学的认真包容,造就了金一德个人强烈的风格。

 




潘鸿海(b.1942)


潘鸿海初中就是在中国美术学院的附中学习,紧接着本科油画系学习,在莫朴、马玉如、吴国亭、全山石等先生的悉心教授下,学习绘画。1983年,潘鸿海应邀在美国芝加哥讲学访问,作为其好友的画家陈逸飞曾劝说潘鸿海留下来,可是他执意选择回国,潘鸿海说,“我是中国人,我的家在中国,我要做一位中国油画家。”听完此番表述,陈逸飞说的一句话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你这也是一条路,

“作为我自己来说,我选择画我自己喜欢的画。”潘鸿海在油画创作的同时也坚持国画创作,他认为:油画创作在向国外学习的同时,中国有更深的艺术传统值得学习。他用不同的工具、材质分别画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他的油画作品有着根不离土的情怀,落地生根的扎实;而国画却带有袅袅的缥缈之意,极具趣味灵性。








Lot 1871

《1995年 小芳》

布面油画

签名:HH. PAN

The Girl

Oil on canvas

100×80cm



出版:

《品位江南——潘鸿海油画选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P52



?????


当年走红银幕的周迅和仪琳,都曾当过潘鸿海的模特。


“我让周迅拿茶壶倒水,水溅了开来,她啪啪啪地拍了拍裤脚,动作非常优美。当时,我在心里赞叹,哎呀这个女孩,真是浑身是戏”。                
                                                                                       ——潘鸿海?????



???


出版物:《品味江南——潘鸿海油画选集》,P52,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








Lot 1872

《1970年代 又是一个丰收年》


纸本水粉

Abundant Year

Watercolor on paper

29×41cm


出版:

《品位江南——潘鸿海油画选集》,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扉页



出版物:《品味江南——潘鸿海油画选集》,P52,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年



作为新中国红色宣传画的代表,潘鸿海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画了不少这类题材。1959年12月23日全国美协和人民美术出版社还联合举办了“十年宣传画展览,这个展览不仅第一次大规模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宣传画的成就,而且一定程度影响了艺术的发展。到文革时期,红色宣传画发展到了顶峰,几乎所有的油画、国画、水彩、版画画家们都投身到宣传画中。那个特殊年代对宣传画的创作,各地艺术家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许多人甚至把宣传画的创作作为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一丝不苟、精心创作,先后创作了不少家喻户晓的作品,如潘鸿海与顾盼合作的《又是一个丰收年》的油画作品,又如文革中根据刘春华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印刷的宣传画印量近一亿张。

《1970年代 又是一个丰收年》是潘鸿海单独创作完成的纸本水彩作品,作为特殊年代的代表作品,出版在潘鸿海油画选集中,是不可多得的新中国红色宣传画的见证作品。



《又是一个丰收年》 潘鸿海顾盼    1972年 布面油画  中国美术馆收藏, 文革宣传画


《读报》创作于1978年,独有的特殊年代的气息。文革期间,林达川受到波及,被下放桐庐劳动数年,但仍笔耕不辍,在牛棚、马棚、农场中画出了一幅幅精彩的即景写生小作,粉碎“四人帮”后,林达川得以频繁外出写生人物及风景,足迹遍及浙江山区、水乡,还赴上海、广州、福建写生,创作了大量佳作,《读报》便是这一时期将印象派与东方写意结合之后,绘画成熟时期的艺术作品。一改以前沉郁克制的色彩情绪,点彩与线条的丰富多姿,构成了作品中一派写意性的自然天成之趣。



白仁海(b.1940)

白仁海,1959-1964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后从事美术创作和杂志美编工作,此时油画《人民的战士》、年画《请教》和油画《一袋干粮》分别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军美展。1985年,调入浙江美术学院,任图书馆馆长。油画《晨曲》、《洗纱幼教湖畔》参加中国油画精品大赛、西湖美术节、作品分别为日本千代田俱乐部和香港东方艺术基金会收藏。1991年5月随中国美术教育考察团出访阿尔及利亚,并赴法国巴黎观摩考察。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油画《远望》、《古镇》在印尼雅加达国际会议中心展出,作品被印尼画廊收藏。油画《海情》、《四大寇》分别入选“中国美术学院作品展”和“孙中山与华侨”国际美术巡回展。1993年先后赴俄罗斯和印度尼西来考察。1997年至今在中国美术学院成都分院执教。




Lot 1878

《2004年 湖边静悄悄》

布面油画

签名:():白仁海

():湖边静悄悄白仁海中国美术学院 2004.4

Silent Lakeside

Oil on canvas

71×98cm


出版:

1.《中國美術學院老一辈油画家白仁海作品集》 P13,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年;


2.《白仁海油画作品集》P188,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


  出版物封面







崔小冬(b.1964)


崔小冬于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毕业并留校任教,1999年赴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研修。2005年应邀赴德国汉堡交流考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油画系教研室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导师。



Lot 1868

《2004年 浴后》

布面油画

签名:小冬2004.9

After Bath

Oil on canvas

65×52cm


出版:


1.《崔小冬作品集》P68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2.《中国艺术家崔小冬》P25 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




  出版物封面

《浴后》创作于2004年,有两次重要出版,画面中利用写实的场景、色调圆融,节奏平缓,很好地承接了巴洛克艺术时代油画的语言,即充分表现所绘物品的质感、纹理、光泽和结实的感觉,充实地表达和填充世界,使观众对画中意象有实在地拥有感。他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洗浴之后的女子,以缱绻舒适的姿势在照着镜子,右手很自然地抚摸着头发,在浴室昏暗的暖调的环境中,仿佛还有洗浴之后的雾气,人物和环境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朦胧的气息。有观者曾评价说:“看了崔小冬的画就像是在伦敦喝上了一杯纯正的巴尔的摩咖啡,味道真美。”崔小冬显然更注重画面本身的品质,并没有刻意追求新锐艺术的求异之风,承接古典气息和当下的精神,谈到自己的绘画理念时,崔小冬曾表示:“而立之年后,我发现我确是越来越痴迷在经典中了,比儿时与愤怒的青年时代更加的痴迷其中,经典似乎是尘埃落尽后浮现彰显的最后一颗舍利,永恒不灭。”



邬大勇(b.1977)


邬大勇,200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2001年赴法国艺术交流、艺术考察、研修一个月。后期任教於中国美术学院。邬大勇画面中犀利的造型里透露着自身深厚的古典修养,传递的气息也字正腔圆,逐字逐句的表露着自己对文艺复兴以来肖像性绘画的认知和崇敬之情,这种端正的理解让他的绘画与一般的唯美绘画区别开来,也让他的绘画具备了与这个时代的写实画家很不同的特征,其中对女性神态的描绘有很强的作者性,色调精致,绘画笔性则与古典密切联系着,这更有别于如今的一类不见笔触打磨的细致腻俗的写实画。”




Lot 1866

《水杯与花》

布面油画

签名(背):邬大勇

Yellow Rose

Oil on canvas

59×72cm



Lot 1867

《2006年 甜到哀伤之三》




布面油画





签名:邬大勇,甜到哀伤处之三(背)
150×54cm


参展:


末代古典——来源、何振浩、邬大勇三人油画展”,2006年,视平线画廊,上海红坊



大勇的画面依然端庄秀丽,带着强烈的疏离沉寂情绪,大勇以这种形式让古典贴合住这个时代的音色。他的绘画中有种精熟与生疏交织的技艺,对女性的说不清楚的神态描绘里有种只属于他自己的深刻和娴熟技巧,在画面的组合和结构方法里却有一种“生”的趣味,甚至很多地方的刻画显露出一种对质感和物性细节的漠视与回避,而代以某种纯粹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这种“生”的趣味真实反应了大勇对传统的焦虑,是一种自我提醒,他时刻警惕自己别掉进一般意义上的唯美与自然主义泥淖中,这使他的绘画没有习气也不显得圆熟,更让他的绘画中具备了传统外的复杂性和某些难捉摸的东西,生成出一种进入当代性的路径。】

——崔小冬艺术家


敬华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预展:6月18日-6月19日

地点:敬华艺术空间一楼至三楼(上海铜仁路92号)

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三楼(上海延安西路1218号)

拍卖:6月20日

地点:敬华艺术空间一楼、三楼(上海铜仁路92号)


 6月20日  Thursday  20 June  星期四 

一楼:

09:30始 咫尺乾坤——扇画小品专场

13:30始 如音栖弦——海派书画专场

14:30始 括之无遗——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

16:30始 朴拙苍润——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19:30始 象外——中国书画夜场



三楼:

10:00始 箧椟珠玑——古籍善本名人手札专场 

13:30始 烟云供养——珍瓷雅玩专场

15:00始 平行时间——油画雕塑专场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敬华拍卖新动态



「敬华(上海)拍卖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2号3楼

敬华拍卖官方网站

www.jinghuapaimai.com

征集邮箱:zhengji@jinghuapaimai.com

电话:021-63803890

传真:021-63805033

感谢您的分享与支持!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