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泓盛拍卖有限公司2019春季书画拍卖会
预展时间:2019年6月20日14:00-18:00
2019年6月21、22日 10:00-18:00
拍卖时间:6月23日9:30举锤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1376号波特曼酒店4楼
5501
唐寅(1470-1523)行书七言诗
扇片 水墨金笺
15.5×44.5cm约0.6平尺
TANG YINCALLIGRAPHY
Mounted, ink on golden-flecked paper
RMB: 80,000-120,000
5502
董其昌(1555-1636)米点山水
扇片 水墨金箋
说明:“程伯奋珍藏印”为程伯奋用印。原名琦,字伯奋,别号二石老人。安徽新安人。其父陈秉泉是大骨董商,与裴景福相交,自幼在古董行业浸润,《朝元仙仗图》便是其收藏。
17×50.5cm约17平尺
DONG QICHANGLANDSCAPE
Mounted, ink on golden paper
RMB: 30,000-40,000
Lot5508-Lot5513 Lot5757-Lot5760为同一藏家
5508
徐渭仁(1788-1855) 行书东坡诗三首
册页十二开(选四) 水墨纸本 作于1852年
说明:徐渭仁,字文台,号紫珊、子山、不寐居士。上海人。清著名藏书家、金石学家、书画家。早年善书法,尤长汉隶,收藏碑帖甚丰,并精于鉴别,当时人称为“巨眼”。徐得隋开皇《董美人墓志》,甚珍爱,遂自号“隋轩”。后又得王昶旧藏之建昭雁足镫,在宅中辟“西汉金镫之室”。
30×40cm(×12)约0.5平尺(每幅)
XU WEIRENCALLIGRAPHY
Album, ink on paper
RMB: 10,000-20,000
5520
蒲华(1839-1911) 行草八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说明:上款人或为罗思举,字子江,号天鹏,四川人。清嘉庆间,从民团小头目团练,协助清军,以镇压白莲教义军起家,升迁守备及总兵,至而提升提督。
143.5×35cm(×2)约4.5平尺(每幅)
PU HUACALLIGRAPHY
Couplet, ink on paper
RMB: 60,000-90,000
5521
蒲华(1839-1911)春山泛舟
镜片 设色纸本 作于1902年
145×80cm约10.4平尺
PU HUALANDSCAPE
Mounted, ink and color on paper
RMB: 60,000-100,000
5525
王仝春(明末清初)草书《择胜亭铭》
横批 水墨绢本
说明:
1.王仝春,字拙庵,一字伯阳、合阳。生于明末清初,知名书法家,《明清进士题名录》记作山西沁水人,琅琊王氏。顺治三年进士,任淮安府同知。捐俸兴学,筑堤防洪,有惠政。能骑射,工书法,善榜书。宗王羲之,用笔婉转流利,眉目可人,妍美中又具温和简静之情趣,不至妩媚过甚。点画风姿绰约,耐人寻味,作品流传甚罕,有《心远堂法帖》行世。
2.收藏人“张冠五”或为直隶保安总司令部参谋长兼泰宁镇守使,易涞源三县守备司令。为阎锡山旧部,张振汉的叔父。
26.5×181.5cm约4.3平尺
WANG TONGCHUNCALLIGRAPHY
Mounted, ink on silk
RMB: 80,000-180,000
5538
释莲溪(1816-1884)画
袁克文(1889-1931)跋应真册
册页十一开 朱砂云母箋 作于1870年
24×8.5cm(×22)约0.1平尺(每幅)
SHI LIANXI、YUAN KEWENBUDDHAS
Album of painting, red color on mica paper
RMB: 20,000-30,000
5546
钱维城(1720-1772)湖山消夏
手卷 水墨纸本
说明:
1.钱维城,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经董邦达指导,遂成名手,供奉内廷,为画苑领袖。曾随乾隆帝在木兰围场狩猎,帝以神枪殪虎,命维城绘图刻石纪事。著有《茶山集》。
2.“听帆楼藏”为潘正炜收藏印。潘正炜(1791-1850),字榆庭,号季彤,又号听颿楼主人,广东番禺人。洋行商人。广东著名鉴藏家。精鉴别,富收藏书、画;著有《听帆楼诗钞》《听帆楼书画记》。
3.“南海孔氏世家宝玩”为孔广陶收藏印。孔广陶(1832-1890),清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字鸿昌、一字怀民,号少唐,别称少唐居士。广东南海南庄罗格人。孔子第七十代孙。国学生,官分部郎中、编修。嗜书,富收藏,以收藏武英殿刻本书籍出名。以巨资购书。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又有“岳雪楼”,所藏之书,皆为精品,尤以清殿本为富。与伍崇曜“粤雅堂”、潘仕成“海山仙馆”、康有为“万木草堂”,合称“广东四大藏书家”。精于鉴赏书画,收藏有唐吴道子《送天王图卷》、唐贞观年间《藏经墨迹册》和五代张戡、贯休、北宋董北苑、岳飞、南宋文徵明、元代赵孟頫、倪瓒、唐寅、董其昌等著名画家作品。
4.“峻斋收藏金石书画印”为伊立勋收藏印。伊立勋(1856-1942),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室名石琴馆,福建宁化人,伊秉绶后人。清末民初著名书法大家,真草篆隶无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绪无锡知县,民国时期寓居上海以卖字为生。
28×414.5cm约10.4平尺
QIAN WEICHENGLANDSCAPE
Horizontal scroll, ink on paper
RMB: 60,000-80,000
5550
林佶(1660-1720后) 楷书《乐志论》、《陶渊明诗》、《演雅》
册页十七开(选六) 水墨纸本 作于1716、1717年
著录:《盈晖斋书画集》第三册P70。
说明:1.林佶,清藏书家、书法家。字佶人,号鹿原。侯官人。康熙三十八年举于乡,五十一年特赐进士,授内阁中书。工于诗文,通书法,精于小楷和篆隶书。文以汪婉为师,诗以陈廷敬、王士祯为宗。手写体笔画古雅圆润,其刻印书体被刻书家称为“林氏四号”,为书法家、收藏家所推重。家藏极富。藏书楼名“朴学斋”,多孤本和珍善之本。所藏书印有“长林”、“佶之”、“吉人之辞”、“臣佶之印”等朱文印,著有《朴学斋稿》、《朴学斋小记》等。
2.上款人为金轩磊,生卒年不详,江苏武进人,星宿家。林佶《朴学诗稿》卷十载:为金轩磊题杏花小鸟图:惠风韶丽,曲江隄十里,红芳映碧畦,山鹊喜传枝上信,呼来高屐印香泥。尽取春风,托素纨一枝,留与后人看,祇今红雨江南梦,只博西清醉里欢。可知两人确有交往。
著录:《盈晖斋书画集》,第三册,P72。
17.5×10.5cm(×17)约0.2平尺(每幅)
LIN JICALLIGRAPHY
Album, ink on paper
RMB: 60,000-100,000
5551
陈世南(1678-1752)行草南宫书论
册页十七开(选六) 水墨纸本 作于1718年
说明:
1.陈邦彦,清代海宁盐官人。字世南,亦作思南,号匏庐,一号春晖,又作春晖老人,又号匏庐。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康熙四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后升侍读学士。乾隆初官至礼部侍郎,诗文典雅有致。善书法。
2.藏印为云阳周氏一脉,其中以勉斋为号者有周元鼎(生卒不详),字象九,号勉斋。清代艺术家。西安府三原县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中年因耳聋弃官回乡。工琴,善弈,精篆刻,熟悉历数星相和诗词曲赋。著有《红菊轩文集》等。
29×16cm(×17)约0.4平尺(每幅)
CHEN SHINANCALLIGRAPHY
Album, ink on paper
RMB: 40,000-80,000
5553
杨晋(1644-1728)山水花卉册
册页八开 设色纸本 作于1704年
著录:《盈晖斋书画集》第三册,P66。
说明:
1.杨晋,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江苏常熟人。山水为王翚入室弟子,尝与绘圣祖南巡图颇精。晚年每多率笔,未免苍而不润,神气便少。然农村景物则颇工,尤长画牛,多写意,夕阳芳草,郊牧之风宛然在目,兼及人物写真,花鸟草虫。每侍翚出游,翚作图凡有人物、舆轿、驼、马、牛、羊等皆命补之。又尝摹内府所藏名迹,作副本进御。
2.“章氏珍藏书画”为章绶衔(1804-1875)收藏印。字紫伯、紫白,一字子伯、子檗、子柏、仔百,又字萦若,别号瓜纑外史,别署古鄣子之苗裔,室名磨兜坚室、读骚如楼、读汉书楼,浙江归人。贡生。工诗善画。精于鉴别,家藏书画甚富。同治间应延修府志。
3.“寒涛真赏”为谭光(1902-1977)收藏印。字仲辉,湖南茶陵人。为谭延闿之子侄辈。
25×41cm(×8)约0.9平尺(每幅)
yang jinCALLIGRAPHY
Album, ink on paper
RMB: 120,000-180,000
5554
文鼎(1633-1704) 仿历代名家山水
四条屏 设色绢本
说明:文点,字与也,号南云山樵,长洲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徵明之子文彭的玄孙。清初著名书画家。工诗文,善书、画。山水能传徵明家法,用笔细秀,染晕迷离,盖以墨者胜也。兼善人物,尤长松竹小品,笔墨及其文雅,松身好点苔。
130×29cm(×4)约3.4平尺(每幅)
WEN DIANLANDSCAPE
Hanging scrolls, ink and color on silk
RMB: 40,000-60,000
5555
魏成(1679-?)仿古山水册
册页十二开 设色纸本 作于1733年
说明:魏成,字西畴,号耕云子,江苏无锡人。写山水出黄鼎之门,取其神不袭其貌。苍秀融浑,自成一家。
29.5×38.5cm(×12)约1.0平尺(每幅)
WEI CHENGLANDSCAPE
Albu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RMB: 80,000-100,000
5562
王鏊(1450-1524)杜恒庵令人吴氏墓表
册页八开 水墨纸本
著录:《盈晖斋书画集》第二册,p29
说明:
1.王鏊,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人。明代名臣、文学家。王鏊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他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为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时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旋即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并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追赠太傅,谥号“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唐寅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
2.陆完,字全卿,号水林,长洲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正德初出任江西按察使。正德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次年改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江防,召为左佥都御史。正德五年升兵部右侍郎,后兼右佥都御史,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迁右都御史仍督军务。正德七年迁左都御史,正德八年擢兵部尚书,提督团营,加太子太保。正德十年闰四月改吏部尚书。正德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以交通交宁王宸濠执至通州下狱,十六年谪福建靖海卫。王世贞称陆完“好集法书名画之类”,钱谦益称其“博雅好古,精于鉴赏”。清人张应文记载明朝书画鉴赏家30人,陆完为其中之一。《清明上河图》便曾是其枕中物。
3.本册取录两篇《杜恒庵令人吴氏墓表》,杜恒庵,名祥,崇明名中医,在他去世后六年,他的夫人,吴地雁荡吴氏后人吴宁也去世,因此他的后人请两位大家作墓志。后有一段著名收藏家陆完所撰杜祥画像的题跋。实为难得。
23×40.5cm(×8)约0.8平尺(每幅)
WANG AO CALLIGRAPHY
Album, ink on paper
RMB: 250,000-350,000
5564
吴廷(晚明)、文震亨(1585-1645)、孙承泽(1593-1676)旧藏明拓晋周孝侯碑
经折装 水墨纸本
说明:
1.吴国廷,又名吴廷,字用卿,号江邨,安徽歙县人,是晚明有名的书画收藏家。清朝内府所藏大量书画作品,大多经其鉴藏,如《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行穰帖》、《东方朔画赞》以及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颜真卿《祭侄文稿》、米芾《蜀素帖》等,均为吴氏旧藏,可见其精品质量之佳,可与另一位明末收藏大家项元汴比肩。
2.文震亨,字启美,汉族作家、画家、园林设计师,出生于明帝国长洲县,是文徵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文元发仲子。天启五年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
3.文震亨题跋中提及吴廷此拓本“得自郭圣仆氏榻手”。为郭天中,明福建莆田人。其祖以避寇徙秣陵。字圣仆。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云:“圣仆不事生产,专精篆、隶之学,穷厓断碑,搜访摹拓,寐食都废,晚年隶书益进,师法秦、汉,最为逼古。”
参考:李国钧主编:《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P326
4.孙承泽,字耳北,一作耳伯,号北海,又号退谷,一号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东益都人,世隶顺天府上林苑。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祯四年中进士。官至刑科给事中。清顺治元年被起用,历任吏科给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富收藏,精鉴别书、画。
5.题签人及收藏印:守黑(朱文)、沈仲常藏金石书画印(朱文)、碑痴(白文)均为沈懋祺,清中晚期人,字仲常,济南人。家富收藏。
25.5×13.5cm约0.3平尺(每幅)
wu ting、wen zhenheng、sun chengzeRUBBING
Album, ink on paper
RMB: 150,000-250,000
Lot5565-Lot5573 Lot5142-5160为同一藏家
5569
翁同龢(1830-1904)鸢巢室
横批 水墨纸本
说明:本作为翁之缮旧题签。翁之缮(1874-1918),又名之善。乳名大宝、大保,字兰茝、柟士、兰士、号鬲庵、漫时、公劲,晚号晦翁,室名仪安室、石梅山房。为翁心存的长玄孙,为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翁同爵的长曾孙。
77.5×44.5cm约3.1平尺
WENG TONGHECALLIGRAPHY
Horizontal scroll, ink on paper
RMB: 40,000-60,000
Lot5565-Lot5573 Lot5142-5160为同一藏家
5573
董其昌(1555-1636)致江南名士信札合册
册页共三十二开共三十九通信札题跋三开六页 设色纸本
尺寸不一
DONG QICHANGLETTERS
Albu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RMB: 1,500,000-2,000,000
递藏:
本作中部分信札在装裱成册前便经明末钟祖述及朱之赤收藏,最迟在清康熙乙酉(1705年)年初,经杨天根装帧成册(首开信札前保留的旧签条极有可能是杨氏原签)。杨氏将本册连同其余多本董其昌册页,于邀请陈垣为之题跋,陈“乞得此本”,并将本作的来历完整记录在了末尾的题跋中,在同年五月前将这本册页转与了陆琰卓,并在平湖陆氏家族内留存百年。至陆润之时,对本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把玩,不仅在每一开上均钤有其收藏印,同时将册页重新装裱,视若珍宝。后流入常熟张庶樵家中,张氏与翁同龢家族同为常熟当地望族(《翁心存日记》1845年12月2日中亦记载“……云樵以张氏姻事相商,予谓门第甚相当……”)。在其子张约轩(昭文)时,同翁氏联姻(《翁心存日记》1845年12月9日“……云樵第三女与张约轩次子联姻……”),将此册赠与了翁心存,而此册自此一直留存在翁氏家族中,“守藏八代”(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先生语),保存了170年之久,未曾流转。流传有序,考订清晰。
如此名家手迹,其体量之巨,内容之丰富,堪称近年来市场所见董其昌之最,值得海内外各路卖家关注。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