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联合全国9家博物馆推出迄今为止最系统、最深度“宋代茶文化”展!一次宋代生活美学体验即将来袭。
穿越千年时空,
回望大观茶饮,
传承盛世文脉,
咏读美好生活。
为感受宋人的清风雅韵,
中国茶叶博物馆精心策划了
“盛世清尚——宋代茶文化展”。
一场最全面的宋代茶文化展示,
带你流转千年,
感受宋代美学生活。
“有宋一代,武功不竞,而学术特昌,上承汉唐,下启明清。绍述创造,靡所不备。”宋代是中国文化黄金时期,而茶文化更是蔚为大观。
宋代茶文化继承唐、五代的成就,并在浓厚的文化背景和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完善,茶文化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大观茶论》开篇所说的“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盛,烹点之妙,莫不咸造其极”,表明宋代茶事的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盛世之清尚”。
名称由来<<
第一单元
啜英咀华
“北苑龙团,江南鹰爪,万里名动京关。”两宋时期的茶叶制作上承唐代蒸青饼茶制法,下启元代散茶形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宋代茶叶有两种形态:片茶和草茶。片茶即团茶,茶芽蒸造后放入模具中压成成圆形或方形等形状;腊茶则是片茶之一种,茶芽蒸后再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洁”,并掺有香料或者油膏,以银模压成饼状。草茶即散茶,茶芽揉搓干燥而成。欧阳修在其《归田录》中述:“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
第二单元
烹点之妙
“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之争箧笥,争鉴裁之妙。”两宋时期的饮茶方式主要为煎茶法和点茶法,而点茶法更是成为宋代茶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宋代皇室和士大夫的参与,更是将品茶艺术推至登峰造极之境。“烹点之妙”单元通过大量文物展示,完整体现了宋代饮茶全貌。
煎茶法
宋《白莲社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煎茶是将细研作末的茶投入滚水中煎煮,承袭唐代饮茶之法,然而于宋人而言,已是“古法”。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煎茶法所用茶具也与唐时相似,多用茶铫、风炉以及茶碗等器具。
点茶法
南宋刘松年所绘《撵茶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点茶法重在“点”字,意为滴注,宋人将茶末置碗中,以汤瓶浇注热水点啜,其法最初见于晚唐苏廙的《十六汤品》,其后蔡襄《茶录》以及宋徽宗《大观茶论》均有详述,可见宋代点茶之盛行。点茶过程可分解为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五个步骤。
第三单元
茗香远播
两宋时期,文化交流兴盛,茗香流动,茶文化通过使节往来、僧侣互动、商贸活动等途径向周边地区和国家辐射扩散。“茗香远播”单元正是以大量图像、文物和辅助展品向观众讲述两宋时期茶叶传播情况,呈现各区域特有的茶风茶俗。
河北宣化辽墓张恭诱壁画墓备茶图 展品
欣 赏
南宋青白釉刻花扣银斗笠碗
(婺源博物馆藏)
南宋花口鎏金银盏托
(福建博物院藏)
南宋官窑青瓷盏托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
宋定窑白釉刻双凤纹瓷碗
(杭州博物馆藏)
宋银扣黑釉瓷碗
(金华市博物馆藏)
银扣黑漆仿兔毫盏及托
(邵武市博物馆藏)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汤瓶
(松阳县博物馆藏)
宋建窑兔毫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宋锡双系罐
(桐乡市博物馆藏)
展期:6月8日——8月8日
地点: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
基本信息:展览由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福建博物院、杭州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金华市博物馆、桐乡市博物馆、松阳县博物馆、邵武市博物馆和婺源博物馆协办。以宋代茶文化为主题,共计展出展品140组。
展览信息<<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
加入交流群请在添加时备注“加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