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根据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改编的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再次引起公众对人类历史上最大核泄漏事故的关注。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控制室,2011 摄影:Gerd Ludwig / INSTITUTE
1986年5月,4号核反应堆爆炸后航拍 图片:路透社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47秒,正在试验安全系统的4号核反应堆发生猛烈的蒸汽爆炸,反应堆重达1200吨的顶盖被瞬间撕裂,30多米高的火柱直冲云霄,8吨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和核燃料,喷涌而出向这个世界宣告灾难降临——轰动世界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就此发生!这是人类迄今唯一的7级特大核泄漏事故,放射性微尘比广岛原子弹多达400倍。
到现场控制火情的消防员
第一批到现场控制火情的消防员被转入莫斯科6号医院,他们在这里开始慢慢死去
1986年档案资料,4号核反应堆爆炸后“石棺”建造中 图片:路透社
当年驾驶米26直升机,参与空投硼砂任务的苏联机组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必须要通过高辐射的冷却水后关闭一个阀门,否则将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核爆炸,三名勇敢的志愿者自愿执行,避免了更为严重的爆炸发生。他们是:切尔诺贝利值班长鲍里斯·巴拉诺夫,2号涡轮间控制单元高级工程师瓦列里·别斯帕罗夫,2号反应堆高级机械工程师阿列克谢·阿纳年科。
处理切尔诺贝利屋顶辐射物的士兵
处理切尔诺贝利禁区辐射物的清理者
处理切尔诺贝利禁区辐射物的清理者
事故过后,约有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成为废土。临近核电站仅三公里,原本用来安置建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人及工作人员的普里皮亚季镇,约5万居民被迫撤离,人们在城镇的中央集合,大多数居民认为这是只暂时性撤离,只携带简单的行李,并将宠物留在家中,由政府派出的车队把他们送往安全的地方,未曾想此去已是永别。
1986年爆炸发生前,普里皮亚季镇居民的生活场景
1986年爆炸发生前,普里皮亚季镇摩天轮向公众开放的场景
1986年4月27日,普里皮亚季镇居民撤离
普里皮亚季镇的小镇被彻底遗弃,沦为鬼城。废弃的医院、荒凉的建筑、被森林入侵的城市、废弃的防毒面罩,无一不衬托弥散在空气中的死寂氛围。散落在学校中的书刊,凌乱室内地面遗弃的玩偶述说着居民在突然撤离时的慌乱和匆忙。
废弃的游乐场
爆炸发生前,学校的课堂场景
摄影: Ryan Field / Caters News
音乐教室
学校内部,2011年4月20日 摄影:Sergey Dolzhenko / EPA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附近,因被辐射而遭到遗弃的各种车辆。一共约有1350部军用直升机、推土机、坦克车、消防车以及其他运输车辆在抢险过程中遭到严重辐射。
切尔诺贝利核工厂附近荒废的幼儿园。来源 东方IC
随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逐渐开放普里皮亚季镇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部分禁区,不惧危险的探险者们来到这座“地狱般的死亡之城”。
摄影:David Schindler
切尔诺贝利核工厂附近荒废的体育馆。来源 东方IC
摄影:David Schindler
摄影:Ryan Field / Caters News
用于封堵被损毁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的水泥“石棺”在使用30年间日益老化,乌克兰和欧洲国家一起,着手建造的新 “石棺”。来源 东方IC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