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昭形:阿卡迪亚
Lan Zhaoxing: Arcadia
展览持续至 7.07
地址:Tong Gallery+Projects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6
Venue: D06, Middle 2nd St., 798 Art Zone, No. 2 Jiuxianqiao Rd, BJ
—
艺术家对谈
Tong Gallery + Projects和艺术家兰昭形进行了一段对话,有关艺术、创造、以及生活:
兰昭形的工作室和他的爱犬
TG(Tong Gallery+Projects):先介绍一下自己吧。你家在哪里?
兰(兰昭形):我77年的,挺老了,家在山西原平,离五台山不太远。
TG:有养宠物吗?
兰:有个狗狗。
TG:当时怎么选择做艺术了呢?
兰:从小比较热爱,喜欢创造性的东西,创造一件原来没有的东西,这个欲望挺强烈的。从高中就觉得做艺术家挺好的,但没有考虑到如此艰难(笑),当时比较幼稚。如果有小孩可能不会建议他做艺术。
TG:当初没有想到生活如此艰难。
兰:对,不仅是生活,创造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得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得往前,不能停滞和后退。不管是写作、音乐还是别的,创造类都挺难。
TG:如果生活太美好,你觉得还能创作出好作品吗?
兰:人生本来就是苦痛的,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即便获得一般意义上一些满足,也会产生新的痛苦。我觉得生活就是悲观中的乐观。
TG:创作是输出的过程,你的输入一般是什么内容?
兰:我的所看所想吧,书籍挺重要。我看书看得比较杂,中国古诗词和古典小说,比如唐人志怪小说、明清小说一类。国外的会看现代诗歌、艺术评论、喜欢的人的传记、心理学、哲学、地理等等。
TG:你看的内容里有中国古典也有西方哲学,你觉得东方和西方能相遇吗?
兰:我觉得殊途同归,在最高的境界上它们是相遇的,但表现形式还是不一样。我喜欢纯粹的中国画,有时候画点水墨;但有时也会以水墨为材料画一些纸本。这些纸本我就不会称它们为中国的,那就跟油画棒、炭笔画的纸本一样,只是工具不同。水墨和水墨画的纸本是两个体系,我觉得还是不放在一块比较好。我不太喜欢很奇怪的融合。
TG:你会给艺术家身份定义吗,比如东方艺术家?
兰:从来不会,就是一个艺术家,也不会分男女,我觉得中性是最完美的。
TG:你说你创作的欲望很强,不管自己天赋如何,这是一个很诚恳的态度。
兰:我觉得一个艺术家,只要诚恳,即使到不了一流也能到二流,现在很多艺术家不是很诚恳。天分这个东西也可以反过来说,比如以前我做的圆雕比较平面化,这也不见得是个缺陷,只要很诚恳,不做作的表达出来,这就会是一件比较好的作品。不欺骗自己、诚恳的态度非常重要,不仅是对于艺术家来说。不诚恳的作品少了一些生命的力量和打动人的东西。
TG:你的自述提到了普桑,还有哪些喜欢的艺术家?
兰:从文艺复兴早期,弗朗切斯卡(Pierodella Francesca),乔托(Giottodi Bondone),乌切罗(Uccello),马萨乔(Masaccio),还有画的壁画特别素雅的安哲里柯(FraAngelico),我不是很喜欢后面米开朗基罗他们。还喜欢克拉那赫(Cranach),卡拉瓦乔(Caravaggio),格吕内瓦尔德(Grunewald)。再往后,普桑(Poussin)、弗里德里希(CasparDavid Friedrich)的风景特别崇高,马奈(Manet),我不喜欢印象派,觉得不够永恒,但喜欢后印象派,还有修拉(Georges Seurat)、蒙克(Munch)、抽表、波普、极简、伦敦画派等等。当代的喜欢意大利的“3C”(Sandro Chia,Francesco Clemente, Enzo Cucchi),还有德国新表现、北欧的一些艺术家都是比较成熟的,太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感觉还是缺少点什么。
TG:你对平面性的看法是什么?
兰:平面得有层次和深度,平涂一层和十层绝对不一样。我特别喜欢硬笔排线,希望用油画也达到那种平静的排线效果,那种心态很平静,一遍遍刷,像虔诚的信徒,这样的状态很好。还有物的边缘线的处理,都挺重要的。
历史 History|2019|木板浮雕丙烯上色|50×60cm
TG:你的《历史》系列像是对平面性的探索,不像一般架上艺术向内虚构立体效果,而是直接从平面向外延伸。
兰:那个作品是先在木板上刻出浅浮雕,然后上色、再打磨。把层次做得特别浅,是受麦积山石窟薄肉塑的浅浮雕的启发。在有限空间里表现层次,虽然特别浅但和平面不一样,很实在和物化。
TG:这次展览展出了你时隔许久后的第一批雕塑作品,为什么重新开始做雕塑?
兰:其实一直也挺喜欢,但因为雕塑创作限制比较多,以前上班住宿舍的时候没有空间做。现在也在想材料怎么实现的问题,我其实比较喜欢铜铁这种金属类材料,但造价高、需要的空间大,也比较脏。木头吧,我可以一个人完成。之前我的雕塑和绘画是脱节的,这两年随着绘画质量和数量的增加,对雕塑有了特别多想做的东西,我做什么、拿什么做、怎么做,是一直在想的问题。这几年成熟一些,开始着手做雕塑,想法特别多,下一批一定比这一批好。
夜火 Night Fire | 2019 | 木 Wood|30×30×31 cm
送给自己的一束花 A Bunch of Flowers for Myself
2019 | 木 Wood | 20×20×76 cm
TG:你怎么看待孤独感?
兰:这个是艺术家必须拥有的,真正的艺术家必须能一个人呆着,享受它,并且用它来创造。我大多数只有一个人独处时才能工作。孤独感对于艺术家来说太重要了。对我而言的孤独感,是那种把自己和世界划分开来,自己是一个单独的平行空间那种感觉,自己是一个世界。
TG:那么与人的社交不会激发你的创作?
兰:社交很少激发我创作,但是特别的人会有,比如这个人我特别想画TA。
TG:这次展览中你的《Boddah》系列和《In Tahiti》有分别参考科特·柯本(Kurt Cobain)和马蒂斯(Matisse)的相片,什么人你会想画TA?
兰:有很多理念上是重合的,想我之所想,能感同身受,有过去和现在重现的感觉。要不就是我向往的,或者是预感到未来会相遇。
Boddah 博大|2019|布面油画|50×60cm
In Tahiti|在大溪地|2019|布面油画|200×138cm
TG:我也特别喜欢马蒂斯,他作品的美学价值极深厚,以至于不需要社会意义或观念来使它们不朽。
兰:是的,他成功表达出来了这些视觉上的东西。我上高中时特别喜欢他,后来有段时间觉得他的作品有点太装饰、太享乐了,但这几年我重新拿起来一看,觉得他依然是那么厉害,这些年我对他的理解更深了,大师就是大师。绘画我觉得不一定非得介入社会议题,每个人表达的东西不一样,比如莫兰迪画瓶瓶罐罐画了一辈子。
TG:你是肯定美学价值的。
兰:对,肯定的。但那种介入政治的艺术家,比如基弗(Kiefer),他对德国经历浩劫之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我也很喜欢。我不排斥表达不同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感受都不一样。不管是表达什么,要表达好。不管是塞尚、马蒂斯、莫兰迪,还是那些参与政治的艺术家比如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图伊曼斯(Luctuymans),只要做到极致,做好都是好的作品。
TG:这个阶段主要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兰:希望能更好的确立自己的风格,有不同的形式品质和视觉特征。能把我很多没解决的问题解决一下,比如雕塑如何表达得更好,因为之前很多年不做。绘画上,怎么和油画材料语言融合得更好。以前画纸本比较多,觉得画起来比较顺手,这两年画油画多了慢慢对这个材料比以前熟悉多了。色彩,造型,现代主义那些东西,架上艺术也就是这些,点线面,视觉的一些东西。
TG:你是把它们归为现代主义的。
兰:对,我把自己归为现代主义,后现代算是现代的延续,不应该有这么清晰的界限,尤其对于架上艺术来说。我对影像、行为等这些艺术形式,不能说觉得怎么不好,只是不是特别感兴趣,也不是特别关注像观念的使用这些作品,还是喜欢视觉性的东西。
Arcadia 阿卡迪亚|2018|布面油画|200×250cm
TG:你在自述中形容绘画是你的阿卡迪亚,受到普桑的名作《阿卡迪亚的牧羊人》的启发。但绘画也许不是普桑的阿卡迪亚。因为在那个年代,艺术家的身份和现当代语境中艺术家的身份不同。
兰:那个年代大部分是定制,但我觉得好的艺术家还是很好的表现了自己,没有受定制的限制,是自由的,像普桑。现在形势虽然不一样,但艺术家们跟画廊合作、参加博览会、介入商业,也有点和古代画家的境况相似。
TG:还是有自我表达的空间。
兰:我觉得是可以的。
TG:自我表达是一个很现代的概念,艺术对于你来说是自我表达吗?
兰:对,现代主义时期才有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艺术应该完全是自我表达。我不太关注别人是喜欢或不喜欢。我喜欢做这个事并且认为我做好了,对自己有一种肯定或愉悦感。
TG:来北京八年,对这个城市的印象怎么样?
兰:在中国来说是文化的中心,做艺术家还是要来北京,雾霾什么的就不说了(笑),有展览看、资讯、和朋友。上海这两年也还可以,但我更喜欢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文化底子还是比较新,我还是喜欢人文景观,历史沉淀,喜欢厚重一点的城市,比如我喜欢意大利。旅行的话想去意大利、希腊、埃及。
TG:你的创作习惯是怎么样的?
兰:喜欢白天画画。一般正常作息,三餐不落,12点多准时吃饭,晚上十点上床,看书看手机,十一二点睡觉,不熬夜。
TG:你有什么爱好?
兰:不抽烟不喝酒,看书买书、画点水墨、篆刻、写诗,现代诗古诗都写着玩,艺术上我会有紧迫感,会有迷茫的时候,但对于这些爱好不会。还会听听昆曲、评弹。
~~~~文末彩蛋~~~~
更多关于狗狗毛豆的故事以及它千娇百媚(误)的画像请移步艺术家的文章《毛豆》:https://m.artand.cn/article/1ajv?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
兰昭形
1977年出生于中国山西。
教育背景
1997-2001年,山西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
2006-2008年,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同等学力班。
个展
2019 阿卡迪亚,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
2017 野火,Tong Gallery+Projects,北京
部分群展
2019 兰昭形与杨人倩双人展“山间”,否画廊,纽约,美国
2018 ASIA NOWParis,巴黎,法国
2018 艺术深圳,深圳,中国
2018 游弋,宝龙艺术中心,杭州,中国
2018 Art Busan,韩国
2017 艺术深圳,深圳,中国
Lan Zhaoxing
1977 Born in Shanxi, China
Education Background
1997-2001: Bachelor, Sculpture, Collegeof Fine Arts, Shanxi University
2006-2008: Master Course withEquivalent Educational Level, Oil Painting,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Solo Exhibitions
2019 Arcadia, TongGallery+Projects, Beijing
2017 Wild Fire, TongGallery+Projects, Beijing
Group Exhibitions
2019 Acadia Tong Gallery, Beijing, China
2019 Lan Zhaoxing and Renqian Yang:Between Mountains, Fou Gallery, New York, US
2018 ASIA NOW Paris, Paris, France
2018 Art Shenzhen, China
2018 Duration, Powerlong Art Central, Hangzhou,China
2018 Art Busan, Korea
2017 Art Shenzhen, China
- END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