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新鮮感,拯救不了枯死的靈魂。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新鮮感拯救不了枯死的靈魂。


新鲜感,好像是一种万能的灵药,帮助人们完成一次次自我欺骗式的麻醉。“我想找一份有新鲜感的职业”,“我想换一个有新鲜感的环境”,“我和她的感情已经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了”、“老板,我已经没有新鲜的选题了……”。


分手、换工作、灵感枯竭……,新鲜感都好像是完美无懈可击的理由,可是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蹩脚的借口和逃避责任的自我欺骗。这个社会好像已经习惯了新鲜的短暂刺激,于是把自己无法走出认知困局的责任统统推给以前的公司、伴侣、环境和他人。


新鲜感,拯救不了枯死的灵魂,只有生命的鲜活,才可以滋养出丰盈的灵魂。


感知、认知、觉知三兄弟,感知英年早逝,早早就关闭了感知的窗口,不再让它滋养生长,润泽生命的鲜活。好奇心、求知欲变成了‘这个世界与我无关’;认知却畸形的成长,读书、读书、读书,考学、考学、考学,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你在接受这种教育的一瞬间你已经输了,缺乏感知力和好奇心,你便永远把‘别人嚼过的馍’变成自己‘种出来的粮’。工作了,你无法在一千次重复中,从‘已知’中体会‘新知’,你便没有觉知的力量。


感知、认知、觉知三兄弟,在我们只拥抱认知的时代,新鲜感就成了一边完成自我治愈、一边完成自我欺骗的一种灵药。


于是,在北京、在杭州的咖啡厅里,你经常会听到邻桌的创业者在讨论他们的创业思路:“消费者还有什么人性尚没有满足?还有什么焦虑可以挖掘?还有什么样的新鲜感可以供应?”。如今,贩卖人性、贩卖焦虑、贩卖新鲜感已经是最赚钱的生意,而其中“无聊并有瘾”是最、最、最赚钱的商业模式。


好像读懂了人性的弱点,就可以成为商业巨头;好像最好的商科学校不是哈佛、长江什么的,而是人类的七种罪;好像人类进入的不是什么‘价值’时代,而是进入的是‘弱点’时代;好像他们喝的不是美味的咖啡,而是商业的鸡血……。




特别欣赏陈晓卿在《圆桌派》说的一句话:“我基本不关注什么热点,我只关注一些很边缘化的事物,例如游牧民族什么的,因为他们那种生活方式将逐渐消失……。至于热点,我几乎从热点中获取不到任何的营养……。”


似乎,民众正在陷入一种集体的盲从。用喧闹,掩盖自己的孤独;用追随,弥补自己的空虚;用集体,掩饰自己独立的缺乏;用存在,彰显自己的价值;用财富,标榜自己的富有……。于是,热搜、直播、抖音、吃鸡、王者荣耀……,便成了一种集体狂欢。于是,在商人眼里,这种‘无聊并有瘾’便成了最赚钱的一种商业模式。


以至于,如果你想为社会创造一种‘价值’,那些习惯了无往而不利的人,往往会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你,好像在看一个怪物,也好像提出自己的疑问:“你没病吧……”。


重商主义的流行,让‘赚钱正义’好像变成全社会唯一正确的观念和标准。你做任何事情,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你能赚多少钱?”,如果你告诉他:你不赚钱,甚至赔钱,目的只是想为社会和民众做一件有价值的事儿。他们的第二反应就是问候你是否有病?或者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真、善、美”,这种与世界沟通和与自我沟通的方式,萎缩成道德标准时,人们便失去了对世界的‘还原能力’。5月29日,彭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隆受邀出席哈佛商学院毕业典礼,便以:‘思诚为修身之本’为毕业典礼致辞。


以至于许知远有些悲凉地叹息道:“我们与世界发生的唯一关系,就是消费……”。重商主义的深度影响,已经把重商主义演变成‘赚钱正义’;‘赚钱正义’的绝对化,让人们人人都成了‘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者在人们与世界的多重关系维度中,人们的意识已经萎缩到只相信‘消费’所带来的牢固、安全和公平,其他美好的关系,变成他们眼中的质疑、虚假和不稳固。于是,我们便距离‘真实’和‘还原能力’越来越远……。


一个成熟和正常的社会,尤其精英分子会在三种关系不断思索和探知:心与物之间的关系;我与TA之间的关系;我与我之间的关系。在心与物之间探索和思辨‘真实’;在我与TA之间探索和思辨‘克制’,在我与我之间探索和思辨‘价值’。真、善、美,从来不是一种道德要求,而是在‘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时,与世界、与社会、与自我沟通的一种方式。然后,仅仅对自己诚实,便可打败许多自以为诚实的多数人。


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常常会出现三种人:一种是清流;一种是伪君子,一种是君子。清流多是不知变通的人,遵循祖制、古制。伪君子是则是满口的仁义道德,实则一肚子自己利益的盘算;而君子多是识大势、懂变通、倡变法之人,也是知行合一之人。可惜,第三种人最少。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在学术上处理出世和入世关系最好的一个人。所倡导的心学,就应了台湾《中国时报》的一句广告语:“知识(知行合一),使你更有魅力”。他认为:你的世界,仅仅是你相信的世界、你认知的世界(心即理);如果你要打开你的世界,就要用‘知行合一’,提高你的认知、提高你层级、提高思辨力、提高你的感知力,就要用‘他人为师’和‘以自己为师’的方式,逐渐提高自己的觉知力,探索未知的事物;对自己的诚实(致良知),对自己一生很重要,它是‘还原能力’的基础,是认知的基础、是思辨的基础、是好奇的基础、是认知的基础、是与真实世界对话的基础、是与能量沟通的基础……。


世界很公平,你相信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认知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所固化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所禁锢的世界,就是你的世界。你觉得世界不可知,它便不可知;你觉得世界可知,它就可知;你觉得它美,它就美。一切都源于你‘相信’什么……,如果你想留在原地,你便留在原地。世界很公平,因为世界最大的法则就是:一切随你……。


然而,在现实世界里,许多人想走一条捷径:“新鲜感,使你更有魅力”的捷径,但是这条路是不通的。而能走通的一条路往往是:“你每天认真地画一个鸡蛋,画1000个鸡蛋,从‘已知’体会‘新知’。这种方式,在庄子眼中叫做: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在朱熹眼中叫做:格物致知;在王阳明眼中叫做:知行合一;在现在管理学上叫做:1万小时定律。


做「誰最中國」已经五年时间了,一直在追问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为此陆续写了四篇文章:《文化的高级》、《文化的真实》、《文化的灵性》、《文化的错觉》,还有一篇《文化的未来》,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写。


当初写《文化的高级》的初衷仅仅是为了怼故宫文创,我认为故宫文创沿袭台湾故宫的思路,而台湾故宫文创的思路也是照搬国外知名博物馆的文创思路。简单来说这是一件‘经济正确’的事,而不是一件‘文化正确’的事。因为,故宫文创的模式是一种“文化的被消费”,而不是‘文化的高级’当代活化。

设计师石大宇一直在‘寻找中国文化的设计观’,他说设计与文化的链接点在于:“陌生的熟悉感”,陌生是要给人一种惊喜感,让人感觉它是新生的;熟悉要给人一种亲近感,让人感觉是‘天生的’,而不是‘强生的’。


故宫拿着中国最大的文化IP,一直在做一件‘经济正确’的事情,却不是在做‘文化正确’的事情,很可悲。开发‘文创产品’的思路和模式,基于‘文化被消费’的原则开发出来的,是一种强生的,而非天生的。


从‘已知’中体会‘新知’。要回过头来再出发,正如安藤忠雄所说:“拥抱历史,我们需要分析;拥抱未来,我们需要创意”。当我们拥抱历史时,由于缺乏分析能力,缺乏还原能力,摄取到的文化营养——文化的高级和灵性,仅仅是低层次的。那么,我们创意的基础就是底层次的。


如果我们的意识世界分为三个层次:具象世界、意向世界、哲学世界,我们所处的阶段还处于具象世界。


为了寻找「誰最中國」的价值和意义,连续写了《文化的高级》、《文化的真实》、《文化的灵性》、《文化的错觉》四篇文章,这四篇文章不仅为『誰最中國』树立了方向和目标:中国文化,当代表达。也为『誰最中國』建立了精神内核。


这四篇文章,在整个产业引发很大的影响,许多在产业内践行的人纷纷留言,说这四篇文章让他们想明白许多事……。在《文化的高级》发表后,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商学院课程组的老师在邮箱中留言,希望这篇文章能编写成课程,在长江商学院进行演讲。后来在电话沟通时,发觉海丰仅仅是一个做自媒体的自媒体人,而不是他所期望的商业大佬和文化大佬,就不了了之。这让我想起,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先生为了让一个文化大佬能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帮着这位大佬进行学历造假(嗯,好像在哪里看到的信息)……。


那时的人真可爱,现在的人真现实。


写着写着,四遍文章的意义就变成:“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这种类似的追问,日本从明治维新就开始了,而我们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2019年整整100年时间内,不是在追问,而是在逃避这个问题,甚至在否定这个问题。


这100年来,我们似乎一直强力试图拥抱什么……,但似乎从来没有拥抱常识,从来没有拥抱‘还原能力’,拥抱的似乎还是单维的‘新鲜感’……。


很多面试者上来就说:“我特别喜欢中国文化”,我顺势便问:“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中国文化”,至今,我甚至没有听到过一个满意的答案,甚至,连应聘者稍微停顿一下,斜着头去感知、去觉察‘文化’带给自己的观想的人也没有。


这时,我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悲凉当中。我记得在做广告创意的时候,我给自己留了一个作业,把100个重要的词,用100种维度进行解读,例如:什么是商业、什么是时尚、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后现代、什么是拜物、什么仪式感……。


逼着自己用100种维度解读一个词,当时我不知道这种能力叫做‘还原能力’,只是觉得这样很好玩、很有趣,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作业方式,让我对事物有超强的感受力、觉察力、领悟力和判断力,让我的广告创意水平突飞猛进……。


这就像剑法,基础的剑式只有14种,刺、砍、撩、挡……,无论武当剑法、峨眉剑法就是从这14种基础剑式演变出来的。这时,一个得道的师傅让你用几年,甚至十几年就让你练习这14种基础剑式,让你日复一日,在‘已知’体会‘新知’,把基础打的牢牢的。这时,你会不理解师傅的用意,直到有一天,师傅觉得你基础功已经够了,教你学剑法,而你一学就会,一通百通,触类旁通,不仅学会剑法,还能指出剑法的不足和偏差,进行修改,提升威力……。


最近一个朋友来「誰最中國」拜访,他询问完商业模式之后,便叙述他们的商业模式,它用最新的词、用一大堆理论界定他们的商业模式,我努力的听,他努力的讲。我问,可不可以用一句话讲清楚?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陷入到一个逻辑陷阱和认知陷阱里面:老认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新的,就用新的商业语言和逻辑,不断界定一个未知的事物,越讲越乱。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新的事物很少,只是我们缺乏还原能力。


例如:我询问过许多人,阿那亚的模式可不可以复制,绿城的模式可不可以复制,蓝城的模式可不可以复制,绝大多数产业中的人都说不可复制,结论是阿那亚有马寅、绿城和蓝城有宋卫平,理由是人是不可复制的……。


其实,阿那亚就是造寺院的模式,在一个充满‘神性’的地方,用一座‘灵性’的建筑,让‘人性’对话‘神性’;而绿城就是在城里‘造府’,蓝城就是在乡下造‘桃花源’,核心是‘还原人们想要的理想生活’,而不是卖房子……。


世界就是怎么简单。所谓大道至简,就是让我们找到世界的基本构成,用真(定律)善(规律)美(法则)与之沟通,发觉简单之美、无和之美、韵律之美、能量之美、规律之美,便可做到上知500年,下知500年……。


宏观的世界,是哲学的世界;微观的世界,是数学的世界。或者,物质世界是数学的;思想世界是哲学的。


设计最终是哲学的思考、文化的思考、生命的思考、宗教的思考和能量的思考。真正的文化自信,其实是三种关系的思考:心与物之间的关系;我与ta之间的关系;我与我之间的关系。


感知,认知,觉知,三个亲兄弟,从人的一出生就有,但当代教育抹杀了感知和觉知,只传授认知。有时候认知是一种特别害人的东西,它有局限、它有边界、它有固化、它有舒适圈,它就像孙悟空去打妖怪时,用金箍棒画的圈,虽然安全、舒适,能保护你一时,但同时也是一种固化和禁锢,它是死的、它是法术、而不是道。


多数人都是运用认知进行思考的,这就像一个电脑装了一套‘认知’的系统,但这套系统多数人并不会主动升级,从学校出来到单位,学校所学的那点东西和工作中积攒的那点经验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全部。这些人放弃了主观意识的权利,没有独立精神,没有思辨精神和学习能力,一直到退休都是学校和单位预装的系统。


而感知和觉知是AI系统,它可以自动学习,利用感知和觉知进行自我完善,感知能力是一种生活的鲜活,例如我们看到春天玉兰开的出尘,我们便与玉兰沟通,得出一句话:‘花开无尘,旁若无人’我们欣然离去;看到在雨季篱笆旁的月季开的鲜艳,我们慢慢停留下来,得一句:‘花做篱笆诗做墙’便高兴而去……。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看见’的感知,看别人视而不见的东西,看别人麻木不仁的事物。原先公司有一个编辑,从伦敦大学毕业,想来公司实习,她没有任何经验,但她身上有一种特质特别吸引我,那就是‘生命的鲜活’,就这种特质未来就可以把她推到一个很高的成就当中。她作业中很纠结,这种纠结来自她的书写能力、生命鲜活和自我要求之间能力不匹配所形成的冲突。她书写能力不高,她设定的目标很高,唯一能调和这种冲突的就是她对生命鲜活的追逐。


她起的标题往往阅读率很高,《一场薄雪,不成敬意》、《胭脂用尽时,桃花就开了》,以及采访设计大师卢志荣的采访稿《远看东方近看无》。她的成长很快,快的出乎我意料之外。对于她来说,这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对生命鲜活的追逐……。


卢志荣在采访结束时告诫她:“早九晚五成就不了自己,成就自己的是对生命的感知和对未知的觉察”。设计大师最后拼的是对“常识的还原能力”和对“未知的觉知能力”,就是把类似的基础剑式彻底搞明白,重新打好基础,基础剑式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已知中的新知),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基础剑式,14种基础剑式之外,还有没有第15种、第16种、第17种……,每找到一个新剑式你都会是此行的开山鼻祖,都可以颠覆已经有的剑法……。


认知是一种‘脑子’的学习能力,它会自我固化、自我设限、自我禁锢;感知和觉知是一种‘心’的学习能力,如果学会一生不会自我固化、自我设限、自我禁锢。但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学校教给你只有认知,从来不会教给你感知和觉知。绝大多数人一生之中,只相信逐渐固化、固化的认知,让感知和觉知退化到没有的地步。


新鲜感拯救不了枯死的灵魂。


杰出者一生都会用三者进行思考:感知思考,认知思考,觉知思考。一般人只有用认知思考。于是,文化便成了传统文化;于是,非遗只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肌肉记忆;于是,充满灵性的你变成一个平凡的你;于是,你用15年接受教育,却只能到35岁退休(已经不接受新的认知了);于是,一些熟悉不能再熟悉的词汇,我们其实并不知道它的含义。


山本耀司在他的书中说:间,这种美学概念只有在日本有。我忽然觉得很悲哀,时间、空间、世间、万物之间、天地之间、浓淡之间、疏密之间、阴阳之间……,我们把最重要的词,都给了‘间’,却把它重要到遗忘的地步。


我们距离文化有多远,其实就是由‘问’到‘间’的距离?我们有多久没有自己提出提问了?我们近100年对世界贡献有哪些?由‘问’到‘间’,多出的那一横,不就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季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追问吗?不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感悟吗,不就是‘心即理’和‘知行合一’吗……。


这一横就是我们的文化、感受、认知、觉醒、梳理、阐述和表达,这就是文化。前几日又有一个面试者来面试,说:“我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说到动情处声音有些哽咽、眼眶在微微的泛红。


我打断他问道:“文化是什么?”


他始终回避这个问题,说他对文化的喜爱;我又追问了两次,他才不得不说:“这个问题太大,我不知道文化是什么”。我又追问:“你为何选择「誰最中國」?”,他回答道:“我希望寻找一个有新鲜感的环境……。”


我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恶毒,对他说:“新鲜感拯救不了枯死的灵魂,能拯救你的只有是你内心的鲜活,是你对世界好奇,是你生命质感的触摸和聚焦,是你热爱的绽放,是你喜欢的拥抱,是你对思辨的渴求,是你未知的觉察……,求外不如求内,求人不如求己,「誰最中國」鲜活的环境对毕业的人有效,对内心鲜活的人有效,对已经固化自我,已经放弃主观认知权利的无效,对只想寻求外部新鲜环境的人无效……。”


我忽然惊恐地发现,35岁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然是一个退休年龄。细思极恐,我在公司内部做了一个分享,分享主题是:面对未来,我们是否举手投降?


在分享会上,我对自己做了一个检查:我是否是一个多思而少决的人,这样会不会把「誰最中國」致于一种困境。


我分享了感知、认知和觉知的三段论,分享面试者极度对常识匮乏,分享了大家缺少还原能力带来可怕后果。


还分享了6月2日,我受朋友的邀请,参加《无界老友记》的访谈直播节目时的感悟和体验。朋友名叫敖瀚,是一家设计公司的创始人,「誰最中國」曾经介绍过他,于是大家便成了朋友,相互间有了来往。


敖瀚的公司是一家专门为餐厅升级服务的公司,他的服务类别基本包含了他所有爱好和喜好,我第一次听到他的服务种类时,我感觉很惊讶:他不仅进行空间设计和布置,还进行品牌的重新定位;以及菜品的梳理和定位。


这么说吧,一家餐馆要进行升级,除了餐馆老板进行人员的招聘和日常管理之外,其他的前期事务都由敖瀚这家公司负责,甚至他要对餐馆的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报周期负责,他的公司基本上包含:品牌咨询和设计、设计咨询和设计、菜品咨询和设计、投资回报率周期设计,也因此他的收费基本上分为两块:设计费用和股份。


对于餐厅老板来说:你只要确保在设定的投资周期中收回投资,给设计费和给股份是一样的,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很受餐厅老板欢迎,敖瀚也是全国多个知名餐厅的股东。


这种多维的服务模式,源于是敖瀚对设计的喜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对美食的喜爱、对商业资讯的喜爱、对目标达成的喜爱,不认为这个东西与自己无关,相反因为喜欢,他更愿意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更重要的是,他无意间还原了产业的本质。餐厅老板也乐得把精力用在筹备资金、招聘人员、细化运营管理。虽然,把股份和利润分一部分出去,但把一个专业的团队纳入进来,为开新店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参加《老友记》嘉宾有他的合伙人唐云,有金悦餐厅老板陈威,有京华烟云合作人田丰,有敖瀚的太太月月,还有海丰。在1个小时的访谈结束时,我们虽然从事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经历,但我们有一个相同点,就是还原能力。


大家借此机会想好好聊聊,就在家中设宴聊了起来,从下午5点聊到晚上10点,这是一次让我受益匪浅的谈话,由于主人敖瀚是大家共同的朋友,就从敖瀚开始聊起,话题看似漫无目的其实围绕着‘聚焦和优势升级’展开。


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们之间的谈话:“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做同样一件事,就是回到本源,再重新出发”。


晚上10:30,在回家的路上,一边开车一边回味着聊天带给自己的营养,忽然想到参与聊天的五个人有五种不同的特质:敖瀚用‘喜欢’打破自我固化和边界;唐云用‘认知’打破自我固化和边界;月月用‘热爱’打破自我固化和边界;陈威用‘思辨’打破自我固化和边界;海丰用‘好奇’打破自我固化和边界。


写这篇文章时,设计师王大泉发过来一段话:惯性让人喜欢于生活在安全地带,固化自我。模糊边界会帮助自己,看清自己半斤八两,当自己的力量不足时,想办法用更多的方式达成你阶段性的小目标。


这就是生命的觉性,在那次让我受益匪浅的谈话中,最让我吃惊的金悦老板陈威的思辨力,他不仅对文化思考的很深入,而且商业的思辨力是我见过最惊人的一位。他问我「誰最中國」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我告诉他核心的理念是:‘成就别人来成就自己’,是利他主义的扩展而来的,自后便从细节入手进行讲解,而非框架进行讲解。讲到5分钟的时候,他主动打断我的叙述,说:“你的理念非常好,但后面的叙述有太多的自我解释和不确定,这样很容易陷入到自以为是的认知陷阱当中去,容易陷入为了做而做的怪圈。如果我有你这样的好的资源,我会这样做……”。


他用10分钟,推演出来的商业模式和结构比我用两年的思考还要清晰,如果说他推演出来的打100分的话,我自己推演出来的可能是80分。80%与他的重合,但剩余的20%是我没有推演出来的,而且是关键的20%。


他鼓励我去拿投资,认为我这份商业计划和商业构思可以获得著名投资机构的青睐。我的天哪,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思辨力超强的人的,居然有人用10分钟时间就利用理念能推演一个市场没有的全新商业模式。而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宴会上号召大家一起完成‘聚焦’和‘个人优势升级’。


于是,就触发了我在公司做那场:“面对未来,我是否举手投降”的主题分享,也触发了我写这篇文章。


生命中最大的讽刺就在于:让你拥抱诗和远方的时候,不是你报以苟且的态度,而是你孤零零只剩下苟且的能力。新鲜感拯救不了枯死的灵魂,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不用分裂:把灵魂献给诗和远方,把身体给了苟且。你完全可以合一,用尽全力来格物致知、来知行合一。


求人不如求己,求外不如求内,生命的不一样,需要你去小心收藏,因为新鲜感拯救不了自己枯死的灵魂,最后,用我一次坐出租车回家,在路上突然来了灵感写的文字结束这篇文章。


《收藏》:


收藏你受过的伤,

收藏你的敢作敢当;


收藏你的好奇心,

收藏你与别人的不一样;


收藏你触摸的真相,

收藏你对未来的倔强;


收藏你的冒险,

收藏你顽强的成长;


收藏你的观点,

收藏你还原世界的力量;


收藏你的相信,

收藏你不断拓展相信的洪荒;


收藏你的独立,

收藏你逐渐丰盈的思想;


收藏你的鲜活,

收藏你对未知的觉想;


收藏你的创意,

收藏你感知世界的能量;


收藏你的一日三省的自觉,

收藏你自控后的无限自由;

……

慢慢,慢慢,

用时间酝酿,品尝灵魂觉醒的芬芳;


淡淡,淡淡,

脱掉别人的伪装,活成自己希望的模样;


谈谈,谈谈,

这是一场关于自己,关于灵魂的猜想。


在生命中,有许多勇于走出自己认知固化的人,你很容易识别他们,因为从他们身上看不出丝毫颓废和沮丧,他们的气质中有一种‘精、气、神’,很有力量和气场,这种长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熏陶出来的气质,是世界上最好的化妆品和服装,有一种淡淡的、更加精致和谦逊的香。


如果你无法识辨他们,只要他告诉你:商业是诚实的,设计是诚实的,美学是诚实的……,你就是知道他是勇于做自己的人,他在用一种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世界和对待他人。因为,只有诚实对待感知和觉知的人,才能接收宇宙的能量。


诚实地对待你的生命,让我们这个民族一起回到已经遗忘多年的‘实事求是’上,去散发蓬勃的向上力量。


有人说:未来没有不倒闭的企业,只有不倒闭的个人。而回顾历史却发现,一个时代是否伟大,甚至不在于趋势……,而在于我们相信什么,在于这个时代是否有“精、气、神”。从清朝康熙时期威猛的五爪龙到道光时期萎靡的五爪龙,就可以看出时代的“精、气、神”完全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和所思所想……。


而一个时代的‘精、气、神’,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荷尔蒙。


来源 | 谁最中国

戳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网站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