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报刊索引》试用相关数据库通知
《全国报刊索引》是上海图书馆主管主办并倾力打造的知名信息服务品牌,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汇集而成的大型全文数据库。
本次为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通的试用产品为《中国近代期刊资源全库》、《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
试用小tips
试用网址:在博物馆IP范围内登录
http://www.cnbksy.com
所有产品均采用便捷的一站式检索服务平台,用户可从标题、作者、刊名、分类号、年份及期号、新闻来源、新闻发布地、图片(广告)标题(说明)、广告语等途径对文献进行检索并浏览、下载全文。同时,用户还可以使用文献导航功能,直接进行整本浏览和下载原文。
试用时间:即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
每个子库下载及整本浏览各1000篇,共计32000篇。
试用产品介绍
《中国近代期刊资源全库》由《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组成,收录了1833年至1949年出版的20000余种近代期刊,为目前近代期刊收录种类最多的全文数据库。具体产品如下:
《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晚清期刊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史记录,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将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各个时期出版的所有期刊的著名期刊一网打尽,拥有众多的“期刊之最”,其中有宣扬妇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妇女类期刊,晚清小说大繁荣时期涌现的四大小说期刊,为开启民智、传播新知创办的白话文期刊,以及介绍先进技术、传播科学知识的科技类期刊等。不少期刊中表达了不同乃至互相对立的观点立场,客观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面目,具有相当高的研究利用价值。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
《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民国时期(1911-1949)出版的两万余种期刊,近一千万篇文献,内容集中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思想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情况。是目前国内收录最为完整的民国期刊的数据库。后续通过不断的资源合作共建工作,预计在不久之后,便会达到并突破计划收录量。
作为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它丰富了报刊数字资源,更方便了广大读者用户进行关于民国时期历史的学术研究。
《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深度挖掘、整理、汇集而成。收录1850年至1951年百余年间的700余份中英文报纸,是对中国近代报纸全面、完整地揭示和呈现。目前已上线产品如下:
《新闻报》(1893-1949)
上海,近代中国的出版中心。诸多出版于此的报纸都在近代中国报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闻报》即是其中不可或缺之一。
《新闻报》一经刊行,因其“公、快、博”的办报宗旨、“新闻快速、纸张洁白、校对精良、编排醒目”的口号、独到的经营策略和内容编辑上的突出特色,迅速发展成力能匹敌《申报》的大报,逐步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商业报纸,突破10万份以上的销量。《新闻报》创刊30周年时,时任《中华时报》总编辑的张季鸾撰文推崇《新闻报》为“东方之泰晤士”。《新闻报》是上海图书馆完整独特的珍稀馆藏,其发行逾半个世纪,内容繁复,特色鲜明,为研究者深入挖掘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报刊索引》推出的《新闻报》,馆藏完整收录齐全,数字化总计36.5万版,收录了该报及其副刊《快活林》(后更名为《新园林》)、《新闻报本埠附刊》,广告著录有效揭示,界面精美方便精准,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全面拓展了研究视野。
《时报》(1904-1939)
1904年6月12日,《时报》在上海创刊,命名为“时”,有“与时推移,无有滞留”之意。由梁启超撰写的《时报发刊辞》中,则明确了该报孜孜以求的目标:“务先后追随于国家之进步,而与相应焉。”
在风起云涌的上海报界,《时报》力主革故鼎新,倡新知,通时务,开民智,“出世之后,不久就成了中国知识阶级的一个宠儿”,与《新闻报》、《申报》鼎足而立。该报刊行35载,直至1939年才停刊。
《时报》初期主持者为狄楚青,1921年,转由黄伯惠经营。报馆延聘罗孝高、陈景韩、包天笑、戈公振等著名报人为编辑,注重时评,刊载小说众多,后期更有大量的体育新闻与图片报道,足以让读者穿越百年的时光隧道,共同触摸历史的脉动。
《民国日报》(1916-1947)
《民国日报》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极大的政治影响,是当时最为知名的大报之一。 1916年1月22日《民国日报》在上海创刊,主事者为邵力子及叶楚伧,是中华革命党宣传革命主张的主要舆论阵地,一经问世便风行全国;1924年中国国民党 “一大”后成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32年1月短暂停刊,同年5月更名为《民报》继续出版,至1937年底停刊;1945年10月6日以原名复刊;1947年停刊。
《全国报刊索引》完成《民国日报》数字化11万版,完整收录《民国日报》从创刊至终刊的所有版面。
《小报》(1897-1949)
在近代中国报刊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类数量巨大、有广泛读者的报纸,这就是小报。所谓小报,从版面上看,较大报而言偏小;从内容上看,偏重消闲娱乐,如小说、随笔、小品文、影戏舞动态等。
小报的优点,“在能纪大报所不纪,能言大报所不言,以流利与滑稽之笔,写可奇可喜之事。”因此,在文辞和销量上,小报都不逊大报,以其独特的文化趣味,成为展现市井百态的万花筒。从清末诞生至解放初期消失,小报的出版生态历经消长起伏,其间也热潮迭起,众多洋场才子和小报文人参与其中,共同构筑对通俗文学和现代都市的集体想象。
历经百余年的流转之后,近千种小报汇聚于《全国报刊索引》,以《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小报》示人,使小报走近大众,让读者在浩瀚的小报世界中,探索文学与历史之美。
《字林洋行》(1850-1951)
字林洋行是19世纪英商在上海创办的最主要的新闻出版机构,也是英商在华最大的报业印刷出版集团。该洋行一度曾几乎垄断中国的新闻行业。洋行初设在汉口路,1878年迁往九江路。1901年,上海大地产商马立斯以位于外滩17号的地块为资本入股报社,占有全部股份的47%,担任字林洋行董事长,洋行亦随之迁到外滩17号。1923年6月,位于外滩17号的洋行地块翻建成“字林大楼”,亦称“字林洋行大楼”(现为外滩中山东一路17号的友邦大楼)。该大楼为英国建筑师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设计建造。字林洋行除了发行报纸之外,还定期出版绘制精确的上海地图,出版《字林西报行号名录》等刊物。它旗下的一系列中英文报纸,完整详尽地记载了鸦片战争之后的社会场景,从不同视野解说了曲折的历史进程,是一座尚待开发的宝库,拥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在西学东渐的潮流中,报刊逐渐成为信息和知识交流的重要渠道,许多西方传教士希望通过报刊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并藉此加强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由此掀起了近代中国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浪潮,字林洋行正式其中的佼佼者。
《全国报刊索引》推出的《字林洋行》,收录了字林洋行出版的所有报纸,包括《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上海新报》、《沪报》、《汉报》等共约55万版,其中尤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为代表,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被称为中国近代的“泰晤士报”。作为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字林洋行》不仅真实生动地还原了字林洋行所办新闻报刊中历史事件的面貌,还丰富了报刊数字资源,方便了广大读者用户进行浏览和下载全文,为研究近代中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材料。
《大陆报》(1911-1949)
《大陆报》创办之前,在远东掌握新闻控制权的是英国路透社和英商的《字林西报》,英国媒体是西方了解东方的主要信息来源。《大陆报》创立后,外文报纸在中国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为中国新闻界引入了一种不同于商人、传教士所办英文报刊的美式办报方式,并使中国尤其是上海成为美国新闻人到远东冒险的“根据地”。
《大陆报》是第一份由职业新闻记者而非商人或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专业美式报纸。其由华人发起洋人经营,后复归华人经营;采用美式编辑方法,标题醒目;言论从代表美国利益到力求公道;内容全面,以海内外新闻、中外贸易、中国风土人情为重点,兼及其他。
《大陆报》近半个世纪的刊行期,经历了初创、兴盛、易主、中兴、停刊,见证了中国现代史的历史变迁,对近代中国新闻形态格局、对外传播及中美外交均产生重要影响,也对中国近代史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泰晤士报》(1925-1942)
美国侨民鲍尔(Frank B. Boll)在中国上海创办了一份英文报纸,名为《泰晤士报》(The Shanghai Times),亦译为《上海时报》。立足上海,聚焦远东,新闻触角遍及世界各地,其最盛时期发行量仅次于《字林西报》和《大美晚报》,在上海滩外文报纸中名列第三。由于亲俄亲日的特殊背景,远东地区是《泰晤士报》关注的最大重心,因此该报对研究中日俄三国关系史意义尤重。
有刊载流行时尚的专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介绍来自巴黎、伦敦和纽约等地最新款的时装、鞋帽、手袋、家装风格等内容。同时,设有电影版面,有关电影的详情、剧照、评论以及台前幕后故事等均有涉及。
体育版是《泰晤士报》开辟时间最长的专版,特别是在合并体育专刊《赛胜猎报》后,其体育新闻、赛事动态和体育评论等更加丰富。
《全国报刊索引》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独家完成《泰晤士报》数字化11万版,为广大读者和研究人员利用珍贵史料提供更便捷的途径。
告著录有效揭示,界面精美方便精准,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全面拓展了研究视野。
《大美晚报》(1929-1949)
《大美晚报》于1929年4月在上海创刊,是美商在上海创办最早的晚报; 1933年增设中文版;至1949年6月停刊。除丰富的新闻报道外,该报栏目各有特色,雅俗共赏,包括“Finance-Trade-Shipping”、“Post Sports”、“Post Features”等。其中也有华人参与其中,如 “As a ChineseSees It”栏目聘请著名报人桂中枢主笔,就中日间的冲突和争端发表看法。
《大美晚报》聚集了一批经验丰富、追求正义的报人,总编辑高尔德(Randall Chase Gould)尤其突出,如《泰晤士报》作为《大美晚报》的竞争对手,曾表示高尔德以“谦恭、真诚、敏锐”的新闻态度,持“无畏之笔”来书写自己的新闻理想。
《上海晚邮》(1869-1884)
1868年英国报人郎格(LangHugh)在上海创办《上海差报》(The Shanghai Courier),不久改名为《上海晚邮》(The Shanghai Evening Courier);1875年《上海晚邮》与《正风西报》(The Evening Gazette)合并,更名为《中华快报》(The Shanghai Courier & China Gazette)继续出版; 1878年7月又改回《上海差报》(The Shanghai Courier),直至1889年被《文汇西报》(The Shanghai Mercury)兼并。
为建立自身优势,这几份报纸将国内新闻和本埠新闻作为报道的重点,通过电报收递消息,主题明确,节奏快捷,汇录本地资讯和天下要事于一纸。报纸所载内容常常为《万国公报》、《述报》、《西国近事汇编》等中文报纸翻译后转载,所刊欧美新闻是晚清政府了解世界局势的重要信息窗口。
报纸后续产品规划(2021年前完成)
《中央日报》
《益世报》
《大公报》
《申报》
《时事新报》
《神州日报》
《盛京日报》
《小报》(第五辑)
《小报》(第六辑)
简繁检索转换功能
在检索时,用户使用繁体或简体输入均可,不影响检索结果。
一站式检索功能
平台采用了简洁的“一站式检索框”,优化了检索方式,可实现不同类型资源的一站式检索。在数据加工制作时,我们有着规范、详细的元数据著录标准,并通过多重校验确保数据质量,因此我们新平台的一站式检索可实现正文、图片和广告分类检索。
除普通检索外,还支持高级检索及专业检索,使用户查询效率更高、结果更准。
文献聚类功能
数据库将检索结果按“数据库”、“文献类型”、“文献来源”、“作者”等聚类项进行文献聚类,方便用户快速寻找相关信息,提高检索效率。聚类项丰富全面,可实现个性化聚类和图形化聚类,展现方式更为多样化。
文献导航功能
在导航页面中,可以实现报刊的拼音首字母浏览查询、各类字段检索等分类导航功能。通过资源类型的分类导航功能,可快速查看原始图像。
整本浏览功能
点击某期杂志(或某天报纸)的“整本浏览”按键,进入该期(或该天)的文献整本浏览阅读页面。通过此项功能可一览文献的全貌与版本。
热区精准定位功能
在报纸阅读界面,可实现报纸的热区的精准定位功能,即在左边界面的报纸上任意选择需要浏览的区域,右边界面即可放大显示相应的文献内容。此项功能能非常清晰地展示报纸文献原貌,提升文献浏览和研究体验。与市场上其他同类数据库相比,是《全国报刊索引》平台的特色功能。
报刊介绍
在大部分报刊下方,都有对该报刊的详尽介绍。这是《全国报刊索引》联合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照报刊原件,反复查找和考证,对每一份报刊的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介绍主要涵盖了创刊、停刊年份、主编、报刊内容、宗旨、发刊词等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些经过专家学者审核的重要信息,既是《全国报刊索引》的数据库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特色之处,也是《全国报刊索引》编辑部努力将近代报刊做深做实、为读者用户提供更权威、专业的文献服务的表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