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豪之末
Tip of an Autumn Down
2019.06.22 - 08.20
开幕 Opening丨2019.6.22,4: 00PM
策展人 Curator丨戴卓群 Dai Zhuoqun
艺术家丨段正渠 毛旭辉 王玉平
Artists丨Duan Zhengqu, Mao Xuhui, Wang Yuping
三远当代艺术中心(N3 Contemporary Art)最新群展“秋豪之末”已于8月26日成功开幕。本次展览由策展人戴卓群策划,邀请并展出段正渠、毛旭辉、王玉平三位享誉艺坛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秋豪之末”是继去年“神之格思”展览后,再一次返璞归真,回到绘画本身,通过三位画家面目迥异的绘画,引导人们将意识投注到关于灵晕、气韵等艺术中最根本也是最纯粹的品格上面,探入艺术的超越性时空。
▲展览前言墙
“秋豪之末”是一个中国古代的譬喻,早见于《庄子·齐物论》,“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字面意思是说,普天下再没有比鸟兽在秋天新生出的绒毛末梢更大的东西,相比起来,泰山却是小了。先秦的朴素本体论,无论秋豪抑或泰山,皆是表象,皆从本有而来。物理发于毫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神,生命力的发轫,往往隐匿在细微不可见的事物之中。
▲展览前厅
段正渠、毛旭辉、王玉平,三位都属我心目中“最好的画家”之列,他们对绘画那种质朴的热忱、专注和沉迷,每每令人心有戚戚。在他们三位身上,绘画是身与心的事,心与意齐,意与笔齐,笔下涌动着他们的气血,元气淋漓,气韵生动。秋豪之末,用在他们三位身上,贴切不过。
此次展览,同时展出三位艺术家的布面绘画与纸本作品,似两条并行的线,练习或经营,轻松与审慎,彼此交织,相互映照。也给我们在更细腻的层面上进入画家隐匿的世界提供了多维的入口。
三位都爱自然,喜户外写生。段正渠的陕北麻黄梁,毛旭辉的圭山红土地,王玉平的景山前街,都已经被烙上了鲜明的个人色彩。
亦有新变。段正渠近年一改往昔沉朴具象又粗旷浓烈的画风,执迷于对形象、构图、形状和色彩更加偏向形式的研究,画面变得灵动和明快起来,令人耳目一新。做为85新潮西南新具象绘画的先锋,毛旭辉则似乎逐渐褪去对观念的热忱,圭山写生及创作,更加走向绘画自身的来处,卸下时代情绪沉重的负载,回归艺术语言的直觉与诗性。王玉平,一如既往,恬淡天真,喜欢他的不变,那份排绝外扰的定力,显露出画家疏离自在背后的绝对自我与坚韧,清高与自持。秋豪之末,除了展出王玉平最新的纸上组画《博斯普鲁斯海峡》外,还将展出四幅创作于1989年的油画《冥系列》,这是艺术家就读美院时的毕业创作,也是作品问世30年后的首次亮相。

▲展览现场图 毛旭辉纸本作品
毛旭辉,《工作室里的红桌子》,纸上水彩,32x41cm,2011.9
毛旭辉,《彝族民间艺人》,纸上色粉,37.5x53cm,2013.11
▲展览现场图 段正渠纸本作品
段正渠,《米脂》,纸本综合,100x180cm,2018
段正渠,《魏塔》,纸本综合,100x180cm,2018
段正渠,《绥德》,纸本综合,100x180cm,2018
▲展览现场图
段正渠,《横山》,布面油画,150x180cm,2018
段正渠,《石峁》,布面油画,150x180cm,2018
▲展览现场图
段正渠,《石头》,布面油画,150x180cm,2018
▲展览现场图 毛旭辉作品
毛旭辉,《红土上的柏树林子》,布面油画,40x50cm,2014.10
毛旭辉,《圭山四月》,布面油画,80x100cm,2015.4
▲展览现场图 毛旭辉作品
▲展览现场图 毛旭辉作品
毛旭辉,《紫色·写生圭山》,布面油画,120x160cm,2015.1
毛旭辉,《圭山写生·阿诗玛》,布面油画,60x100cm,2013.2
▲展览现场图
王玉平,《冥》(毕业创作)-5,布面油画,215x170cm,1989
▲展览现场图 王玉平作品
王玉平,《冥》(毕业创作)-3,布面油画,190x150cm,1989
王玉平,《冥》(毕业创作)-4,布面油画,190x150cm,1989
▲展览现场图
王玉平,《博斯普鲁斯海峡 》,纸本木炭,56x770cm,2018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