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息来源于MANA网站 manamana.net ,请尊重原创版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而文化遗产与新媒介的跨界融合,将是未来创作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开始从文化遗产元素中,汲取营养并获得创作灵感。
来自MANA网站的“文化遗产跨界新媒体艺术”社群,汇聚了全球文化遗产跨界新媒体艺术的优秀作品案例,我们从近期更新作品中挑选了几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与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为相关创作者提供新鲜思路,打开新的脑洞,并可以与这些优秀创作者/团队进行合作。所选作品涵盖了:古筝、水墨、纸雕、江南园林、中国画、佛教等有形或无形文化遗产以及AR增强现实、交互装置、互动影像、建筑投影、激光、声音等多种媒介手段。
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文化遗产跨界新媒体艺术”社群
下面是社群近期更新作品介绍
听墨
中国传统水墨、琴弦与交互投影、音乐结合
作品《听墨》采用了桌面投影与人的行为互动方式,突破了水墨艺术以视觉为主体的惯性认知,强调听觉与水墨艺术的关联性,实现了对水墨的一个全新诠释。
作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引入墨韵”:互动者用毛笔触碰屏幕,触发渔船缓入、千山流水、荷花盛放等动画,将互动者带入水墨意境,荷花最后幻化成琴弦。
创作者:汤晓颖、薛忆思、邓亚荣、梁峻铭
第二部分为“弦音对话”:首先,互动者运用毛笔拨动琴弦,琴音分别幻化成碧水寒烟、飞鹤游龙。其次,互动者将白盘摆放在桌面,花纹随着琴音变化投影到白盘中,互动者手持毛笔,轻触盘子出现墨点,墨点幻化成游动的锦鲤。
金鳞墨池
中国传统水墨与交互影像装置、音乐结合
数百尾的金鱼在池塘中不停歇地游动,它们留下的水波逐渐扩散成墨痕,和不时散落的金红色鳞片一起,绘制成了一幅时刻变化的水墨画。
创作者:李昊哲;音乐:江晨曦
作品的大部分最初都隐藏在墙壁的投影之下,只有中心画布的部分有几尾金鱼在游弋。当观众被金鱼所吸引,触碰画布时,金鱼会像回应观众一般,跨越画布的限制,引导着墨痕扩散满整个墙壁。从画布中解放的金鱼们开始更加自由的和观众进行互动:当观众站定一点时,金鱼们便会向观众聚拢,就好像在等待着被喂食一样;当观众走动时,却又四散逃开,好像被水面的扰动所惊吓。
本件作品的视觉内容全部由程序生成,金鱼和水墨的痕迹组成了一个自洽的系统,而观众也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与金鱼、水墨等元素融为一体,共同创造作品的内容。作品也同时借由屏幕的边界限制,和投影带来的沉浸感造成的对立给予了观众视觉上的强大冲击力,进一步吸纳观众进入作品的自洽系统中。
李昊哲,生于北京。于清华大学取得计算机/数字设计双学士学位,后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设计/媒体艺术硕士学位(MFA)。先后生活工作与中国北京,美国洛杉矶,日本东京,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荷兰阿姆斯特丹与英国伦敦。曾在东京teamLab工作室担任交互艺术家,并主导设计了3d水晶装置、交互瀑布等作品。
作品以诗意的利用交互技术为主,范围涵盖游戏、交互动画、装置、雕塑等。作品曾于Currents媒体艺术节(美国新墨西哥州)、日本媒体艺术节(东京),FILE媒体艺术节(巴西圣保罗),ZKM美术馆(德国卡尔斯鲁厄),Piksel艺术节(挪威卑尔根)等地展览。官网:https://solid-jellyfish.com
墨生
中国传统古琴、水墨、与投影、现代舞、音乐结合
沉浸式新媒体交互舞剧,用新的科技手法关注传统文化。以古琴文化为背景,实现声音(古琴曲)可视化,和舞蹈的肢体语言与水墨的交互呈现。北京现代舞团青年舞蹈演员,与光与影,声音和图像,共同呈现出的沉浸式舞剧。
作品主创:程雨阳(导演/纪录片出品人)
联合创作:聂晓光(技术支持)
舞蹈演员:石飞洋(青年舞蹈演员)
特别鸣谢:央美数码媒体工作室、央美摄影工作室
程雨阳,中央美院建筑学学士,UCL The Bartlett Schoolof Architecture城市设计硕士,新媒体艺术爱好者/数字艺术。邮箱:yuyang_kevin@hotmail.com
百鸟朝凤
中国传统纸雕艺术与AR增强现实结合
创作者:董玥、徐敏
纸雕起源于中国汉代,选取传统的纸雕是为了发扬中国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技术和传统艺术的融合,使其得到了创新,再加上主题选自中国的传说故事——“百鸟朝凤”,孩童在参与当中,能够更好自主的接受中国文化。其次,立体纸雕灯美观,可以用做装饰品,最后,当纸雕与AR结合加大了互动体验感,主要依托于移动端的屏幕,观者通过点击屏幕中的鸟的模型,可以识别出不同鸟类的叫声,让观者有了很强的参与性,从而在增加趣味的同时,也让观众学习到了不同种类的鸟声。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841
以400多年前江南名园的白墙黑瓦作为幕布,
演绎古老肌理下的创生
中国传统江南园林文化与建筑投影、音乐结合
创作团队:拼格-PINGIC
由新媒体艺术团队“拼格-PINGIC”在上海豫园打造了一场赋有江南特色的投影秀,整个作品由三个部分组成:花开九曲、新春佳愿、时代之都。
花开九曲:动态的影像和静态的建筑相辅相成,四季不同的景色在墙上流动变幻,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画面中的红梅在水面上倒影,就好像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花开九曲
新春佳愿:新春佳愿的主题结合节令,为配合春节主题而设计。新春佳节之际,选用较为温暖炫目的颜色朱红色为主打色调,踏雪寻梅,画面万家灯火照耀光明,表达了祈福吉祥如意的衷心祝福。
新春佳愿
时代之都:以时尚结合经典的形式演绎传统文化,将传承变为潮流,是豫园一贯的优势,曾今古典优雅的传统手艺结合新媒体的表现方式,画面用光影勾勒点状艺术将时代气息生化美化,表达对上海这座非凡出众的港口都市“魔都”炙热的真挚感情。
时代之都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4457
拼格-PINGIC 是杭州的一个创意团队,业务范围涵盖:跨界设计高端访谈、多元商业综合体、新媒体艺术生活资讯、新媒体艺术、裸眼3D、沉浸式等,联系方式:Tel&Wechat:15658166821
共生
中国古筝与激光、投影、交互装置、音乐结合
创作者:沈茂
该作品创作者以一个东方人的视角,从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如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中挖掘其精神内涵,为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讨论给予一份东方思路。
作品选用了“雨”这一自然现象作为表达,人弹奏古筝这一行为活动通过“雨”与中国画里的自然互相连接。运用激光这种比较当代性的语言来表达“雨”这种自然元素,同时古筝与实验音乐的结合尝试让作品的更具有当代实验性。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5291
新媒体艺术家沈茂,2015年--2019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致力于新媒体艺术跨界合作的探索和研究,作品涵盖:新媒体交互装置、影像装置。2018年新媒体装置作品《怪诞厨房》受邀参与2018年隆里国际新媒体艺术节、“2018年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2019年毕业创作《共生》荣获2019年天津美术学院“蔡锦奖学金”、“学院奖”“优秀毕业作品。邮箱: ShenM461376467@163.com
沈茂是乐活(LOHAS)新媒体艺术工作室的创始成员之一。乐活(LOHAS)新媒体艺术工作室是一个即将推出首张“专辑”,善于将艺术与科技跨界的脑洞团体。
耕魂乙
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与机器人装置结合
创作者:林万山
《耕魂乙》是艺术家林万山创作的一件机器人艺术装置作品,整个作品看起来像是一个机器人修行者坐在菩提树下参禅打坐。当观众面对作品喊出“色,受,想,行,识,空”其中一个字时,机器人装置便会被唤醒,手和头部也会产生运动,仿佛在述说着人生智慧,并且装置会根据不同的声音位置和声音内容触发不同的动作。
林万山期望通过该作品,恢复场域的意义,试图构建一个混合宗教、技术物、生命体的多维作品,探讨未来机器人或机器人是否能够成佛的命题。
作品视频链接:
http://www.manamana.net/video/detail?id=5245
林万山出生于1993,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2016级毕业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系研究生在读,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作品涵盖:装置、影像、雕塑、VR等新媒材作品。
……
了解更多文化遗产跨界创新的作品案例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入“文化遗产跨界新媒体艺术”社群
将持续为大家推荐优秀的创作者和作品案例
设计:Layla
编辑:东 申
近期活动推荐
MANA | 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MANA是全球新媒体艺术行业媒体与资源对接平台,致力于建立艺术、设计与科技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MANA持续聚焦追踪行业热点,旨在提升优秀原创、艺术科技跨界的影响力,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交流互励平台,为优秀创作者赋能,为企业及品牌整合对接最新的行业资源,推动行业发展。/ 官 方 网 站 /www.manamana.ne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