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赖少其的书画艺术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赖少其的书画艺术



文/谢稚柳(1910—1997)

苏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现代书画家、书画鉴定家

历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顾问

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顾问

西泠印社顾问



久已闻名的书法家、画家、版画家赖少其,几十年来,一直是忙里偷闲地度着他的艺术生涯。


赖少其的一生,是艰苦卓绝的一生,如今已是年过六十了。也可以说是一种常理,不论什么事,大都出于信仰和爱好。如果不然,则总会对所从事的事业,感到苦,感到乏味,最后一事无成地把它抛弃;唯其是被信仰、爱好所吸引,所驱使,那么,愁的会变成乐的,苦的反会感到甜,这样,他就会忠诚于他的事业,终老于他的事业。赖少其对艺术的成功,不正是明证吗?


要特别提出的是,赖少其所从事的艺术,在于多方面的爱好,多方面的追求。他数十年如一日所处的环境,并不是清幽的书室或宁静的幻梦;他是在终日驱驰的时光里,在读书行路的时光里,来坚守他的信仰与爱好。数十年来,所谓“锲而不舍”,他的艺术成就,正是“求而得之”的。


欣赏艺术的人,也有多种。喜欢书法者,欣赏着赖少其的书法;喜欢绘画者,欣赏着赖少其的绘画;喜欢版画者,欣赏着赖少其的版画;而爱好面广的人,欣赏着赖少其多样的作品。这是很自然的,原因正在于赖少其的艺术魅力!


怎样来欣赏赖少其的艺术作品呢?我是这样认识的:


赖少其的版画,总的说来,与一切版画的表现形式并无二致,这自然是版画原理上的共通性。但在技巧、风格上,却显示了它的独特性。他曾经刻过如六尺宣纸那样大的版画,这令人感到惊奇,单是这样大,从版画史来说,就是前所未有的。有幅版画题为“淮北变江南”,内容包含富有意义的风景画,它强烈地接近着中国绘画的铺陈结体,而在色调方面,也结合了中国绘画的着色法与色彩的运用,可以说是结合中国绘画的形式,开创了版画史上前所未有的面目;因此,它给人的艺术感受,是富有现实意义而带有中国绘画气氛的别开生面的新颖风格。


从生活到创作,赖少其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版画,同样又以大量的精力,付诸绘画。从他的着色花卉到水墨的、墨和色彩的纷华,笔与意的精妙,流露的是一片赋予花本色,又使花美丽地升到艺术高度的幻境,是真实的艺术升华;从中可以看到,这一艺术表现、艺术思想,是从传统绘画健康的笔情墨意中来,而或多或少,有意无意之间,自然、蕴藉地散发出西洋绘画艺术的情采,这样的结合于浑然一体之中,显示了新奇的高度艺术性。至于墨梅花,也是赖少其经常形诸笔底的题材,而与前者的风采有异,是纯属传统画派的流衍,更明显的是自清代“扬州八家”之一的金冬心所从出,进而分道扬镳,自出新意,来体现梅花的清标高韵。赖少其的绘画是多方面的,花卉只是他精工的一科。


近数十年来,他对山水画的兴趣,看来更浓。赖少其本来是行万里的作家,近几年来,在黄山停止了他的行履。他对黄山,真有些流连忘返,前前后后来去了多少次。唐人有两句诗:“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他对黄山的峰峦岭壑、云海松涛,探幽览胜,真是画尽了丘壑之美。石涛的黄山诗写道:“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赖少其之于黄山,真可谓既师且友。石涛是写黄山的专家,他不是说要“搜尽奇峰打草稿”吗?赖少其与黄山结为师友,为的正是搜尽黄山的奇峰来打自己的草稿。因此,黄山,是赖少其热衷于山水画的眼前据点。


从事绘画的人,他的艺术行径有三:一是生活的深入,一是借鉴,一是创作实践。从艺术创作而言,这是必经之路,不可缺一。有了生活之后,怎样来表现生活?借鉴就提到了主要日程上来。从生活到借鉴,而后,艺术的大海波涛,就在创作的实践中奔腾澎湃。赖少其的山水画,显示出他正是经历了这样的行程,然后才在艺术天地里驰骋翱翔的。


传统的绘画,历来强调笔墨,这是绘画的生命线。不讲求笔墨,就失去了它的艺术性。清初画坛,除“四王”、恽、吴的画派而外,石涛、石溪、渐江、八大山人,这四僧的画笔,又都独立出各自的门户。歙人程邃(号垢道人)的画派,与上列画派有分庭抗礼之势。赖少其所接受的是石溪与垢道人,这是他对笔墨的追求和对流派的崇尚。此外,他也非常欣赏近人黄宾虹的画笔。


◎ 临垢道人《山村泊渔船》  赖少其作  谢稚柳题  1964年


十年前,赖少其曾寄示其所临摹的垢道人山水,深得垢道人的笔墨旨趣,叹为乱真。他对借鉴的深入研究,从流派的实践基础上,让自己的创作脱化了它,是非常成功的。近来又见赖少其所写的黄山山色,不下数十幅,从水墨到着色,变化多端,风貌不一。在这些作品中,令人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真实的概括,纸上的铺陈,是如此的变幻生动,迷迷茫茫的松云烟景,浓浓淡淡的峰峦晴色,曲尽了黄山之美。它之所以获得这样效果,是因为笔、墨与色彩,促成了对真景表达的高度艺术性。石溪画派浅绛的色调,苍厚的笔势,是乱头粗服的形体;垢道人讲求焦墨干笔,是一种清空淡宕的情景;黄宾虹接受了他的先辈清初沈樗崖的画笔而形成千笔万笔,是一种浓郁深重的形体,他的论证是产生气韵的是墨。这些不同的艺术风貌,都在于笔和墨的变幻,使真实的情景得到艺术的升腾幻化。赖少其的画笔正是从此中熏沐而来。然而,就所见到的数十幅画作中,却找寻不到一笔是石溪、垢道人、黄宾虹。可以想见,赖少其所欣赏的那些前人画派,只是他借鉴的对象,是他艺术的倾向所在,而不是因袭;只是艺术的融合,是自己对真实的情意境界,这是高明的艺术接受与发展。


书法与绘画是同源的。元代赵孟頫有一首诗,论证他对书画同源的见解:“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赖少其对书法,也是从传统中斩过五关,金冬心、伊秉绶是他的旧时“相识”,万纸千行,漆书、正行书,“挥毫落纸如云烟”,都是从金冬心、伊秉绶发抒而来。“自古善画者,必善书”,这是唐代张彦远对书画同源的论证。赖少其既然善画,便不可能不善书。


生活、借鉴、创作,这三者的关系,从赖少其的艺术创作中,可得到典范的显示。



本文原载于《羊城晚报》1981年3月9日,选入本刊时有修改




《西泠艺丛》投稿邮箱:xlyc@xlys1904.com

咨询或订阅电话:(0571)87035360

责任编辑:王大啸、陈心怡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