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在别处”提示另一个地方、另一种存在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2019年6月6日至16日,第14届布拉格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The Prague Quadrennial of Performance Designand Space)在捷克布拉格工业宫举行。


本届展览,中国分别在国家与地区展、学生展、碎片展、建筑展、出版物展五个单元以不同形式进行了展示,这是中国在PQ展参展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多版块的一次深度参与。


担任中国国家展策展人的谭泽恩,把此次中国国家展的主题定义为——“在别处”


▲PQ2019“中国国家馆日”策展人谭泽恩致辞


在别处


——中国国家展策展概念


在PQ的发展和转变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文献式展览现场与演出现场之间的矛盾。因为在展览中,我们身处“这里”,而演出现场是“在别处“。

曾经反对舞台上的幻觉现实主义,也是因为剧本描述的那个地方永远“在别处”。

剧场越来越多地关注“此时此刻——此地”,展览现场也经历着同样的转变。


“在别处”以不同寻常的语气提示出另外一个地方、另一种存在。


不仅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宽泛的、层次丰富的概念。它能引发舞台设计领城的多重思考。


它有时候强调了由此及彼的关联性;有时候却揭示出水恒的割裂感。在不同的语境中,总能给人耐人寻味的触动。


当作品淹没在华丽辞藻和空洞概念中,丧失了存在的质感,丧失了经验的直接性,我们会警示自己:这是“在别处”,是想象和虚构。

“在别处”便成了一个与“面向事物本身”相反的概念,类似一种被强制赋予的意义。它提醒我们,在我们想象的自己和我们真实存在的样子之间的区别。它引发的讽刺和消解,让我们”到达“诗性幻象的对立面或反面。于当代中国有特别的深意。


创作者的视野,得益于时间和空间的跨度。远“在别处”的历史与现实,让我们在更深远的文脉与更广袤的语境中审视自己。图书馆角落里的某一篇章;历史遗迹中的某一处细节;某一位先行者的回忆;一周多的火车旅行才能到达的地球另一端;……仿佛一扇又一扇打开窗户,引导我们从此时此刻的困顿中突围。在无数个徘徊的不眠之夜,照亮智慧的光与火可能尽“在别处”。


同时,“在别处”也指向一种超然的理想,艺术家执着于某种应该的、假设的可能,或另外一种更完美的秩序,或“灵魂脱壳”的梦幻。“在别处”向公众释疑了艺术家的偏执、好奇心和疯狂。


“在别处”,强调了边界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这个概念提醒我们将视线从有限的某一处抽离出来,转变至多重的时空、类别、语境、范畴……之间。


期待中国参展设计师在这个主题上给出的回应。


谭泽

中国国家展策展人


在别处,在路上


1987、1991年,中国舞美人耗时九天搭乘国际列车,穿越亚欧大陆,到达PQ展馆。2019年5月18日,策展团队谭泽恩、梁梅、曲肖羽、王泳力、张晓蒙,参展设计师代表倪放,舞美学会代表孙海峰、张吉才……等一行8人搭乘国际列车,重走28年前的旅程。



这次行动发起人谭泽恩及团队成员携带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到现场展出,以示对前辈先贤们的追思,也是宣示一种对人类未来文化发展“由此及彼”的憧憬。


同时,他们将沿途采集的视频资料带到展厅,展厅围合出一条通道。“我们在这里,是为了从分离的幻像中醒来”。


▲火车上,策展人谭泽恩在为展览做准备。


一行人到达莫斯科火车站


▲在后贝加尔斯克站换轮库等待火车更换转向架


于莫斯科红场参观合留


参观莫斯科大剧院


▲到达终点站——布拉格火车站


在别处,在布展


2019年6月3日(布拉格时间),捷克布拉格工业宫。距离PQ展开幕还有两天,所有准备工作都进入倒计时,策展人谭泽恩和布展团队的工作变得更加紧张而忙碌。


▲策展人谭泽恩及布展团队在进行安装调试工作。


在别处,在现场


2019年6月9日上午11点(布拉格时间),2019布拉格四年展“中国国家馆日”在展览中心工业宫成功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捷克共和国大使张建敏、文化参赞吴光出席开幕式活动。在观展过程中,策展人谭泽恩全程陪同并详细介绍参展作品。


▲策展人谭泽恩向张建敏大使介绍作品

▲策展人谭泽恩向文化参赞吴光介绍作品



谭泽恩

舞美设计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教授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设计专业本科及研究生。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曾主持教育部传媒人才创新实验区“舞台美术工作室”。自1997年以来,担任近百个舞台及影视作品的舞美设计、美术指导和联合创作工作。


作品曾经参加WSD2009国际舞美展,2011、2015北京舞台美术邀请展,2014-2016中国先锋戏剧青年设计师邀请展,2015第三届全国舞美展,2016釜山当代艺术双年展,2017WSD国际舞美展,担任PQ15布拉格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中国馆设计,2017中国先锋戏剧青年设计师邀请展策展人。2019布拉格(国际)演出设计与空间四年展中国策展人。两个舞台设计作品模型被国家大剧院收藏。


作品曾获得国际、国内系列奖项,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鹰奖以及WSD2017国际舞美展“演出设计银奖”等国际奖项,被评为2017中国舞台美术年度人物。


作品赏析


实验戏剧《美好的一天》


舞剧《花木兰》

舞剧《花木兰》效果图



责编:卫荣



媒体合作平台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