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LOFT | 老友记】 黄立:很多东西是偶然中的必然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黄立 1970年生人

1998年5月-2000年10月

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

公关策划部

2001年至今

深圳市奥视同翔广告有限公司


厂房的电梯厅宽敞,摆上桌椅自成会客室,对着圆弧形的窗台,一身户外衣装的黄立抽着烟,开始和我们娓娓道来刚到华侨城创意园的印象。

「我是2007年到北区的,那时候有朋友说这边厂房可以办公,租金便宜,过来一看就定下来了。」据黄立回忆,当时的北区很安静,华力包装厂(现C1、C2)还在运营,停车场「大到可以在楼下倒车」。如今,华力包装厂的一部分已经成为C2展厅,园区最重要的展览在此轮番揭幕;而停车场一位难求,难怪不久前开幕的、以「停车格」为主题的公共艺术节让大家深有感触了。黄立给园区的气氛和人物下了两个标签「自由」和「藏龙卧虎」,作为北区的「老友记」,他带领出色的团队为影视制作这个行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由厂房电梯厅改的会客室。


时间回到1998年,一次黄立来深圳看朋友,被这里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打动,毅然离开湖北某电视台的摄影记者工作,南下深圳寻求发展。他落脚的第一站是深圳著名的旅游景点锦绣中华,工作是宣传推广。在接触媒体的过程中,原是摄影记者的他觉察到深圳的企业对品牌宣传片的强大需求,嗅到了商机后用三年时间扎稳马步便开始创业。

「2001年成立影视公司,2005年首创了影视年服制度。当时大家都觉得好,从企业角度,沟通成本降低,甲乙双方融合默契,说一句就知道怎么干了。」黄立坦言公司的发展源于与华侨城合作的积累,「华侨城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和华侨城合作过的(团队)做其他项目肯定也能胜任,在行业内形成了口碑、更是实力的体现,对公司在外拓展业务的形象非常有帮助。」从为华侨城的主题公园摄制宣传片开始,他们提出了年服形式的影视合作模式,奠定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基石。直至今天,黄立的团队已成为华侨城、港中旅、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优质合作伙伴。

2007年公司搬到园区不久后,黄立接到一个重要任务,要在一位重要人物到访东部华侨城前,制作完成关于这位人物与深圳的一部纪录片。黄立挽袖上阵亲自写稿,在近8年的海量素材中归纳总结,「过年都没有回家,留在深圳把片子做出来了」。2008年初,紧张制作完成的片子在东部华侨城大剧院播出后,「有领导给这片子85分」,得到多方领导的认可,黄立完成了这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随着2008-2009年间东部华侨城主题公园的试业,多位国家级领导人莅临视察关注,黄立稳打稳扎完成了七八部片子,随后成为深圳、甘孜州(四川)、南京、汶川、丽江等各地市政府的常年合作单位。


黄立认为「影视艺术的创作者,图像技术的工程师」这句口号,恰如其分地总结了奥视同翔团队的特征——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胶片、3D、到数字高清4K,影像技术不断发展,20年间他们经历了电影电视领域的巨大技术变革。黄立说公司有一段时间在技术上的投入不计成本,对3D实拍新技术进行尝鲜,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发现「变化特别快,跟不上,往往片子拍完,摄影机就过期了」。他们在2012年投入60多万的3D摄影机,使用了3个月拍摄完纪录片《世界汶川 水墨桃源》(汶川地震5周年3D实拍作品)之后,就成了「文物」陈列在公司。

信息时代有一个名词叫「摩尔定律」(大概每18个月芯片性能提高一倍),人们用此定律来预言技术的指数级增长。即便在芯片性能增长已经放缓的今天,影视新技术依然层出不穷,黄立认为在这股浪潮下,还是要回归到内容本身。好的内容是会得到重视的,比如,他们为深圳文体旅游局推广促进处策划、制作的《深圳旅游全球推广片》 ,成为深圳全球推广计划的重要内容部分。去年深圳上榜《孤独星球》「2019年十大推荐旅游城市」之后,对深圳的城市形象提升很大,政府宣传部门找到奥视同翔团队委托进行深圳素材的收集,编写《孤独星球深圳特辑》来助力深圳海外推广。

公司里有一条「文物」陈列廊,展示那些被时代淘汰的摄影设备。


今天的户外拍摄使用无人机航拍已司空见惯,但在2015年整个片子都用航拍视角的,还是个新鲜事物。在奥视同翔与越众文化合作的纪录片《大鹏的眼睛》中 ,黄立选用了刚面世的大疆第一代无人机,用纯航拍的方式来呈现大鹏半岛的自然风光与崭新景象。那时候的大疆刚起步,云台技术没有现在这么稳定,一个航拍器得三个人伺候。他们在海上拍摄,前一秒还在空中的无人机下一秒落入深海,一天的素材就没了。「拍摄了一年多,把大鹏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拍了,又碰上2015和2016那两年多雨的雨季,特别辛苦。」

纪录片《大鹏的眼睛》用飞鸟的目光看见家园,第一次以航拍的新视角,完整记录当下大鹏新区的崭新景象。该片走遍大鹏半岛的城区、山岭、老村、溪流等,共计选取102个外拍点,真实、全面和客观地记录了大鹏的生态全景,以及大鹏新年马拉松比赛、南澳海上龙舟赛等重要社会活动。图为纪录片截屏,2016年出品,总导演:南兆旭,执行导演:黄立。

航拍使用的无人机F550。

摄制团队在海上航拍的工作现场。

虽然说着辛苦,黄立和他的团队对户外拍摄的项目总是显得游刃有余、频频获奖。从藏区的《俄麦绒扎—— 最后的道班》(第25届电视文艺星光奖)、《文化甘孜》7集(甘孜藏族自治州整体文化形象纪录片)到云南的《摩梭人的扎美寺》(第10届年度伯班克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大奖)、《最后的秘境》15集(云南临沧人文纪录片),他明确说这里面「一半是商业,一半是情怀」。同时高海拔的拍摄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得身体适合高原。

高海拔的拍摄工作对身体的要求很高,图为黄立和同事在海拔2000多米的藏区进行拍摄工作的现场。

公司成立快20年,黄立经手过那么多城市形象片、大型企业宣传片后,还是想做回纪录片。相对要求高度资源整合的电影来说,纪录片更能实现,自己的想法和抱负,更多是一种人文情怀,只要有思想就能实现。他认为目前纪录片的发展两个方向:一是国家地理这种重金打造的,二是随着设备的普及,任何人都可以拍,就像当年土豆网的口号那样,「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 


铁骨铮铮的黄立,「以几板阿莫西林就可以撑几十年」的身体素质行走江湖,微信名字就叫「风里来雨里去」。朋友圈一边是臻于分秒的影视拍摄现场,一边是烟火气的家常饭桌,时不时还配上一两句「金句」,一露中文系毕业的底色。从摄影记者到影视制作,黄立虽然是在深圳生活奋斗,但也经常奔波在前往各地的路途上、海上、山上、高原上。对于身处的这座城市,他坦言从个人角度去记录它的冲动不大。他想起那些媒体的朋友、有情怀的发烧友,或多或少,会对深圳偶然的、有持续的记录,尤其是本地报业的第一批摄影记者,他们因为职业的关系对深圳进行了记录。他觉得深圳还是比较浮躁的地方,把深圳当作「家」来生活的人很少,都是过客的状态。现在深二代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比起第一代创业者,对深圳更有感情和归属感,也更有社会责任吧。

「很多东西是偶然中的必然」,他说。


Q:请介绍园区里您最喜欢的地方。

黄立:驴咖啡、驴吧。因为老板是朋友,轻松,消费实在,设计得自然,利用现有的花草进行装饰,形成了文艺的气氛。此外,最看重的还是园区的产业集聚,为文创企业提供产业支持及孵化器的功能。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城区内部分区域

华侨城集团公司本部一楼前台、华侨城汉唐大厦大堂前台、华侨城创意园E5栋一楼(星巴克咖啡馆北门)展架、华侨城创意园E6栋宣传走廊展架、华侨城创意园F1栋通道(高文安面馆对面)展架、华侨城大酒店大堂、威尼斯酒店大堂、欢乐海岸蓝楹湾酒店、欢乐海岸蓝汐酒店、何香凝美术馆前台、华美术馆前台。

?官方微信号免费赠阅

step1:关注华侨城创意园官方微信

step2:转发本条微信于朋友圈并截图

step3:留言发送你认为园区最美的一景照片或对于我们杂志的建议,与朋友圈截图一起发送到微信后台

仅需3步,就将有机会获赠本期杂志!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喔~

记得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