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冬,贺天健在上海寓所作画
贺天健是这样一位受到新时代鼓舞的画家,在他晚年的艺术探索中,始终努力地寻找着山水画的传统形式与新的时代精神的契合点。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六七十年的生活里,在艺能上起着大变特变的感情的,要算这一阶段的十年里了。”
画现代画,要有现代精神,
即使不画人,一树一石也应有时代气息。
五、六十年代,贺天健为他的作品注入了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他晚年的山水画大致有这样几类题材:一是对祖国名山大川的表现。这一时期,他频繁到黄山、太湖、桐江等地写生,留下了大量的实景写生与创作作品。如黄山系列画作,天都峰、玉屏楼等,既有以长披麻皴与青绿色表现葱翠的山峦实景,亦有以秃笔干墨擦刷点染挥洒虚灵空阔的印象,不论如何,都流露出壮丽伟岸的格调。他技法上的多样兼能在对黄山的刻画上展现无余。
贺天健《西海门行礁图》54.5x34.5厘米
中国画 1952年 中华艺术宫藏
二是,反映祖国建设新貌的山水画。这一时期,贺天健经常跟随画家团参观祖国建设,将建设的成果融入全景山水中。这一类作品数量较多,如《晓烟中之梅山拱坝》(1956)、《红旗无数上高峰》(1960)、《陇岗帆影》(1960)等等。
三是,表现社会主义城市生活或建设社会主义的情景,这一类作品往往不是全景山水,而采用带有西画写生意味的透视构图,画人与景的融合。如《浦江晨曦》(1966)、《公园里宣传总路线》(1958)、《中山公园池塘上》(1959)等。四是,画毛主席诗词的意境,如《北国风光》(1960)、《无限风光在险峰》(1964)等。不论是哪一种题材,都展现了贺天健在建国后山水探索的全新面貌。
贺天健《红旗无数上高峰》
133x69厘米 1960年
贺天健《陇岗帆影》
91x45厘米 1960年
作为“传统派”画家的贺天健一向不是艺术上的保守派。早年学习传统时即能够不拘于宗派家数,为己所用,晚年当他尝试变革画风表现时代潮流时,他开始借鉴西画。贺天健早年曾有五、六年的研习西画的经历,虽然并没有影响他日后走融合中西的道路,但这段经历也培养了他“要向西画里去吸收东西,充作中国画的养料,并把那养料消化”的观点。
1950年,贺天健受聘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此后他有很多机会逗留北京,参观一些全国美展和油画展览。有感于中国画在现代展览与观赏方式下达不到油画的那种厚重感立体感,贺天健开始有意识地借鉴西画中的色彩理论和透视学理论变革自己的画面。
贺天健《九皇山梅山水库》
165x83.5厘米 1958年
青绿山水曾是贺天健精研传统而脱胎为个人风格的独擅绝技,50年代,他借鉴西画的色彩效果,在传统颜料与技法基础上琢磨出了“纯绿法”、“纯青法”、“笼青法”等着色方法。
他还大胆改变中国画的构图与经营布置方法,在置景中融入透视感,在色彩上营造空气纵深感,这些旨在增强画面饱满、鲜活的效果,令作品焕发生机的技法,在当时可谓恣意大胆,但这给贺天健晚年的作品带来了全新的审美境界——沉雄宏阔、苍茫伟丽,较之其早年的画作更具奇崛、震撼的力量。
贺天健《秋兴图》132x51厘米
中国画 20世纪50-60年代 中华艺术宫藏
贺天健晚年画风的变革,是其艺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从五十七岁到七十六岁,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探讨传统笔墨形式与时代的结合点。
正如傅抱石所说,他从不停息探索的脚步,他艺术生命的多样丰富,焕然神采,注定让他成为20世纪画坛的佼佼者。
1959年,贺天健在作巨幅山水画
*本文节选自《中华艺术宫馆刊》第五期《承与变——贺天健山水画学概说》一文,因篇幅限制有所删节。
责任编辑:张昊翀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