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在悲剧为主流的时代,喜剧《伪君子》为什么成为经典?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由立陶宛今日最有代表性的戏剧家之一奥斯卡·科索诺瓦斯导演的戏剧《伪君子》作为第八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剧目,将于2019年7月3-5日,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

[ 购票及更多巡演城市信息请见文末 ]




在悲剧为主流的时代

 喜剧《伪君子》为什么成为了经典?

分享人 / 罗湉


莫里哀的《伪君子》在今天被看作古典主义喜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莫里哀的时代

莫里哀出生于1622年,当时法国是君主集权制国家,国王是路易十三,他去世的年代是1673年,当时的君主是路易十四,也就是声名赫赫的太阳王。莫里哀生活的年代经历了法国17世纪两个鼎鼎大名的封建君主,这个时期正好是法国的中央集权制逐步加强稳固的时代,波旁王朝我们知道是从路易十三的父亲亨利四世开始,差不多16世纪末得到巩固,在路易十四太阳王的治下达到了巅峰状态。但是尽管王室的权力不断收拢,不断把权力抓到手里,但是罗马天主教会的力量是不容挑战的。我们都知道法国第三等级这种说法。法国社会第一等级是僧侣教会人士,第二等级才是贵族皇室,僧侣和贵族属于是大地主,他们拥有很多土地,并且不用纳税,是特权阶级。第三等级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资产阶级,也就是市民阶级,资产阶级在法国从头到尾,从一开始产生到如今,从来都不是一个美好的称呼,他们在那个时代受到各种挤压,在后来20世纪受到各种讽刺。

△ 油画《路易十四和莫里哀》

Louis XIV und Molière/Louis XIV et Molière

(画家:Jean-Léon Gér?me 让-里奥·杰洛姆)


那个时代第三等级的市民阶层中,佼佼者是商人和富有的手工业者。莫里哀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市民家庭,他父亲当时是巴黎装饰制造商,属于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完全没有政治权力的阶层,对于这样的阶层来说,他们的孩子要想在社会上获得比较高的政治地位,接近权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法律,所以当时学习法律是很多市民阶层家庭的选择。莫里哀就被父亲送进了耶稣会开办的一所著名中学,即现在的路易大帝中学学习。他的同学非富即贵,著名的西哈诺也是他当时的同学。中学毕业后他选择了法律,但是显然他志不在此,所以从事法律行业不到一年时间就转身投入戏剧行业。可以想象这样的选择对于一个希望提升社会地位的市民家庭来说,是非常令人难过的。莫里哀和他的同伴在外省游荡了13年,在这13年里积累了很多的社会经验和戏剧舞台经验,真真正正地了解了外省底层民众,也包括一些贵族,他们的戏剧需要。然后他1658年的时候回到了巴黎。


在17世纪的法国和传统的中国一样,戏子是下九流的职业,是非常不被人重视的,是被正统人看不起的一个职业,为什么?戏剧爱好者可能都知道,因为当时戏剧在古希腊罗马帝国的时候是盛极一时,但是随着五世纪罗马帝国的灭亡以及基督教一统天下,戏剧逐渐遭到了罗马教会的反感,因为戏剧是从酒神祭祀传统异教的偶像崇拜的活动中衍生出来的,这本身与一神教天主教是非常对立的,自然遭到他们厌恶、打压,就是异教和邪教的东西。另一方面酒神节本身就是一个民间狂欢节日,纵情声色,演员表演的时候肯定是淫词艳曲,各种插科打诨,所以对于基督教来说这简直是不可容忍,道德败坏。所以戏剧在中世纪的时候沉寂了很多年,虽然在中世纪后期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在西班牙、意大利其实出现了一些恢复,但是大部分教会人士对戏剧是另眼相看的,认为戏剧让人灵魂堕落,演员类似于魔鬼,教唆观众干坏事,把孩子都给教坏了,让人误入歧途。所以这样的偏见持续了很长时间,对演员的偏见一直延续到19世纪。所以演员社会地位相对比较低,属于第三等级中的末尾。莫里哀不帮助家庭争取社会地位上升,反而走下坡路,在家庭看来肯定是自甘堕落。


1658年莫里哀经过13年在外省的摸爬滚打,他回到巴黎的时候36岁,36岁是特别好的年纪,这个时候正当盛年,创作力特别旺盛,他也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说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说天时地利人和呢?首先对戏剧的社会氛围从来没有这么宽松过,1629年辅佐路易十三的著名首相黎塞留也是红衣主教,他一方面是非常铁腕的首相,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艺术的保护者,由于他采取了一些官方的措施,使得本来是一盘散沙,纯属民间活动的法国戏剧,逐渐地体制化、规范化和秩序化了。这就促成了古典主义悲剧和喜剧的发展,有一些作家和剧团被官方收编了,就变成了所谓的御用作家和御用剧团,他们领取津贴,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戏剧这个流动性很强的演艺行业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性。黎塞留既是首相又是红衣主教,既代表官方又代表教会,教会人士 由于他对戏剧持这种相对善意的态度,所以整个法国社会开始对戏剧态度有所转变,当时很多贵族上流社会不再把爱看戏作为堕落的象征,良家妇女、贵族妇女也可以光明正大坐在剧院里看戏,不觉得是丢脸的事,很多贵族会把演员请到家里演出,类似堂会,也有很多贵族参加演出,类似票友,所以在这点上中法实际上有很多共通之处。


莫里哀回到巴黎的时候,法国社会的良性戏剧氛围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而更加幸运的是当时的君主路易十四刚刚年满20岁,是一个青春年少的国王,这个国王平生有一个巨大的爱好就是跳芭蕾舞,也是他的那个时代把歌剧从意大利引到了法国,所以他酷爱芭蕾、歌剧、戏剧,经常在凡尔赛宫举办各种游园活动,把贵族青年男女召在一起观看演出,他本人也粉墨登场,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芭蕾舞演员。所以可以说莫里哀回到巴黎是恰逢其时,正好迎合了在法国从上流社会到市民阶层的戏剧需要,所以他很快就获得了路易十四的亲睐,他的剧团被路易十四封为王家剧团,得到了路易十四的庇护,多次在路易十四的保护下躲过危机。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和巴黎剧场有关。我们知道剧场对于戏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剧场能为戏剧提供一个稳定的地点,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戏剧演出的形式。16世纪之前巴黎根本就不存在固定的剧场,更谈不上稳定的剧团。在1600年的时候,波旁王朝的亨利四世国王迎娶了著名的意大利美第奇家的玛丽,玛丽来法国的时候带来了意大利剧团。我们知道意大利即兴喜剧是非常有名的,他们来到巴黎之后,就租用了当时的耶稣受难兄弟会拥有的一个地方,叫做勃艮第王爷府。意大利剧团在勃艮第王爷府演出,结果在巴黎大受好评,特别受欢迎,他们就决定留在巴黎。能有一个固定的场地演出,当时这是所有法国剧团的梦想。法国剧团当然非常羡慕意大利剧团,可是他们竞争不过他们,意大利戏剧发展太好了。慢慢地法国一些本土剧团也赢得了王室的亲睐,出现本土的王家剧团之后,开始有人跟意大利剧团分享巴黎独一无二的剧场,就是勃艮第王爷府。当然有人看到说这不行,我们很多剧团也需要场地怎么办?当时常见的解决方法是就找个长方形的场地,稍微改造一下就变为剧场,比如说最常见的网球场作为剧场使用。后来在巴黎历史悠久的玛莱区,他们把一个网球场改造成第二个剧场。之后黎塞流看剧场太少,他又下令修建了一座王宫剧场,这个剧场大概在1641年的时候完工了。所以莫里哀回来的真是时候,他回来的时候巴黎已经有好几个装备完善,很像样的剧场,所以在1662年到1673年他去世这段时间里,他一直和意大利剧团分享黎塞留让人修的王宫剧场。对他来说这是艺术发展上很重要的一件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知道莫里哀受到意大利即兴戏剧非常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之所以能够形成,与他跟意大利剧团长期合作,使用共同场地,互相观摩学习,是分不开的。


莫里哀的戏剧有了场地,有了规律的演出,有了稳定的收入,能够留住好演员,也培养出了自己的观众群,这就使得莫里哀比以前任何一个喜剧作家更有条件成为一个经典的戏剧创作者。我们还是继续回到经典的问题。那和(高乃依、拉辛)这些同时期的戏剧家相比,莫里哀他有所不同,他是一个实战型的选手,他不是典型的书斋中的剧作家,是一位非典型性的剧作家。他要写剧本,他要演主角,他要调度场景,别人批评他的剧团的时候,他要跳出来打笔仗,各种论辩文章由他来写,而且他还要管赚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难想象为什么他40岁的时候第一次结婚,在那个年代是非常晚婚了,51岁的时候因病倒在了《没病找病》的演出舞台上。

△ 塞尔维亚版本《无病呻吟》


法国喜剧第一次登上主流文学殿堂

莫里哀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头脑特别灵活,他完全不拘泥于任何条条框框,所以他学习了西班牙喜剧意大利即兴喜剧法国传统闹剧的很多手法,他最大的成就就是创立了严肃题材喜剧,使得中世纪之后的法国喜剧第一次能够登上文学殿堂,并且流传百世。


在17世纪戏剧地位相对有所改善的情况下,喜剧的地位比较低的。悲剧已经成为相对主流的文学形式,可喜剧算什么呢?没有像样的文本,插科打诨,开各种粗俗的玩笑,所以很多人瞧不起喜剧。直到莫里哀出现,喜剧的地位才真正的改变。他觉得悲剧算什么,哭天喊地、装腔作势,一天到晚的就说人类的苦难,谁不知道人类的苦难呢,他觉得这不算什么,喜剧才厉害,喜剧是什么样的?通过一种滑稽的表演,漫不经心、不着痕迹的把人类共同的弱点呈现出来,这才是高明的。而且不仅如此,更高明的一点是在当时要求得体克制的审美氛围之下,我一边嘲笑你、讽刺你,一边还要让你看得高兴,一点不觉得自己被骂,一点不会生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喜剧作家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

△ 莫里哀的喜剧《小资产阶级绅士》插图

LeBourgeoisGentilhomme

byCharlesRobertLeslie,1841


喜剧《伪君子》为什么经典?

莫里哀的《伪君子》在今天被看作古典主义喜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莫里哀觉得喜剧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莫里哀创作出了今天我们谈论的《伪君子》这部戏,《伪君子》这部戏今天被看作是古典主义喜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主要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形式上的原因。这部戏形式上严格遵守古典主义法则,古典主义戏剧法则说起来非常复杂,我们今天简单地总结一下。首先看过剧本的朋友都知道,这本戏分了五幕,五幕结构是古典主义悲剧要求的最基本的经典结构;另外他遵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把作品为开头、中断、结尾,有人会说这算什么,太简单了,但是你们要知道在那个时期很多喜剧是不分幕的,都是独幕的,经常是没头没脑出来的一些场景,所以这在当时是非常新的一种情况。还有你们注意到,地点一直是在奥尔贡他们家的客厅,时间就在一天之内,发生了这么多事情没有超过24个小时,情节一直是围绕答尔丢夫骗局展开的,没有太多的枝节,可以说严格遵守了时间、地点、情节统一的三一律法则,作为一部喜剧它的语言非常好,可惜我们在译本是看不出来的,它的原文是12音节的亚历山大诗体,严格遵守了古典主义要求的诗体格式,而且情节逼真合理,人物举止有度,非常得体,可以说完美执行了古典主义的形式规范,所以它能够成为古典主义经典的戏剧读本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点他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在遵守这种古典法则的同时,开放性吸收了意大利即兴喜剧和法国传统闹剧的很多技法,所以表现手法非常丰富多面,充满了机智的喜感。我们知道意大利即兴喜剧中有个词lazzi,按中文说叫做耍宝、搞笑,实际上它是一整套风格非常鲜明的文字游戏,经常包含文字游戏,情色的暗示、杂耍,肢体动作,所有这些耍宝在一起,来辅助情节的发展,形成非常强烈的喜剧效果。可惜的是当时这些非常精彩的表演没有音像资料,我们根本看不到,也没有什么文字,只能通过一些观众的观后感来体会,但是我们通过莫里哀的剧本是可以抓住当时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表演特点的。比如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第一幕第四场,奥尔贡刚刚回家那段。奥尔贡回来之后问家里的情况,仆人说太太病了,病得很严重,她每说一句奥尔贡就问答尔丢夫呢?说答尔丢夫吃得好、睡得好,红光满面,长得肥肥壮壮,结果奥尔贡说“我可怜的答尔丢夫”,就是这么一套对话反复了大概五六次之多,这个是特别有意思的,其实这里面具有非常多令人惊奇的反差,有对照和暗示性,按照人之常情,你离家很久之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当然是看看自己年轻的娇妻,何况太太还是病了的,可是他满腔的怜爱,那个很类似爱情的一种感情、温情全部投射给了一个肥壮油腻的男人,这和人之常情是严重错位的,非常出人意料,由于它与观众预期严重错位,所以造成一种强烈的惊喜感和喜剧感,奥尔贡就是典型的愚蠢丈夫的角色,跟他对话的桃丽娜是泼辣女仆的角色,答尔丢夫就是一个肥胖丑陋,但挺爱动情的的男性喜剧角色,这些角色都是意大利即兴喜剧中的经典化角色;而他和女仆之间夹枪带棒的讽刺、挖苦、耍嘴皮子的对白,也是意大利即兴喜剧的传统手法,被莫里哀不着痕迹地学过来,转手就成了法国传统喜剧的一个经典手法。


第三点就是《伪君子》是以经典人物塑造出名,它的人物层次非常丰富,现在答尔丢夫已经成为伪君子的代用词,就像我们中国人说你就是个岳不群,就是个伪君子。实际上答尔丢夫的形象不是那么单一简单,他不是个纯粹的坏人,或者说他作为坏人很丰富。他骗术很多,能屈能伸,有时可恨有时可笑,我们看到剧本的每一幕每一场都把他的性格丰富性又加深了一步:没钱的时候谈装成禁欲圣人,禁欲到什么程度,看到女仆就说你用手帕把胸脯盖上,我看着不舒服,然后出门就说你把鬃衣给我穿上,我用鞭子抽自己,这样表现他特别可笑。结果看到好吃的,就抑制不住口腹之欲,狠狠地喝上四大杯红酒,吃得白白胖胖的;面对女主人他色令智昏,求爱的样子非常猥琐。一旦被告发之后立刻又是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说自己多么受委屈;等到别人相信他的话,他又露出小人的嘴脸去挑拨离间;别人劝他要与人为善,结果他说我用教会的名义接受奥尔贡的全部财产来行善;为了揭发他的骗局,女主人假装跟他调情,结果这个人非常皮厚,他担心女主人骗他,就说你得马上给我看得见的实惠,。结果眼看计划就要实现了,他就开始得意忘形了,觉得奥尔贡抓在他手里想搓捏怎么搓捏。突然奥尔贡发现他的阴谋了,他发现不能操控奥尔贡了,就反目成仇,翻脸无情,夺下对方的全部财产,还要把他投入监狱,这时候他又带着圣人的面孔投入了更有权势的贵族门下。这个人步步为营,打得一手精彩组合牌,而且八面玲珑,形象特别生动丰满。在此之前,这种细腻深刻的喜剧人物在整个法国戏剧史上还没有出现过,表现出莫里哀非常深刻的生活阅历和观察能力。

△ 邵宾纳剧院话剧《伪君子》


最后我提到的一点,我想《伪君子》成为经典还跟当时的一件丑闻有关,我们都知道《伪君子》刚刚上演一次就被禁了,禁了五年,为什么?它太大胆了,从来没有人在教会统治的时期敢这么讽刺教会人士,所以教会有人说从古到今,从没有过如此大胆、如此严重亵渎宗教的事,应该对作者施以火刑,让他上火刑架;也有人说干脆保持沉默,让这部戏彻底被历史遗忘。所以说17世纪时期的教会真的是一手遮天,我想举几个例子说明莫里哀想跟教会斗是以卵击石,比如说路易十四的母亲,路易十三的王后也算是权势如日中天的人物了,她也不敢去看戏,她怕触怒教会,写信给索邦大学神学院的六位博士,问他们说,如果我去看戏合适不合适?人家说您只要看正经的戏还是得体的,她这才放心去看戏。比如路易十四他虽然喜欢戏剧,可他到晚年的时候娶了著名的曼特侬夫人,一改以前的习性,从此过上虔诚的生活,再也不沾戏剧,而且为自己的行为忏悔。路易十四时代最著名的悲剧作家拉辛,真正的戏剧大师,可是他一旦成为王家史官之后,立刻跟戏剧一刀两断,一个字都不写,而且禁止自己的儿子去看戏。所以你可以知道教会的势力是非常大的,宗教在当时人的心里影响是非常之深的,莫里哀这样一个小小的剧作家,想在剧作中讽刺天主教,真的是极其大胆的,他的确做了这么大胆的事,但他也非常知道审时度势,所以五年被禁之后他也学乖了,中间他把剧本改了改,最后改成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答尔丢夫不是神职人员,他只不过是一个装虔诚的人,是一个骗子。莫里哀特别在前言中说了一句话,他说大家要把假虔诚和真信士分开,这句话实际上有些示好的意思了:其实我骂的是坏人,是假虔诚,不是真的信徒,信仰天主教的绝对是最好的。所以我们说《伪君子》是戏剧史上天主教会滥用宗教审查权的一个经典个案,也许这个个案的存在,使得《伪君子》在戏剧史上又具有另外一层特殊的意义,我先讲到这里。


以上来源于:第八届林展分享活动

大咖讲座——透过莫里哀看现代《伪君子》



 奥斯卡的《伪君子》有什么不一样?

△奥斯卡·科索诺瓦斯《伪君子》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演绎

这版《伪君子》由奥斯卡·科索诺瓦斯执导、立陶宛国家话剧院演绎。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的历史始于 1940 年 10 月 6 日,当日维尔纽斯国立剧院上演的荷兰剧作家 H.海厄曼斯话剧《希望》。该剧的舞台主视觉 —— 一个渔夫的船,成为了立陶宛国家话剧的象征。剧院致力于为不同的艺术家提供创作的可能性,高新聘请国内外世界级大师以及年轻有才华的导演、舞美设计、作家进行剧目创作。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一直活跃于国内外各大艺术节。2001 年,立陶宛国家话剧院加入欧洲戏剧协会后,有了更多海外演出及国际联合制作的机会。2005 年起,立陶宛国家话剧院开始主办针对立陶宛本土剧作家的“Versm?”国家“源泉”戏剧节。该戏剧节是立陶宛国内最顶级的剧作鉴赏盛会。

△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


立陶宛戏剧的独特性

分享人 / 彭涛

立陶宛的这几位导演他们的独特性在于:他们将一种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美学的注入到他们的作品中。如果我们把图米纳斯和科索诺瓦斯放在一起比较,我很难去总结他们有些什么差异或者是普遍性的共性。


就我个人看来,这两位导演,他们是力图从僵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学以及舞台表现形式中突围出来,找到一条新的路。我是指图米纳斯以及科索诺瓦斯等立陶宛导演,当他们去处理经典文本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特点:这几个导演都是很积极的去寻找与戏剧文本相对应的,更有表现力的一种非语言的表现手段,从而建立一种更视觉化的舞台呈现,通过一些视觉、诗化的形象对文本进行一种再阐释。我们在舞台上就能够看到非常有舞台表现力的,具有隐喻特征的舞台形象和形体动作的统一。

△奥斯卡·科索诺瓦斯《伪君子》


而这个舞台的形象、视觉形象系统以及演员的形体动作系统是在与文本的一种碰撞之中产生的。实际上图米纳斯也好,或者是科索诺瓦斯也好,他们是把文本中所存在的,但是并不一目了然的那些内涵,以一种形象化的手段呈现在舞台上,创造了这样的一种形象的戏剧或者戏剧的形象。


对于戏剧经典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这样一种并非一目了然的再阐释的可能性的探索,我觉得是这两个导演非常共通的东西。


将经典文本的内容以一种形象的、可视的手段呈现在舞台上,并且在舞台形象之中表达其内在的思想性,这样的一种特征对图米纳斯也好,对科索诺瓦斯也好,这是他们导演艺术很独特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立陶宛导演的一种独特性,这与俄罗斯导演还有些不同。


立陶宛导演的舞台想象力以及运用演员形体形象去呈现文本的内在含义的这种能力特别的突出。他们有着深厚的传统戏剧的训练,他不会被观念艺术给带偏,他们的戏很扎实,同时又不是墨守成规的现实主义戏剧,这是我的一些感受。


与当下生活最贴近的一版《伪君子》

分享人 / 安妮

我认为科索诺瓦斯这一版本《伪君子》,这是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跟当下生活最贴近的一版《伪君子》,戏中导演给我们构建了四个空间:

一是我们看到的凡尔赛花园构出的迷宫,导演自己给出的解释,这是法国的象征性的东西,标志着一种经典,另外,由于这个迷宫本身就是可以跟轨迹联系起来的一个意向,所以大家可以在里面感到一种迷失和权利的平衡。


第二个空间就是他的后台,演出开场之前,所有的演员就聚在后台聊天,演出开始之后大家上台了,整个过程中所有演员有多次返场,在后台的时候演员有的时候是景色,有的时候是演员自己,这个是需要观众判断的,我们在现场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无法判断是演员还是角色了,除非你非常熟悉剧中的台词,就出现了一种真伪之间的暧昧。


第三个空间用了很多很多的影像,括即时影像和提前录好的影像,构建一种隔离感。


第四层空间在里边构筑了网络的语境。


内容修订:沈林、彭涛、罗湉、安妮

文字整理:马瑞雪、十三不靠

△活动现场·罗湉

△活动现场·彭涛

△活动现场·沈林

△活动现场·安妮


活动现场摄影/塔苏


【相关阅读】

《伪君子》大咖讲座全记录

立陶宛戏剧“国家队”《伪君子》卡司阵容



2019第八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

伪 君 子

立陶宛国家话剧院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大剧场

演出时间:2019年7月3日  19:30

2019年7月4日  19:30

2019年7月5日  19:30


演出时长:110分钟(无中场休息)

演出语言:立陶宛语演出,中英文字幕

演出票价:880/680/480/280/180

购票电话:400-635-3355

购票请戳“阅读原文”

*建议观剧年龄16岁以上,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1.北京惠民专场:为丰富市民夏季文化生活,北京文惠联合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推出《伪君子》文惠惠民专场活动。6月19日起,在天桥艺术中心官方渠道及大麦网购买7月3日场次《伪君子》可享文惠惠民专场价。

原场次票价:880/680/480/280/180

惠民专场价:580/480/380/180/100

加上文惠券:480/430/330/150/80

 (注:此优惠与500-100、250-50、150-30、100-20文惠券可同享,详情请拨打400-6353355进行咨询)


也就是说全场最低80,一楼最低150,乐池480,最高立减400!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官网选座购票~


2.官网购票可享95折优惠(最低票价除外)

3.每月20日为会员特惠日,会员至天桥艺术中心东售票厅购买本场演出,可享受8折优惠(惠民专场和最低票价除外)

4.本场演出在天桥艺术中心前台购票,可使用北京惠民文化消费电子券,单笔优惠金额最高100元

5.即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观众可持影院发行的“联合通票”至天桥艺术中心前台购票,“联合通票”票面金额可抵用现金使用

6.以上优惠活动,详情请拨打400-6353355进行咨询,以客服回答为准




-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票 -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