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POB对话大师 | 奥蕾莉·杜邦与赵汝蘅的“芭蕾圆梦曲”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距离POB短篇精选“舞夜巴黎”演出

还有3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总监——杜邦


奥蕾莉·杜邦(Aurélie Dupont)自1983年起进入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学校进行学习。1989年加入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并于1991年成为舞团“领舞”,次年成为“独舞”。奥蕾莉·杜邦参与了舞团所有经典及现代芭蕾的大型制作保留剧目,于1996年晋升成为首席舞者,两年后晋升“明星舞者”。2016年,奥蕾莉·杜邦被巴黎歌剧院院长斯蒂凡·黎斯内任命为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总监,接任本杰明·米派德的职位。


自上周6月24日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抵沪之后,“POB芭蕾周”今日已进入第二周,今晚《天鹅湖》将是本次上海大剧院演出的最后一场。而紧随其后的7月4日至5日(本周四、五),聚焦3位世界级编舞家威廉·福赛、杰罗姆·罗宾斯、克里斯朵·派特代表作品的“舞夜巴黎”短篇精选即将上演,为中国观众重新诠释芭蕾艺术的法式情怀。


6月29日,POB的“大BOSS”——舞团总监奥蕾莉·杜邦一早抵达上海,就迫不及待来到大剧院“视察”她的一众舞者们,对于总监的突然出现,舞者们既兴奋又备受鼓舞。暌别14年,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以近百人的阵容重返上海大剧院,作为总监的杜邦女士对此次上海演出极为重视,不仅在《天鹅湖》首演当日抵达并观看演出,还为上海的观众带来各类艺术交流活动,包括首演夜的演前导赏、上海大剧院的“艺术家棚拍记录”、还有与赵汝蘅老师的对谈活动“对话大师——情迷芭蕾,足尖艺术的AB双面”。


上海大剧院的“艺术家棚拍记录”照片?SGT


参与“对话大师”的另一位重量级嘉宾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原团长,现中国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为参与这次和杜邦的“对话大师”,赵汝蘅女士特意从北京来到上海,为上海的观众悉心介绍了POB这次访演的几部剧目,两位舞蹈界的大咖,都是从带着梦想的舞者身份一步步走向一个舞蹈团体的领导人,相似的历程,不同地域的文化,使得这一次的对谈碰撞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下面,我们来回顾两位女神级芭蕾大咖的对话实录吧。


上海大剧院“对话大师”现场?SGT



非常荣幸巴黎歌剧院此次巡演来到上海,非常高兴再次与赵女士见面。这次我们带来《天鹅湖》,以及应上海大剧院要求,包含一些当代舞蹈的短篇精选“舞夜巴黎”,其中2部是新的作品,都是2016年创作的,以及罗宾斯的《夜晚》。现代舞在中国或许还没有古典芭蕾这样广为人知,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与上海大剧院的合作,帮助现代舞的推广。

非常荣幸今天来到上海,与我个人很喜欢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的杜邦女士再次见面。


先稍微介绍一下,中央芭蕾舞团与巴黎歌剧院有很长的缘分,我个人参与的有1980年我们在北京排演的巴黎歌剧院最古老的芭蕾之一《希尔薇娅》。1985年,努里耶夫担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第二年,应中国芭蕾最早的开拓者戴爱莲先生邀请,来到北京。当时努里耶夫先生的助手,也是我很好的朋友尤金·波里亚柯夫,帮助我们排编。1985年是我印象非常深的一年,努里耶夫因为对中国的感情非常深,把整部《堂吉诃德》给我们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不要一分钱。每天晚上,我们的演员会与他一起去吃饭,他吃饭吃得很晚,那个时候晚上也没有车,吃完晚饭都不知道怎么回家。


之后,他邀请了中央芭蕾舞团的两位主要演员去往巴黎歌剧院演出《堂吉诃德》。在我担任团长期间,我们受邀到法国演出,带去了中国最经典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巴黎歌剧院的保留剧目《希尔薇娅》。当时巴黎歌剧院为了介绍《红色娘子军》,印了将近100页的说明书。

上海大剧院POB《天鹅湖》首演剧照?SGT

我们两人都是从演员到艺术总监/团长,相信在如何把握剧团的方向,如何继承古典芭蕾的传统,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如何看待人才,如何看待市场,应当会有一些共识。

我还想补充一点,很少有女性担任舞团团长。

看来女的比男的厉害。而且,杜邦女士还没有结束她的艺术生涯,她在巴黎刚刚演出了新作品,这一点也是我非常羡慕的。

有一种团长是所谓“编舞的团长”,比如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乔治·巴兰钦,或者汉堡芭蕾舞团的约翰·诺伊梅尔;另一种是选择节目的团长,我想知道您属于哪一类?

我自己不是编导,所以恐怕很难成为所谓法兰西的诺伊梅尔,我做得更多的是精选一些剧目。作为艺术总监,很现实的是一直要有票房的考虑。并且,我们的舞者都是艺术家,我们需要满足艺术家的追求,让他们的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寻找到一些新鲜的东西,其中的抉择是很艰难的。

巴黎歌剧院此次带来可以说是中国甚至世界观众最喜欢的《天鹅湖》,以及一套三合一的“triple bill”短篇精选,从专业的角度,我会更想看这次的短篇精选,因为它代表现代不同的编导风格,对演员的训练价值也非常高。


北京现代舞的观众越来越多,虽然大家也会觉得看不懂,但有一种说法是觉得这些作品不需要看懂,而是去感受音乐,感受心灵的碰撞,或者去感受肢体的力量。我不知道杜邦女士是否同意这一点?

其实《天鹅湖》在刚刚首演的时候票房也并不好,不是最受欢迎的作品,一段时间以后才开始受到大家的喜爱,大家都觉得编舞非常棒。而今天这些当代舞蹈作品,是否也会成为后世的经典,像《天鹅湖》这样受欢迎,我们拭目以待。


确实,艺术的重点在于情感和感受,不一定必须要理解。观看现代舞的演出,看到舞者的动作或许就会觉得被打动,这样就够了。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技巧,或是布景的设计,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不太明白,但它让我们有所感受,这是很重要的。这就像我们欣赏绘画。我们看到一幅画的时候,或许不能马上说出看到的是什么,但依然会有所感受。很多观众觉得现代舞看起来比较“玄”,比较复杂。但重要的是欣赏艺术的一种态度。

克里斯朵·派特作品《四季卡农》?OnP

 

我特别同意这个看法,也希望观众们能够和我们一样——在从事芭蕾舞多年后,会希望追求一些超越《天鹅湖》的东西。另外我想解释一下,在中国很多人看《天鹅湖》仅仅是看“四小天鹅”或者之类的经典段落。希望大家理解专业舞团的演员非常辛苦,他们想要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观众在欣赏《天鹅湖》时,看到的也应该不仅是“四小天鹅”,而是欣赏全团的水平,和对古典的继承和尊重。

这次带来的三个短篇作品中有威廉·福赛的作品。而罗宾斯的《夜晚》是一部非常漂亮的作品,虽然比较老,从中可以看到老一代编舞的创作。我也很希望杜邦女士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克里斯朵·派特的作品,对这位编舞我也是久有耳闻,听说她的风格更为先锋,更为现代。

对于派特的作品,其实是不需要特别去考虑理解的。她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加拿大女士,《四季卡农》也是专为巴黎歌剧院创作的作品,在创作时主要着眼于群体的积极的变动,另外作品所配的音乐也很美。


派特在巴黎创作这部作品时,其实时间非常紧张,只有三周的时间创作;而用三周能够创作出这样水平的作品非常不可思议。作品在巴黎首演之后得到了全场观众的起立鼓掌,非常受欢迎,我看这支作品也感到非常震撼。它是很有现代性的作品,看上去或许简单,但其中是有深度,有研究,有思考的。当然我们可以找到比她更现代、更先锋的编舞,而这支作品利用群体的方式,其中没有一个单独独舞的演员,而是作为一个群体而动,效果非常震撼。

罗宾斯作品《夜晚》?OnP

目前在中国,我们也很呼吁古典和当代的融合,呼吁创作现实题材的作品,而我也希望了解杜邦女士领导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怎样去应对时代新的挑战。

年轻一代的舞者会接触越来越多的当代舞蹈,他们喜爱冒险,希望往新的方向发展。他们会渴望被世界顶尖的编舞发现。作为舞者,我认为当代舞蹈与芭蕾没有矛盾,当代舞蹈对于古典芭蕾舞者反而是有帮助的,而并不是一种阻碍或者背道而驰。舞蹈本身也需要发生变化,如果我们跳《天鹅湖》或者《吉赛尔》,在我们之前可能有几千个舞者已经跳过,而当代的舞蹈或许有风险,但创新的历程中我们会有开拓未来的感受。


当代的编舞会根据舞者的身材和技术来适应和调整编舞,最终的作品会更适合我们的技术。我们会对自己的身体更加诚实,更符合自己动作的风格。通过与当代编舞的交流合作,会感悟到与社会和现实环境的联系。当代和古典这两个方向整体而言是互通的,并不完全矛盾。

我们知道《天鹅湖》在上海票房反馈非常好,上海的创作也非常活跃,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欣赏环境,最后请杜邦女士为上海观众说几句。

希望上海观众欣赏这次带来的作品,也希望通过演出使观众对当代舞蹈有新的体会,更感兴趣。作为艺术总监我们对年轻一代的观众也应当有所了解,他们可能比较喜欢看到一些刺激的东西,会希望看到新鲜的,不一样的东西,我们也需要权衡大众是否能够接受新的舞蹈形式。舞蹈有好看的也有不好看的,甚至古典的芭蕾也有不那么好看的部分,而古典芭蕾有其历史的价值,尊重历史和传统非常重要,但无论是古典还是当代的作品,都有美好的东西值得欣赏。

“对话大师”活动现场?SGT


/相关演出/

▼点击图片了解演出信息▼

-别克大师系列-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努里耶夫版芭蕾舞剧《天鹅湖》

2019/6/29  19:30

2019/6/30  14:00 & 19:30

2019/7/1  19:30


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

短篇精选《舞夜巴黎》

2019/7/4-5 19:30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