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当代著名绘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的66件(本)绘画艺术作品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这批作品是吴冠中先生在生前饱含重托、留给长子吴可雨“重要机缘时使用”的宝贵遗产。2019年时逢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我们迎来了这一“重要机缘”。
此次作品入藏清华艺博,不仅弥补了吴冠中先生生前作为清华教授未能为学校捐赠作品的遗憾,同时也填补了清华艺博收藏吴先生画作的空白,更为清华大学推广及研究吴先生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就提供珍贵资料。
今年11月份,清华大学还将举办“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和“美育人生——国际学术报告会暨吴冠中百年诞辰纪念”等活动,将求真、寻美的研究推向国际学术视野,也让更多观众通过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作品探寻这位绘画大师的艺术人生。
2019年7月1日上午,“吴可雨先生向清华大学捐赠吴冠中绘画艺术作品仪式”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隆重举行。吴冠中先生的长子吴可雨先生及夫人于静女士,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法兰西艺术学院通讯院士吴为山,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周汉萍,中国美术馆原馆长杨力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及原副校长王明旨等出席仪式。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吴冠中先生的学生和清华大学师生代表15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校长助理、文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彭刚主持仪式。
捐赠仪式现场
此次吴可雨先生向清华大学捐赠吴冠中绘画艺术作品66件(本),其中65幅作品为《吴冠中全集》收录作品、1本珍贵的写生速写,已于昨日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仪式上,吴可雨与邱勇签署《吴冠中绘画艺术作品捐赠协议》,于静、陈旭、周汉萍、吴为山、彭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卢新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等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与吴可雨签署协议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向吴可雨颁发捐赠证书及捐赠牌
邱勇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的今天,全体清华师生迎来了吴冠中先生的66件传世之作,这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艺术财富。邱勇说,吴冠中先生是杰出的艺术大师和艺术教育家,是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对大学而言,大师的意义在于其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学术造诣,更在于其影响人类心灵的高洁品行。在延续卓越和传承精神的过程中,一所好大学会想方设法让大师的风范在校园永驻。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致辞 (李派摄影)
邱勇指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思想沉淀结晶下来的灿烂财富,凝聚着国家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家的心血。清华大学长期致力于推动吴冠中先生艺术作品、美术理论、美育思想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传播工作。大学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美育在培养健全人格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向美而行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培育美的素养、塑造美的心灵、涵养人生品位。
时代呼唤美育,艺术引领心灵。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传承吴冠中先生的大爱之心和大美之艺,继续推动艺术学科和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争取早日将清华大学美术学科建设成为世界艺术教育重镇,为中国艺术更加开放地走向世界、为人类艺术传承创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最后,邱勇引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句,向吴冠中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吴可雨先生、于静女士及家人的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
吴可雨先生致辞
吴可雨先生感谢清华对吴冠中先生的敬重和对其作品的尊崇。通过对父亲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事业点滴回顾,吴可雨介绍了吴冠中先生坚持艺术创作、永不放弃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之坚韧,以及对清华的深厚情谊。他说,无论艰辛探索还是备受推崇,吴冠中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一心探索艺术。他最关心的,一直是自己的作品能被人欣赏、艺术能够为世人了解。
吴可雨表示,在清华建筑系任教的1950年代,被吴冠中先生称作“像一把伞,庇护了我这个风雨独行人”。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将举办系列活动隆重纪念也让自己非常感动。他说道:“无论父亲有多少荣誉和头衔,他最后最正式的身份是清华大学教授。我相信,把父亲嘱托的最后一批作品捐给清华大学,完成了父亲嘱托的‘重要机缘’,这个机缘就是父亲生前未能了的向清华大学捐画的心愿。”
为表达学校的感谢和敬意,同时也尊重吴可雨先生的意愿,仪式上,彭刚宣布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将设立“吴冠中艺术研究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吴冠中艺术与艺术思想研究。
与会嘉宾合影
7月1日下午,捐赠作品在吴可雨先生及夫人于静女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交接。
吴可雨先生亲自为作品开箱
作品交接现场
作品交接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认为,此次吴冠中先生66件(本)绘画艺术作品入藏清华艺博,具有三层重要意义:
首先,吴冠中先生是20世纪中国美术探索、美术创新和美术观念非常超前的一位艺术大家,也是清华美术学群的重要代表人物。因此,我们非常期待这批作品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它填补了本馆收藏吴先生画作的空白。
第二,吴先生是带着遗憾离开的。从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加盟清华时,吴先生就非常期待一个现代化的艺术博物馆能在清华建成,他在博物馆方案的评选和论证过程中,也都倾注了很多心力。但是很遗憾,博物馆迟迟没有动工,使得他原本想要捐给清华艺博的作品最终都捐给了其他博物馆。所以此次吴可雨先生的捐赠不仅完成了吴冠中先生当年的心愿,也弥补了吴先生和清华艺博的遗憾。
第三,吴冠中先生最后的身份是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在2010年吴先生过世之后,也马上成立了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在过去的9年当中,研究中心在作品整理与研究、以及博士后培养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此次66件(本)作品入藏,对于开展吴冠中艺术思想研究和宣传推广吴冠中的艺术成就方面都提供了重要资料。尤其难得的是其中的一本速写本,那是吴冠中先生1978年带学生去长城、秦皇岛写生完成的26幅速写画,每一幅作品都非常完整,其中还包括一幅彩色的作品,非常漂亮。这26幅速写作品是从未面世和出版过的,可以填补吴冠中先生的艺术空白,其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都是十分重要的。
作品交接现场
作品交接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对今年11月份将要在清华艺博举办的“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寄予厚望:
吴冠中先生是从清华走向世界的大师,此次捐赠将是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最有价值的丰富和最有意义的发展。对此我们这些守护者既感到喜出望外,又觉得此乃这些作品的最好归宿。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它们能得到最好的看护,也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今年是吴冠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11月1日我们馆将举办盛大的展览活动以纪念这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届时将展出100幅代表作品和部分文献资料,以缅怀纪念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成就,同时这也是回顾、思考他人生中持续创造力产生的轨迹、源泉、动力的一次特展。本次捐赠的作品将根据“美育人生”的策展理念融入此次展览,我们相信这是一次对吴冠中先生解析最深刻的艺术大展。
捐赠作品 《无梦之夜》 吴冠中 1994
42×54厘米 布面油画
捐赠作品 《荷塘(三)》 吴冠中 1995
95×180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捐赠作品 《春雪》 吴冠中 1996
30×58厘米 布面油画
捐赠作品 《水乡》 吴冠中 1997
45×48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吴冠中先生从艺治学一生,博采中西,贯通古今,始终关心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命运。他爱祖国、爱人民、爱学生、爱故乡,他崇尚美、追寻美、创造美,他的每一件作品都饱含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他提出的“风筝不断线”,是和人民的情感不断线,和祖国的大地山河不断线,和现实生活不断线。
捐赠作品 《农家小院》 吴冠中 2002
46×61厘米 布面油画
捐赠作品 《安徽水乡》 吴冠中 2002
40×44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捐赠作品 《竹林》 吴冠中 2005
48×45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捐赠作品 《海港晨曦》 吴冠中 2006
45×60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吴冠中先生对艺术至诚、至真、至精,一生甘为艺术的苦行僧。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推动了中国艺术的现代进程,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作为一名教师,吴冠中先生立德树人,为人师表,具有优良的师德和高尚的教师情操。他强调“美”是造型艺术教育的核心,呼吁社会美育的重要性,倡导以艺术与科学融合推动创新性人才培养。
捐赠作品 吴冠中《长城-秦皇岛 授课记》速写本 1978
捐赠作品 吴冠中《长城-秦皇岛 授课记》速写本内页 1978
捐赠作品 吴冠中《长城-秦皇岛 授课记》速写本内页 1978
2008年,吴冠中先生拍卖了《长江万里图》作品,将全部所得款项(1275.75万港元)捐赠给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了“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励基金”,寄望以绵薄之力,助推有志于艺术与科学融合创新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为研究、传播吴冠中艺术与艺术教育思想,清华大学于2010年专门设立了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九年来,研究中心抢救性地搜集整理了先生的大量作品、史料和文论,出版了《吴冠中追思文集》和《吴冠中全集·续集》第十卷,培养的12名博士后的13部研究专著也即将出版,举办了学术纪念活动30余场。
捐赠作品 《三美图》 吴冠中 1991
46×38厘米 布面油画
捐赠作品 《直节如竹》 吴冠中 1993
70×70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捐赠作品 《鸡冠花》 吴冠中 2001
70×70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捐赠作品 《寂寞沙洲冷》 吴冠中 2001
70×70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捐赠作品 《竹》 吴冠中 2001
69×69厘米 水墨纸本设色
为践行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在纪念吴冠中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将在今年11月份举办“美育人生——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和“美育人生——国际学术报告会暨吴冠中百年诞辰纪念”等活动,将求真、寻美的研究推向国际学术视野。清华大学还将发布吴冠中艺术研究数据库,通过开放性研究平台,将吴冠中先生的艺术珍宝与社会共享。
捐赠仪式全体嘉宾合影
注:本文部分内容转自清华大学官微《吴冠中66件(本)绘画艺术作品捐赠清华 吴冠中艺术研究基金同时设立》一文
开馆时间
2019年7月:8:30-18:00(17:00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春节期间,除夕至初十闭馆)
地址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东侧。
校外观众请从清华艺博东侧“艺博专用通道”进校入馆。
地铁路线
13号线 五道口站,A(西北)出口出站。
15号线 清华东路西口,C(西南)出口出站。
公交路线
五道口站 508、307、331、375、429、549、562、630、86、运通126。
清华东路西口 333、355、438、466、594、913、 运通110、快速直达专线82。
艺博官网
http://www.artmuseum.tsinghua.edu.cn/
◆
新闻撰稿/淑霞 李婧 垚梦
图文编辑/垚梦
图片摄影/肖非
视觉统筹/王鹏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带您走进艺术殿堂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