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来
小合为大家展出不少杰出艺术家的作品
不知你是否有参与王庆松的《跟我学》系列
不知你是否有去过王尊那缥缈的仙境
不知你是否有见到宋晓君覆盖背后的景象
有人说:艺术是美好的,是对未来的幻想
也有人说:艺术是抽象的、是不切实际的假想
而小合想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不知你是否有读到徐文涛刻意重现历史
而对未来有着遐想
小合带你看看众人眼中的徐文涛是怎样的
徐文涛此次的作品比之前个展更成熟,思考得也更深入。他的作品图像大部分是借用图像和选取图像,其中他更多的是,把图像原有的意义通过在语言和图形上的改造而转移,呈现出原有图像不具备的能力。他借用已有的图像,赋予了一种新内涵。
——殷双喜
人是文化的容器,是文化动物。徐文涛的新作,画的是不同时代、地域、文化和制度中的群体行为,从他们的行为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同处一个星球上、一个时间段,不同的文化共同体,在理想、诉求方面是截然不同的。
这些作品,既是对曾经让大多数人如痴如醉的时代潮流的冷峻旁观和反思,又牵引出诗意的感叹——过程中的热忱是充满快感和活力的;间或闪现的虚空,又折射出存在和虚无的复杂张力。因此,展厅里悬挂这些绘画的中场,搭建了一个实体的迷宫任人回旋游走,这使他的创作逻辑更加清晰。
——杜曦云
徐文涛的作品是一种变异的现实,旁人无法直接批判,可能是不愿意赞美的现实又或是涂脂抹粉的现实,他选取的图像具有公共属性,并非个人,他想试图从公共性里找到能够有个人印记的一种对话关系,包括对画面的简化、色彩抽离。很多图像都是常见的生产、生活的场景,他在寻找个性化的语言去对现实有所描述。展厅里的呈现方式极具几何特性,近看可见画面的层次由堆砌而来,但仍完整保留了可识别的画面。
——王春辰
从徐文涛作品内涵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从对人体、静物和社会景观的描述,有着对哲学的深度思考。此次展览题目“此刻那时”,以及他自己在展览自述中引用的亨利·帕格森的一段文字,都涉及到哲学层面关于时间、空间和生命流逝的话题。
徐文涛呈现给我们的一种虚焦图像和单色化的处理方式,使我们感到现实是不真实的,他描绘的现实永远是转瞬即逝。作为一个艺术家,徐文涛有这样一种意识,有这样一种对哲学的深度思考,是难能可贵的。
——王端廷
以上选自《“此刻那时:徐文涛”个展研讨会》整理文字
徐文涛老师的画远看上去很锋利,慢慢走进看见那些堆得厚厚的绘画颜料,一种震撼感油然而生。艺术这个东西真的需要更多的敏锐触觉和敏感神经才能在瞬间感同身受。
——大众点评@文旅青岛
这次专门去看徐文涛的画展,没想到下午有四个展览同时开幕,大咖云集,武汉各个高校的美术学院都有人过来,真的很热闹。整个展厅布置相当不错,下次还会再来观展。
——大众点评@藏在光里
以上来源:大众点评
“此刻那时:徐文涛”个展,正于三楼7号厅展出,展期持续到8月24日,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注:合美术馆已开通抖音号,打开抖音搜索“武汉合美术馆”,欢迎大家关注小合!
#在你眼中徐文涛的作品是怎么样的呢#
在下方留言告诉小合吧!

今日福利
评论区抽取三位粉丝
赠送《“此刻那时:徐文涛”个展图录》一本



▲《“此刻那时:徐文涛”个展图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