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认为黑与白意味着无色,但我要扭转这种看法,对我而言,它是颜色的总和,它意味着整体,它包罗万象。"
——路易斯·内维尔森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1974年,摄影 Lynn Gilbert
路易斯为作品上漆,1965年,摄影 Ugo Mulas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1899—1988) 以大型纪念碑式的黑色木质雕塑而著名,被认为是美国最具创新的雕塑家之一。
Louise Nevelson, A Mrs N's Palace, 1964-77,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 2016 Estate of Louise Nevelson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Louise Nevelson,Dawn's Wedding Chapel IV,1959-1960
Louise Nevelson, Royal Tide IV, 1960
她将日常之物、工业制品甚至在工作室周围街道上拾取的废弃木料进行组合,形成和谐的结构。这些被丢弃在街头的边角废料、包装纸盒、木制品、甚至破家具,常常被喷涂黑、白、金色等统一而简洁的单色,被她转化为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物体,颇具形式美感。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雕塑作品
她还尝试使用青铜、铝、钢和有机玻璃等工业材料进行创作,也涉猎拼贴、纸本作品和公共艺术装置。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Double imagery,1967
尽管这些作品看起来相当抽象,事实上,它们旨在表达与内维尔森复杂人生经历紧密相关的主题——背井离乡的童年、文化冲突、移民身份、一段以离婚收场的生活、与墨西哥著名画家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的婚外情...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
路易斯·内维尔森的自我意识是推动她创作的原动力,这或许是因为她从未完全适应“差异性”所带来的不安感。作为一名生活在美国的东欧移民,她从未真正拥有过归属感。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年轻时的照片
路易斯·内维尔森原名利亚·贝里沃斯基(Leah Berliawsky),出生在如今乌克兰首都基辅一个富裕殷实的犹太家庭。因犹太人的身份在沙皇时代的俄国备受歧视,1905年,她跟随父母来到美国生活。
然而,与大多数搬到城市中心居住的犹太移民不同,她的父母Isaac 和Minna Berliawsky选择在缅因州的洛克兰(Rockland, Maine)定居。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年轻时的照片
路易斯从未完全融入进当地的新英格兰社群,并且她最重要的目标是离开洛克兰,搬到纽约生活。19岁时,路易斯遇到了经营犹太货船公司的查理·内维尔森(Charles Nevelson),他将她的梦想变成现实。结婚两年后,两人移居纽约。然而,快乐的时光转瞬即逝···
Louise Nevelson, The Magic Garden, 1953–55, etching and aquatint.
?2018 ESTATE OF LOUISE NEVELSON/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WHITNEY MUSEUM, NEW YORK, PURCHASE WITH FUNDS FROM THE PRINT COMMITTEE 96.193
爱情往事
1928年到1930年,路易斯在纽约的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学习,开始打磨自己的艺术天赋。但因为她婚后生活并不顺利,丈夫查理不仅不能理解她对艺术的热情,甚至还禁止她继续进行创作。正当路易斯为此感到抑郁和情绪低落时,她的母亲站了出来,支持她离开查理,还帮助她照看她刚出生的儿子Myron Nevelson,以此支持她继续前进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Louise Nevelson,Duck,1937? Estate of Louise Nevelson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1931年,路易斯和丈夫正式离婚,开始认真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她先是前往欧洲,远赴德国慕尼黑追随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和影响者——汉斯·霍夫曼(Hans Hoffmann)学习艺术,还曾前往维也纳和柏林担任过临时电影演员。随后因霍夫曼移居美国,在艺术学生联盟(Art Students League)任教,路易斯又再次返回纽约继续在艺术学生联盟学习。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雕塑作品
也就是在纽约,路易斯遇到了著名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和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夫妇,并以助理身份协助迭戈·里维拉展开洛克菲勒广场十字路口的壁画工作。这段合作,让她为迭戈着迷,并由此展开了一段婚外情,从而也导致了路易斯与她所仰慕的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的彻底决裂。
Estate of Pedro E. Guerrero, Louise Nevelson in her NY studio, 1978, source, edwardcella.com
‘现成品’艺术家
路易斯由木头残片排列构成的叙事装置,践行着杜尚的艺术理念。在她艺术事业早期对杜尚的‘现成品’和‘拾得之物’雕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受到了颇深影响。她将废弃木料和日常之物精心安排进新的、拼图般的雕塑中,错综复杂的木质物体被组装成极具美感和力度的建筑物般的结构。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她生活在沙皇统治下的童年时期,那时她的父亲成功经营着一家伐木公司,而木头也唤起大萧条时期人们对城市和自然关系的思考。
Louise Nevelson,Birdcage ,1959
Louise Nevelson,untitled ,1964
她富有戏剧性的雕塑打破了只有男性才能进行大规模创作的禁忌,为20世纪70年代女权主义艺术运动的对话铺平了道路。30岁开始艺术创作,42岁才举办首场个展的路易斯也因大器晚成被纽约时报誉为“给迷恋青春的艺术世界的一剂解毒药”。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雕塑作品
然而,这花费了她数年时间才获得那些对女性艺术家丝毫不感兴趣的批评家和公众的注意。为什么?因为在那个时代所最盛行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由男性艺术家主导的艺术运动。对于当时美国排挤女性艺术氛围而言,看到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女性艺术家,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一位评论家曾如此描述路易斯的作品:“当我们得知艺术家是一位女性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收起对这些作品的热情了,否则,我们会因为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创作出的这些雕塑式而为之欢呼雀跃。“
美国前总统杰拉德·福特的夫人贝蒂·福特(右)与 Louise Nevelson 在作品前合影,1976
路易斯从未就此放弃,而是坚持继续工作。她的毅力也印证了她父母在她出生时听到的一则预言:这孩子注定不凡//这孩子生而伟大。
传奇
“这孩子注定不凡//这孩子生而伟大”是著名意第绪语(属于日耳曼语,大部分使用者为犹太人)故事家Sholem Aleichem在看到婴儿路易斯时的断言。果然,这个预言成为传奇,并且帮助路易斯建立起‘最终一定会成功’的信念。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摄影 Marie Cosindas
她丰富多彩的个性和华丽夸张的外表——被认为是帮助她出售作品的一种营销手段(在30和40年代,她因‘帽子’而得名,因为她总是佩戴华丽的帽子——有些是她破产时偷来的,有些是她情人送给她的礼物)。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1974年,摄影 Lynn Gilbert
事实上,这是她从母亲那里继承来应对问题的方式。作为家境殷实的犹太移民,路易斯的母亲也曾因文化冲突和缺乏归属感的问题而苦恼。出于补偿心理,她总是身着华服,浓妆艳抹。路易斯形容她的母亲是“一个应该生活在‘宫殿’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浮现在了路易斯身上。
路易斯·内维尔森(Louise Nevelson)
Estate of Pedro E. Guerrero, Louise Nevelson with Salvaged Wood Sculpture, 1978
和她严肃中透着清冷气质的雕塑不同,路易斯在生活中以热情大胆的形象示人。她用最为流行的昂贵华服隐藏她在新家园缺乏社会认同感的痛苦。精心制作的头饰、充满异国情调的昂贵珠宝、奢华的皮毛大衣、卷翘浓密的水貂假睫毛,以及叼着香烟的不屑表情来掩盖被画廊无数次拒绝后的脆弱。
《黑墙》,1964年,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迟来的赞誉
1962年,63岁的路易斯终于获得世界瞩目的成就——第31届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呈现了她的雕塑作品。1969年,她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的委托,创作了一件大型户外金属雕塑。在随后的几年,她的事业开始加速发展,并获得了进一步的成就。她相继收到了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美国联邦法院等知名机构创作户外公共雕塑作品的认可和邀约。
《透明的地平线》,197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园
路易斯广场(Louise Nevelson Plaza)
1979年,以她名字命名的路易斯广场(Louise Nevelson Plaza)在曼哈顿建立,而她的黑色大型雕塑也重新定义了20世纪女性雕塑家的面貌。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