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挪威当代艺术群展“何人说梦”,构建视听叙事,反思现实虚幻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19年7月7日,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群展“何人说梦”在OCAT上海馆开幕,展览由姜节泓策划,呈现活跃在国际舞台并领衔挪威当代艺术界的五位艺术家的七件作品。

_R3_4291.jpg

开幕嘉宾合影

左起:张培力(OCAT上海馆执行馆长)、张众(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姜节泓(策展人)、雅娜·文德伦(艺术家)、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艺术家)、尹克婷(挪威驻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吴处长(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文体处处长)、徐哲(华侨城(上海)置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图片致谢:OCAT上海馆

_R3_4177.jpg

开幕对谈 左起:Sylvia(翻译)、姜节泓、雅娜·文德伦、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 图片致谢:OCAT上海馆

五位参展艺术家:A K 窦文(Anne Katrine Dolven)、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Ignas Krunglevicius)、卡米尔·诺门(Camille Norment)、雅娜·文德伦(Jana Winderen)和托瑞·罗纳斯(Tori Wranes)。

_R3_4295.jpg

策展人导览 图片致谢:OCAT上海馆

策展人姜节泓经过为期两年的策展研究,走访了二十余名优秀的挪威当代艺术家工作室,最终选出了以上五位艺术家。这五位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家创作涉猎广泛,在媒介选择上也分享了一定共性,在本次展览中的作品以声音与时间为载体,围绕梦境、潜意识与记忆铺陈开来。

Camille Norment, triplight-Photo courtesy of Camille Norment Studio.jpg

卡米尔·诺门(Camille Norment), 《说梦之灯》triplight,Photo courtesy of Camille Norment Studio

_R3_4430.jpg

展览现场,图片致谢:OCAT上海馆

1955年的SHURE麦克风作为一个文化标志,早已成为了“黄金岁月”的象征。麦克风外壳放射出一束明亮耀眼的光,在墙上投下一道巨大的阴影,看上去像一个金属外壳或人的胸廓。光随机地进行周期性闪烁,就像一只即将报废的灯泡那最后几下闪烁;它是社会现实中的无声噪音和被压抑之声。在《说梦之灯》中,闪烁的光线和投射的骨架阴影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故事,也是我们自身的写照。

微信图片_20190708135502.jpg

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Ignas Krunglevicius)《噪音比率》

305A3225.jpg

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Ignas Krunglevicius)《健体交易》

作品分布在A、B双厅。A厅入口处,展览从舒尔麦克风里发出的间歇闪烁的光线中拉开帷幕,这是卡米尔·诺门(Camille Norment)的作品《说梦之灯》。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Ignas Krunglevicius)的两件作品《噪音比率》与《健体交易》分别置于它的左右两边。前者以钢材装置的视觉形态呈现,观者被邀请进入巨大的金属走廊,徘徊在机械性重复的声场中;后者则通过看似仿像的真实世界画面和电脑合成的说明叙述,将观者带离关于人的梦境,转向进入机器的梦游状态。

Jana Winderen recording sound from underwater insects with hydrophones in Mj?sa, Stange 2018, photo by Lena Winderen.jpg

Jana Winderen 在挪威收集水下昆虫的声音, Mjsa, Stange 2018, 摄影 Lena Winderen

Jana Winderen recording with hydrophones at the Silverbank, Dominican Republic, photo by Jose? Alejandro A?lvarez (TBA21-Academy).jpg

Jana Winderen 在泰国通过水下设备收录声音,Suang Gong bay, Songklha, Thailand, 摄影Palin Ansushina

雅娜·文德伦(Jana Winderen)常年行走于世界各地,通过特制的收录设备,收集深海水下生物的声音,鱼类、甲壳纲动物及海洋哺乳动物会借助声音进行导航定位,它们利用声音和震动进行通讯和寻找食物。航运、地震模拟实验、海洋平台打桩和工业活动所产生的声音穿透海洋动物的通讯线路、觅食和捕食区域,这些人类活动给海洋生物多样性带来了致命后果。

微信图片_20190708135526.jpg

《31°14’37”N 121°28’2”E》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190708135522.jpg

《31°14’37”N 121°28’2”E》展览现场

雅娜·文德伦(Jana Winderen)为此次展览所作的《31°14’37”N 121°28’2”E》被呈现在中央黑色空间内,标题取自于上海OCAT展厅中心的准确经纬度——沐浴在微光中的指南针指示了海洋声音的来源方向。步入展厅如海底般昏暗的空间,聆听生活在脆弱生态系统中的海豹、鳕鱼、虎鲸、座头鲸发出的微弱呼叫,如同梦中臆语。

微信图片_20190708135518.jpg

塔尔·多尔文(Tale Dolven)《致你 1994-2008》

在黑白胶片影片中(1994),12岁的塔尔·多尔文(Tale Dolven)在一个白色圆圈中伸展四肢和移动。她独自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动作。这是一个直径110厘米、由白水晶大理石板制成的圆圈,这是艺术家于1994年在挪威桑内斯附近永久安置的雕塑。在影片播放的屏幕旁边,挂着一幅窦文在2018年找到这件“被遗忘的”雕塑时所拍摄的照片。大自然在时间的洗礼下重塑了一切。这个被苔藓覆盖的雕塑,几乎很难被人辨认出它就是出现在1994年的影片中小女孩脚下的石头圆圈。这两件作品共同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B厅带来两件影像作品: A·K·窦文(A K Dolven)于2016年创作的作品《一个另类年轻人》和托瑞·罗纳斯(Tori Wranes)的作品《古老婴孩》。

f5663d2a4b7df0cbfc5512cb7aefe78.png

A K Dolven《a other teenager》 版权galerie Anhave,  摄影 jussi tiainen

微信图片_20190708140154.jpg

A·K·窦文《一个另类年轻人》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190708140200.jpg

A·K·窦文《一个另类年轻人》展览现场

《一个另类年轻人》是一件现场行为艺术的影像再现,整个画面长16米、高64厘米,被投影在屏幕上,两个播放着即兴电子吉他声的嘈杂与混乱的巨大扬声器立于地上。画面被二十余名交叠的入梦者所占据,身着紫衣的女孩塔尔(Tale)与其余的入梦者反向而卧,她从左向右移动,时而压在人群上,时而部分陷入或绕过人群。有入梦者连同女孩呈现出潜意识状态下的静止和运动,然而无人知晓他们为何进入潜意识,也无人试图揭开他们梦境的一角。

微信图片_20190708141225.jpg

微信图片_20190708141220.jpg

托瑞·罗纳斯( Tori Wranes)的《古老婴孩》展览现场

托瑞·罗纳斯( Tori Wranes)的《古老婴孩》同样为观者提供了一个可以沉浸在非时间场景的不规则空间。五个身着奇装的生灵飘荡在展厅的空间中,他(她)们不明性别、年龄、身份甚至来处。悬浮在墙上的婴儿一边唱歌,一边演奏着不同大小的长笛,呈现了一场交织着随机的动作和声音的音乐会,用吟唱和吹奏带走现实中的重重思绪。借用策展人所感:“在此,时间再也不是准确的丈量,并相去甚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9月8日。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