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良渚申遗成功: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锤在这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编者按

转载自公众号:雁行札记 

ID:yanxingzhaji


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居世界第一!


那么,良渚古城遗址是如何发现的?它又是如何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的呢?


//////////


在中国,有一句妇孺皆知,能令所有人自豪无比的话:“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5000年,5000年,似乎总能勾起延续着这支灿烂文明的我们心底深处的澎湃,与此同时坚信与质疑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这到底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还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一支史前文明的发现,一切都尘埃落定。


此前在国际上被普遍承认的中华文明只有2700年,直到二十世纪初殷墟被发现证实后,曾经遥远模糊的商朝成为信史,文明被推到了3500年,十余年前随着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国际考古权威在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明确提出“以良渚来标志中华五千年文明”,而“良渚古城遗址”也在昨日成功申遗!


▲良渚古城遗址


在谈良渚(zhǔ)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文明不等于王朝”这个概念。比如夏朝是否存在的争议,争议点不在于有没有“夏文明”,而是它到底能不能算一个王朝。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可以证明在河南洛阳偃师一带存在过与“夏文明”同时期且拥有国家形态的社会,但是否就是“夏朝”还有待考证,孤证不立,因此还不能说夏朝一定存在与否。即使它真的存在,王朝史最早也只可追溯到大约3700年之前,这里说的五千年指的是文明史。


我们都知道文明一定早于国家出现,但文明社会不一定都以国家的形式出现,有许多文明在出现国家之前就消失了,而国家则是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共同体形式。


良渚文化是以良渚遗址为中心遗址和文化命名地,主要分布于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一支著名史前考古学文化。


在今天杭州市区西北部瓶窑镇,距今5300到45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的发现,标志着良渚已经进入了古国文明时代,被国家文物局定位为“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至此可以自豪的说,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锤,我们真的找到了!


▲航拍良渚文化遗址(郑祖林摄)


遗址的发现


良渚遗址的发现,与一名叫施昕更的青年紧密相连。



施昕更出生于浙江余杭县良渚镇,自幼聪颖,1926年考入浙江省立高级工业学校艺徒班,选读文工组,专攻绘图专业,在这里他曾受教于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毕业后进入了“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也就是今天浙江省博物馆的前身工作,身处大量文物和学术氛围中,对考古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5年5月,施昕更参与了杭州一个叫“古荡”的遗址的发掘,整理出土器物时,一件有孔石斧引起了他的注意。自幼长在良渚的他常在家乡见到类似的石器,这两地的石斧有没有什么联系呢?良渚为什么也有这种石斧出土呢?


▲良渚文化石破土器、双孔石刀(良渚博物馆藏)


带着这些疑问,他回到良渚开始着手调查,一些出土陶片的发现似乎指向着这里曾有一个古代遗址。向博物馆汇报说明并得到支持后,在良渚共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最终确认了这里确实曾存在远古文化遗存。


▲良渚文化遗址分布。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实际上是余杭区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瓶窑镇是良渚文化的遗址中心


这名年仅25岁,非考古专业出身的年轻人,细心将三次考古发掘的成果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撰写出5万余字的《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的初步报告》,报告中制图100余幅,详细介绍发掘的经过和收获,他在报告中已经认识到良渚遗址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颇有创见的看法。



就在前途一片光明时,接连的不幸降临了,先是抗日战争爆发杭州沦陷,大量来不及转移的珍贵文物毁于战火,《良渚》一书也被迫停止印刷,直到1938年秋天才在上海出版,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可天妒英才,不到一年这位本该在良渚研究上有更大成就的年轻人就因战时弃笔从戎积劳成疾,不幸染病去世。


其实在这之前,以何天行为代表的江浙一带学者也对良渚进行过研究并著书立说,只是未引起相关重视,他们都是良渚文化研究的先驱,开拓性的贡献成为了后来者永远的指明灯。


五千年的证据


那么良渚文化具体是如何成为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的呢?


01

 玉  器  


首先我们从鬼斧神工的良渚玉器说起。


四五千年前的良渚人,制作出了斧、钺、琮、璧、璜、环、玦、镯等形制各异的玉器,用作礼器、配饰、兵器或工具等不同用途,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工艺之高超,纹饰之精美,让人一度误认为是周朝甚至汉朝的古玉,根本难以想象这竟是属于早于西周两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杰作。





▲良渚文化多样的玉器:龙首玉纹镯、玉长管、玉牌饰和玉管串(良渚博物馆藏)


▲良渚玉璜。一提起良渚文化,人们自然就会想起神人兽面纹,这个独一无二、极富神秘色彩的图案已被认定为良渚文化的标志


尤其是这件“玉琮王”,体型硕大,纹饰细腻,可谓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用来祭祀地神的礼器,因此级别很高,蕴含了与神灵沟通的神圣意义。


▲玉琮王高8.9厘米,其形体、重量和纹饰都堪称为良渚文化玉琮之最,因此有“琮王”之称


▲琮体四面共有八个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由细细错落的曲线和笔直刻画的阴线共同组成,线条张弛有度,犀利挺拔中又不乏细腻柔软,这是良渚文化玉器特有的线条美,这种线条是现代工艺难以模仿的


玉琮王1986年出土于浙江省余杭县反山遗址,这是一片由人工筑垒起的高台墓地。在已挖掘的11座墓葬中,出土了3000多件包括玉器、陶器、漆器和石器等无数精美文物,这件玉琮王就出土于其中最重要的反山12号墓。


这些墓葬的规格都非常高,并且在墓葬形制和陪葬品上都有严格的等级区分,可以说这里正是专门埋葬当时显贵的墓地“王陵”。


在贵族墓葬的奢华大气之外,反观徐步桥等遗址的小型平民墓葬就“寒酸”了许多,它们散落在民居附近,没有专门的陵园墓地,狭小的墓穴中随葬的只是比实用器还简陋的陶器和一些零散的小件玉饰。

▲嵌玉漆杯,其图案以大者玉粒为中心,主要结构有重圈、螺旋纹等,类似陶器上的鸟蛇样刻划或玉器地纹的螺旋线,其工艺极为复杂,是良渚文化的“高精尖”产品



▲反山遗址中贵族墓葬中丰厚的玉器陪葬品


可见,这时的良渚社会中已经出现了以玉器的数量和级别来体现和区分墓葬中身份等级上的差异,这种贫富分化一方面体现了等级差异,另一方面也是由等级差异所决定。


良渚地区通过农具的更新、农业的进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与阶级的分化,反映在墓葬中的财富差异就是通过一种凌驾于氏族社会之上的某种社会权力来达到的。


▲刻符黑陶罐。《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内收录了目前发掘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刻画符号共656个,符号种类超过340种,填补了良渚刻符的研究空白,对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有重大意义


既然已经发现了贵族们的专用墓地,那么他们生前又生活在哪里呢?


02

 古  城  


2007年,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的良渚遗址区发现了一座不晚于良渚文化晚期的长方形古城遗址,东西长约1500-1700米,南北长约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万平方米,部分地段地表上还残余4米高的城墙,底宽40-60米,比西安现存的明代古城墙还宽三倍左右。城墙做法考究,底部铺垫石块为基础,再用纯净的黄土堆筑并夯实。



▲城墙底部以石块为基础


普通居民们住在城的外围部分,环绕中间的莫角山高台,也就是良渚古城中宫城所在地。作为贵族墓葬的反山遗址就在莫角山高台西北方向百米有余的地方。


莫角山遗址中夯筑基址的发现,证明了这里曾有过大型建筑的存在,可能是有着中心神庙性质的宫殿,当时的王与贵族就居住其中。开创性的构建了宫殿区、内城和外郭三重城市格局。


▲良渚先民分工建造古城的情景,一场浩大的工程。


▲良渚古城地形与遗址分布


城墙,是区别氏族社会和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古城城墙的发现标志着良渚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良渚古城是至今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城址,有“中华第一城”之誉,也有人推测这里就是良渚古国的首都。


▲良渚古城城墙示意图


03

 水  坝  


把目光从城内移到城外,另一证据就是在良渚古城外围北面和西面勘探到的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与水利系统的位置关系


这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将中国水利史的开卷将从“大禹治水”提前到“良渚文明”,这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距今已有4700至5100年的历史。


良渚人居住的地方,位于距山区不远的平原上,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接受天然山谷河流的恩惠时,汇流的暴雨也常经山谷漫流向古城。


为了预防山洪灾害,良渚人在建设古城之初就统一规划了城外的水利系统,整个系统由山口高坝、山麓低坝和平原矮坝三部分共11条堤坝组成的,分工进行了分水与蓄水等抗洪措施。


▲三部分坝体位置(图片来自中国文物信息网)


▲水利系统平面示意图


像莫角山基址和良渚古水坝这种大型的人工工程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社会复杂度和召集组织能力,这一切就建立在社会等级差异出现的基础上。简单来说,社会上出现了领导与被领导的不同阶层,“王”来领导和指挥“平民”,这是当时“国家”或是“政府”这种权利集中点存在的证明。


消失与继承


后来由于海侵、洪水、战争等推测原因,良渚人遭受灾难、不断迁移,加速了良渚社会的没落,即使是后来迁居于此的马桥文化也与良渚的风貌大相径庭。


▲古城内运河河道中发现的头骨上有明显的戳刺伤痕


良渚社会没落了,但文化并没有消失,它扩张到安徽、江西、江苏北部近山东的地区,影响了山西南部地区,势力几乎遍布了半个中国,也在侧面证实了当时良渚经济文化水平之高。比如在龙山文化的石峁和陶寺遗址就有受到良渚间接影响的痕迹,哪怕是千年以后的处于夏商时代的二里头与殷墟也发现了源自良渚的玉器。


文明在激烈的碰撞或是潜移默化中不断交融新生,一个文明衰落消逝,一个文明诞生繁盛,在这之间无数明灭的线索将两者串连,强大的包容与更新能力,才是文明在这片土地得以生生不息最根本的源头,比起放置文明前那些遥远的数字,这似乎才更是值得我们了解与铭记的。


华夏文明五千年从良渚开始


文明的判定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有多种“三要素”之说,包括了“城市”、“成熟的文字”、“复杂的礼仪建筑”、“社会阶级的出现”、“青铜冶炼”等等标准。


但是正如著名的玛雅文明没有青铜器,它的继承者印加文明至今未发现文字一样,这些文明的判定标准难免有失偏颇,并非一成不变,早先认为的“中华文明起源于商朝”也是太过于注重文字的原因。


反观良渚社会由农业发展带动起手工业发展,推动社会发生质变,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并建设了中心城市和水坝等大型工程,这些远超同时代的辉煌足以视作进入文明的标准。


▲良渚玉长管细节,精美玉器的制作代表了良渚手工业发展的极高水平


以前我们常说五千年文明不被外国承认,这种以“国家”来区分学术观点的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国内外的学者一直都存在认同或是不认同的各样观点。


如今,随着良渚越来越多的证据被发现,被承认,质疑的声音也慢慢消失。我们不能依靠未串连起的线索牵强附会,一味沉湎于几千年文明数字的扩大带来的虚无荣耀感,但更不该轻视严肃科学的考古证据而妄自菲薄,站在古老的文明、厚重的历史之上,留给今天我们的,不止是先人丰富的物质遗产,更是一条涌动不息的血脉与精神,凝聚起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玉琮为造型的良渚博物馆和在遗址上新建的良渚文化村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提出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说”。


▲新时代时代数以千计的遗址如满天星斗般散落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


在脚下的这片土地,古老的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之火已熠熠生辉,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黄河岸边的仰韶文化、辽河以西的红山文化、泰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那时无数星火照亮了广阔的中国大地,它们在不断地碰撞中融合新生,良渚以其无比耀眼的成就脱颖而出,正如严文明先生所说,“华夏文明五千年,伟哉良渚”!


参考文献:

1.中国考古网

2.王广禄:《良渚文化:中华文明的曙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6日刊。

3.费国平:《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群考察报告》,《东南文化》1995年第2期。

4.方向明:《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大众考古》2015年第6期。

5.方向明:《反山M12再思——良渚遗址群显贵者墓葬个案的研究》,《南方文物》2006年第2期。

6.赵辉:《良渚的国家形态》,《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3期。

7.王宁远、 刘斌:《杭州市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考古调查》,《考古》2015年第1期。

8.韩建业:《良渚、陶寺与二里头——早期中国文明的演进之路》,《考古》2010年第11期。

9.知乎,蔚蓝秋风、钋化镭、我为江郎代言在问题“如何看待「国际考古权威在世界考古论坛上明确提出『以良渚来标志中华 5000 年文明』」?”中的回答。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你好,宋徽宗

萧峰自尽后,可能是这样下葬的

放大看仇英版《清明上河图》

魏晋南北朝美男组团出道,谁站C位?

王安石叫Vans,朱棣是Judy

汴京,一日游

千!万!不!要!去!博!物!馆!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QQ群:博物馆.看展览交流群
742989656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该码为小编工作微信号,

加入交流群请在添加时备注“加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