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
讲座:李禹焕的历史逆冲
对谈人:岩渊贞哉、泽山辽
时间:7月1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3楼剧场
语言:日文/中文(同声传译)
*本场讲座无需预约,请于活动开始前15分钟至剧场门口排队入场。如需同传耳机的观众,请携身份证件提前于剧场门口换取后入场。
*感谢《美术手帖》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讲座详情
在没有一位评论家的“物派”当中,李禹焕自身作为“物派”的代表艺术家起到了为该流派发声的作用。本次讲座将重新探讨“物派”的观念学者李禹焕的理论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其他的日本当代艺术评论家之间的关系。此外,通过重新检视促进“物派”诞生的两场重要展览“Tricks and Vision”(1968)和“人与物质”(1970)中的作品与李禹焕的理论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李禹焕的概念与思辨为“物派”带来了什么。
<< 请向左滑动查看后续图片 <<
以上图片均为“物派”发展中的作品,图片由讲者提供。
本次讲座将邀请《美术手帖》的主编岩渊贞哉与日本青年艺术评论人泽山辽一同为我们分享日本“物派”艺术起源的历史背景。1970年间《美术手帖》发布了一系列文章为李禹焕的理论传播以及日本“物派”艺术的发生起了助推的关键作用,同时我们也将探讨艺术评论和艺术生产之间的相互关系。
《美术手帖》1970年2号刊,李禹焕的文章发布。图片由《美术手帖》提供。
以上图片为李禹焕“关系项”系列作品,图片由讲者提供。
嘉宾简介
岩渊贞哉|Teiya Iwabuchi
《美术手帖》主编。1975年横滨出生。1999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2002年加入《美术手帖》编辑部,2008年起任主编。美术出版社董事会成员。2019年,上线艺术电商网站“OILby美术手帖”。多次出任公募展的审查员和参与讲座活动,广泛参与当代艺术活动。
泽山辽|Ryo Sawayama
1982年出生。艺术评论家。2009年发表《劳动工作——卡尔?安德烈的创作理念》获《美术手帖》第14届艺术评论征集首席。武藏野美术大学、首都大学、名古屋艺术大学等兼任讲师。主要论考有《纽曼的悖论》(田中正之编《纽约错乱都市的梦与现实(西洋近代都市与艺术7)》竹林舍,2017年)、《沃霍尔与实践》(《NACTReview国立新美术馆研究纪要》第4期,2018年)、《城市中的负面事物 纽约、东京、1972年》(《戈登·马塔-克拉克展》图录,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2018年)等。
| 关于《美术手帖》
日本艺术杂志《美术手帖》创刊于1948年。在7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日本领先的专业艺术杂志,见证了日本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得到了艺术家、评论家、策展人和艺术爱好者的广泛支持。每期杂志以特辑为形式,从艺术的角度介绍诸如建筑、摄影、时尚、动画等各种领域。2017年推出线上版艺术门户网站,网罗日本国内外的展览信息、艺术评论和新闻。2018年中文微信公众号“美术手帖”(微信号搜索:bijutsutecho)上线。
相关展览
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
The Challenging Souls: Yves Klein, Lee Ufan, Ding Yi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展览合作伙伴:伊夫·克莱因文献库、里森画廊、佩斯画廊
策展人:龚彦、李龙雨
助理策展:黄宓、王黎音
展陈设计:COLLECTIVE
平面设计:马仕睿
展期:2019年4月28日—7月28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1-2楼
票价:60元
2019年4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推出特展“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通过百余件文献、绘画和装置作品,观众将感受三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家对实验、创新和发现的不懈追求;感受他们如何以个人之力或群体之力发明崭新的艺术语言、媒介和形式,挑战约定俗成和流行。本次展览亦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规模展出伊夫·克莱因和李禹焕的作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