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北2》 30X40cm 布面油画
王澈:这批绘画画的是你平常经常走的天北路的沿途风景,怎么对这条路上的风景这么感兴趣的?
杜文徽:对风景我相信画画的人都很感兴趣。18年搬到现在的住处以后离城里远了,但心里可踏实了。很喜欢在路上骑行看见的一切。尤其是18年春天,就是突然要决定要干点什么了。所以就有了这些画。
《天北5》 40X40cm 布面油画
《天北12》80X120cm 布面油画
《天北13》 80X100cm 布面油画
王澈:据我观察在这一两年里你对于这一批风景的绘画有很大变化,刚开始的时候偏写实,现在感觉把人放进去了,不知道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杜文徽:嗯,这个有意思,也是我在创作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其实本身在开始画这些画的时候,只是想着要画一些关于风景的画,前期的一些作品体现的也比较客观,基本上没有对素材进行刻意的取舍,也没想到人的事。也就是你说的比较写实。当画出来一些后慢慢觉得其实人一直是在的,只是在画面外。这跟我在搜集创作素材的过程很有关系。18年的春天每当骑行在天北路上时就会被这一路的风景变化所吸引,更像是对这久违的春天的一种期待吧,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喜欢春天的。而我就会不自觉的停留片刻拍一些我需要的照片用作素材。一条路上的一个片段,既陌生又熟悉且非常的普通。随着创作的深入,当我回看素材和画的时候,那个人越来越清晰,就像我在骑行时自觉的去找那瞬间消失在余光里的色彩一样,其实人本来就在这些画面片段里就在春天里。而后接下来的创作就此把画后面的人有所加强,我不再客观的去表现所见,而是有意的去除干扰我视线的枯枝烂叶,留下我一直在意的色彩和形状。人就进去了。
《天北15》100X80cm 布面油画
《天北16》40X30cm 布面油画
王澈:你怎么理解风景?
杜文徽:风景,户外的。自然的。太美了。可能大多数人这么认为吧。不确定性,我觉得是我对她的理解。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其实我不怎么喜欢在户外。我不确定风景会给我带来愉悦和幸福感,有时望着户外的景色或置身于其中时,更是有一种失落和悲伤的情绪。也许这跟我自己性格有关吧。其实我是一个很愿意独自呆在人造空间的人,就像现在我在想怎么理解风景的时候我还躺在沙发上一样。那是要走出去体验的,而我更意呆在房间里。我并不是个痴迷于户外空间的人,但是我绝对忠实于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可能就是造成我对风景的想象,或者说我对风景画 的想象的最真实的一点。回到我的风景画上,就是在模拟春天,模拟春风。这些都是在室内完成的,因为真实的春天真实的景色已经一闪而过。 风景一直都在,只是每个人观看她的态度也好,角度也好什么都好,是自己造成的。这个就是你说的人怎么进去的问题。人最终是要进入的。其实就是那一点你对她不了解不熟悉的一点想象。我只是热衷于去表达那一点点我的想象而已。
《天北24》30X40cm 布面油画
《天北26》30X70cm 布面油画
王澈: 你一般从哪些方面介入对于风景的想象?这些方 面又源于你的哪些方面?
杜文徽:这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吧,那些对风景的想象,对我所有绘画的想象都基于这个成长的过程。我的童年几乎就是在野外度过的,那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就是和小朋友去野外玩耍。也经历过很多危险。记忆中天空永远都是湛蓝的,花花草草遍地都是,经常会看着这一切入神,走的时候又很失落。这就是最早我对风景的模糊记忆。后来我有了一台8位游戏机,我想大部分80后的成长都有它陪伴。从此我的大部分时间也几乎都献给了它。第一次接触到数位色彩和造型,纯色的渲染和几何式的大概括造型,成了我以后绘画的想象根源。虽然后来经过系统的西方写实绘画训练,这些单纯的色彩和造型在我心中慢慢淡忘甚至觉得有些幼稚,但在从美院毕业后的创作当中又慢慢的生长了起来,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因小时候贪玩而给我以后绘画带来不少想象的8位游戏机以外,整个80年代都是我的想象来源,那时我的父母很年轻也很时尚,他们是当时的年轻人,每天都有聚会。录音机里放着当时各种对于美好和自由描述的歌曲,他们跟着音乐的节拍跳着轻盈的舞步。一切显得美好起来。每个人都闪烁着光芒。这些记忆被深深储存了起来,成为以后我的绘画的想象来源。
《天北28》80X120cm 布面油画
《天北30》80X100cm 布面油画
王澈:你的风景中色彩鲜艳,还有一种独特的热情,把画风景作为一种创作,会给人一种最为常见且朴素的感觉,就像你在之前说的,突然想画了,然后就画了这批画,这很自由,画这批画的过程中也很痛快吧?
杜文徽:对于我来说我不会有意安排自己去画什么内容的画,都一样。可能在画风景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具体的人,也许在画一张人物的时候完全看到的是一幅风景。没有边界,也不想那样,那会让我觉得很累。我只希望真真实实的表达自己的状态,踏踏实实的研究一下画笔和画布的关系。当然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这个我还真没有预计,在创作前大概只是有一个方向吧。作画的过程中我很有可能随时改变方案,当然这也是随机的。我只是不希望我的绘画也好生活也好有那么多的安排或者被安排,这样做的后果自然是会很苦逼的。再回过头来说到这次展览的这些风景画,确切的说春景画。当过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寒冬之后很多情绪被冻结,整个人也畏畏缩缩毫无头绪。好在换了住处后有了一条新的路可以走,每天回家看到远处的山的时候感觉特别踏实。突然有一天春天就来了,看到那些被寒冷压制了一个冬天的植物,争着享受春天带来的那一点点温暖的时候,自己也在一点点慢慢的解冻。那些热情随着不断盛开的花草也涌现出来了,被寒冷压制的情绪也一点点消散了。有朋友说天北路是我的福地,我想是的。它给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也让我意识到没有永远的寒冬。随即这些画也产生了,绘画过程谈不上痛快,但是足够纠结。就像之前我们谈到的刚开始的时候人的痕迹很少,后来的作品人进入了。因为春天像她来的时候一样,走的也特别的着急,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沉浸其中。她来就是给我一个提示,让我准备好去做更多的事。然后就是我不断的想象,模拟,春天给我带来 的那点提示。我想留住她,把她留在我的画布上,也只能留在画布上。
《天北31》80X120cm 布面油画
《天北32》120X80cm 布面油画
王澈:这段叙述很真诚,一条路把你带到了一个春天的感觉,通过绘画又把这个感受留了下来,或许这批画本身的意义就在这里。
《天北34》80X100cm 布面油画
《天北35》80X100cm 布面油画
《天北36》80X100cm 布面油画
《天北33》80X120cm 布面油画
艺术家资料
杜文徽
1982年 出生于甘肃陇西
2005年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5年 自我成长的处境与选择 何香凝美术馆
2010年 “龙泉洗浴” 北京草场地
2011年 第四届五四国际青年艺术节北京
2014年 入围 约翰 莫尔(中国)绘画大赛上海
2015年 参加“青年艺术100” 北京
王澈
独立策展人
1986年生于邯郸
2010年至今一直从事艺术评论写作及策展工作
曾策划:后退几步:从结果向原因还原、绵绵若存走岷江、莽原、燕山散步等长期介入非城市空间的项目,也曾策划多个艺术家个展和群展。
现居北京
开幕时间:2019年7月13日16:00(周六)
Opening:2019.7.13.16:00(Saturday)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3日 - 7月28日
uration:July 13rd —— July 28th
展览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石头城路69号1-203
Unit1-203,No69,Shi Tou Cheng Road,NanJing,JiangSu
销售咨询:13645196923
End
地址/ADD:江苏省南京市石头城路69号1-203
Unit 1-203,No69,Shi Tou Cheng Road,NanJing,JiangSu
电话/TEL:13645196923
电子邮箱:xuegang198211@163.com
新媒体平台策划:张洁杨 凌苏 蔡天凤 邓皓昀
新媒体平台策划:南京艺术学院高职院数字媒体策划与运营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