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近日,北京歌剧舞剧院创新剧目现代乐舞作场《清平乐·大都吟》在京上演,演出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好评。今日,本剧舞美设计师丁丁就来讲述他的舞美设计理念。
2019年6月30日,现代乐舞作场《清平乐·大都吟》终于在二七剧场和观众见面了。首演结束后就像偷看考试成绩一样,关心着观众们的反馈。
这部制作比较特殊,不同于我自己以往的设计。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样式。现代乐舞作场《清平乐·大都吟》是总编导何晓彬致力为北京歌剧舞剧院贡献的一部独具创意,且有别于过往类似题材的新制作,通过作场的形式来呈现大都乐舞。
我是在一年前接到邀请参与这个项目的创作,整个演出呈现的内容是元代乐舞,重舞轻歌。整体编排分为楔子、大都曲、大都剧、大都乐和尾声,同时也具有一条完整的叙事线索。刚开始读剧本是头疼于它的人物众多,有文天祥、崔莺莺、窦娥、关公等等,起初苦于找不到设计的切入口。最后恍然大悟,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上,就是“作场”,一个“戏台”,所有的角色都是勾栏人。
“勾栏”“瓦舍”没有留下具体的资料,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元代的“作场”是到底什么模样。元代的演出我们也无法复制,元散曲是什么样的,元杂剧是什么样的,我们也不知道。与其考据资料,不如呈现一个我们想象的元代作场,一个“现代乐舞作场”。有丰富的舞台视觉和当代的审美趣味。挑战观众和自己的想象力,让观众享受出其不意的舞台艺术魅力。
《懒云窝》
设计之初,导演提出了流苏这个元素,希望在第一折《懒云窝》舞段中,舞者可以在流苏中穿梭,借此表现剧中人物不愿封侯寄情山水的超脱情怀,流苏对导演非常重要。如何把流苏和戏台这个概念能够合理的结合,还是费了些功夫。随着方案的不断深入,觉得流苏这个元素确实是立得住的。“崖山之后无华夏”难道中国的文脉就此断绝了吗?这是《清平乐·大都吟》的立意,流苏的形象也有了象征意味,虽然脆弱但是中华文化没有断绝反而源远流长。流苏的可舞性,也能给舞蹈的编排提供发挥空间。
最终戏台被抽象成为一道线框,配合流苏线性的构图。整体的设计最终都是以线的形式构成。例如《旅况》中的床榻和单杠,《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柳丝,《窦娥冤-法场》中的栏杆等。
观众入场
既然使用了流苏,得发挥它最大的可能性。流苏幕也是很好的投影介质。楔子中讲述的是陆秀夫背着幼帝赵昺崖山跳海,十万军民随之跳海殉国,宋亡元立,中国自此进入蒙古人的统治朝代。为此设计了一道可以脱落的流苏幕,就悬挂在假台口前,幕布上投射着汹涌的海水,宋朝的军民们被淹没在滔天巨浪里,舞蹈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随着重音流苏突然滑落,好似中华文脉被元朝的入侵割断。
《大都剧》-《刀会》
在第二折《大都剧》-《刀会》中满台的流苏随着关公和周仓的舞蹈剧烈抖动起来,恰似美髯公抖动自己的髯口,又好像滔滔的江水。关公和周仓就在这样的情景下驾着小舟一叶。
楔子
第二折《大都剧-刀会》
这部舞剧的舞台设计对我自己是比较难的,布景、道具都需要有可舞性。在设计时尽可能的使布景和道具参与舞段编排。导演想法非常新颖,在编舞上不同寻常,加入杂技技巧。在《旅况》中,导演提出演员要在单杠上舞蹈,并且要有江南城市的意向。这折舞蹈是抽象的、情绪化的,在视觉元素的选择上需要内敛、提炼、不是那么直接的。而且这段有群舞表演不能设计复杂的结构给表演增加障碍,并且整部剧需要快速更换情境,所以在体量上需要有所控制。最终设计了7个单杠和5张榻。在单杠和床榻的靠背上做了简单的线条处理,找江南屋顶的感觉,营造一座“城池”。并且这样的处理也符合以线为构图的原则。
第一折《大都曲-旅况》
经常,导演的想象力突然会让我措手不及。在第二折《大都剧》中有一段《西厢记-长亭送别》。导演希望这段舞蹈不要落地,在空中完成。这就迫使我得找到一个合理的、可舞的形象或者元素来创造支点。最终、我用了“柳丝”这个形象,“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柳树有离别的意思,古有灞桥折柳。而且细细长长的柳丝也能体现别离的愁苦和思念。柳丝缠成的“相思网”也能挂住张生。
《西厢记-长亭送别》
在做方案的过程中,对视觉元素的选择,是很谨慎的。因为自己设立了戏台的概念,那么所选择的视觉形象在这里出现需要有合理性。第三折《大都乐》中有一段双人舞《你侬我侬》为了表现赵孟頫和管道升缠绵悱恻的爱情,设计了两把可以旋转的椅子。
第三折《大都乐-你侬我侬》
一桌二椅是戏曲舞台的典型形象,用在这里也很有意思,两把椅子就是两个人,演员的舞蹈就是在这两把椅子上完成的,固定椅子的转台同时也可以倾斜至90度。起初希望这两把椅子在转台上还有平移的动作,时而远,时而近。象征男女之间的感情时而亲密时而疏离。最后考虑制作预算和操作性上只保留了旋转和倾斜,有点遗憾。
《清平乐·大都吟》在最终的舞台呈现上达到了自己的预期,也有超出想象的地方。给我的体会是,舞台呈现是个很复杂综合的创造活动,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和演员、服装、灯光、投影、声音、音乐相互配合。大家都得掌握好度,要不然就会相互干扰,使用的表现手段越多,相互配合就越重要。在舞台合成时也是再次创作的时候,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方式。
舞美设计:丁丁
舞台美术设计师,舞台技术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现就职于国家大剧院。担任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金沙江畔》、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骆驼祥子》(巡演版)、国家大剧院原创儿童歌剧《阿凡提》、 历届国家大剧院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国家大剧院舞蹈名家名作荟萃等各类演出活动的舞美设计。
工作至今与多位国际导演和舞美设计师合作,担任众多歌剧话剧的舞台技术管理工作,如《漂泊的荷兰人》、《罗恩格林》、《奥赛罗》、《麦克白》、《游吟诗人》、《水仙女》、《风流寡妇》、《西蒙博卡涅拉》、《泰伊思》、《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其他舞美设计作品:原创歌剧《白鹿原》、原创民族歌剧《莫高窟》、原创民族歌剧《爱莲说》、现代乐舞作场《清平乐·大都吟》、原创民族歌剧《尘埃落定》等等。
供稿:丁丁
责编:闫妍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