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传承·创新 ——赖少其山水画艺术渊源及特色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传承·创新

——赖少其山水画艺术渊源及特色




文/于在海

赖少其艺术馆馆长





赖少其先生,广东普宁人,从小酷爱绘画艺术。青少年时代进入广州美专后,就努力在油画和木刻两方面打下了扎实的根基。20世纪30年代初期,赖少其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说他是“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从此,鲁迅先生对他的影响越来越深,而他更时时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仰慕之情。


赖少其的国画创作史前后约40年,内涵极其丰富,他将国画的写意手法、传统的文人笔墨、早年的木刻功力、生活的素材积累、西方的色彩光感和绘画的形象思维,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进行各种元素的有机综合和融会贯通。赖少其有很高的修养、悟性、天分,创作也很勤奋,在坚持民族文化的同时,又能不随时俗、锐意创新,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其作品自成一格并形成强烈的艺术特色。


赖少其山水画的艺术渊源比较独特,早期涉及中国美术史上山水画著名地域流派之一的新安画派及代表人物和现代著名书画大家黄宾虹,后又有唐寅(伯虎)、龚贤(半千)和欧洲的印象派,体现了赖少其山水画笔墨的传承性、技艺的多元性和学识的深厚性。


一、临习新安画派


以渐江领头,程邃、戴本孝、汪之瑞、査士标等为中坚人物的新安画派,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新安江流经的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该派与宣城派的代表梅清、石涛等往来密切,他们创作的大量艺术珍品,形成了皖南地域性山水画派的人文历史及广泛影响。其艺术特点主要有:着重以黄山为表现对象,注重师法自然师造化,开创写生新径,正谓“搜尽奇山打草稿”;师承南宗,但也兼学诸家,集众长为己有;就艺术语言和笔墨表达而言,画家们擅长干笔焦墨技法,描绘山水景物的情趣;他们追求构图的形神兼备,同时又用简洁的线条及色调,含蓄的表达主题的情景交融;其画风体现强烈的个性及精深的学理,深刻地影响了赖少其的山水画创作。


赖少其1959年从上海调到安徽省文艺界担任主要领导,即认真研究具有悠久历史并多元、多面、多样性的徽派文化,如古代徽派版画、三雕(木、石、砖)及铁画艺术、邓石如书法等,但是很快对新安画派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他精选并按原画尺寸一丝不苟地认真临习新安画派代表人物作品近40件,有的还反复临习多次,并曾在一些作品上作关于笔墨运用及临学观感的题款。


二、研究黄宾虹


清末民初画坛上出现的集众家之长的书画艺术大家——黄宾虹,是新安画派的总结者。他对新安画派的系统研究、评价观点和美学理论,有助于当代的中国画家了解新安画派的艺术特色,由此得到创作的启示和引导,在中国美术史上产生更重大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赖少其作为上海文艺界主要领导,在负责筹建上海市文联、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馆和上海中国画院的过程中,尊重和团结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林风眠、唐云等老一辈书画艺术大家,在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美术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上海文艺界有着特殊的历史情结,也因此与黄宾虹建立了密切的关系。1953年2月28日,黄宾虹90寿辰庆祝会在杭州举行,授予黄宾虹“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称号,赖少其作为华东文艺界主要领导,组织并参与庆祝会活动;1954年冬,他在上海为黄宾虹举办山水画展,还拟办花鸟画展;之后又积极组织“黄宾虹研究会”,开展多次活动并出版多部专辑,倡导恢复栖霞岭的黄宾虹故居和在浙江省博物馆建立纪念馆,为弘扬黄宾虹艺术做出重要贡献。


赖少其先后撰写了五篇回忆黄宾虹和研究黄宾虹艺术的专题文章。1955年3月25日,黄宾虹去世,赖少其主持追悼会之后,即精选黄宾虹山水画展的作品25件,于1955年12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宾虹的第一本山水画册作为遗墨,并亲自撰写“前言”,对黄宾虹的爱国情怀、传统研究、笔墨特色等艺术人生做了简洁回顾。在当时上海文艺界还很羸弱的环境下,他对一位老一辈艺术家的人品、才艺能够深刻认识并勇于总结评价,这是极为罕见又很难得的,体现了他对黄宾虹的深厚感情和艺术家的学识胸怀。在《读黄宾虹论渐江》中,赖少其写到黄宾虹学习渐江及概括的七个方面;在《黄宾虹先生的为人与作画》中,他详细诠释“黄先生笔法有五、墨法有七”,总结了黄宾虹山水画的创作要点和笔墨之道。


赖少其的系列文章强调了黄宾虹尊重传统、精通古文,探讨了他重视写生、观察自然、收集素材、作画过程的艺术实践,更着重说明他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及笔墨的运用特色,不仅对赖少其本人的山水画创作,对当代书画发展也都有很强的启示性。



◎ 临陈老莲雀石  赖少其  1989年  49×50cm



三、创作中注重笔墨


赖少其于20世纪60年代初即充分运用新安画派的干笔焦墨技法,注重将新安画派、黄宾虹的笔墨传统章法,与自己的创作风格相融合。不仅如此,他还临习唐寅(伯虎)、龚贤(半千)的多幅原作,研究他们伟峻沉雄、清逸萧散的构图气势。赖少其集古代众家的风骨气韵之长为己用,同时领悟其绘画理念,提升眼光,他在不少国画作品上留下了体会或感悟的题跋。


赖少其的学习路径与黄宾虹极为相似,却又有不同。他忠实地画黄山,也是“画从黄山出”;学黄宾虹画笔但从不仿其画,正在这“似与不似之间”,继承了黄宾虹艺术的精髓。


1960年至1985年间,赖少其无数次深入黄山,以“黄山为师”,以“黄山为友”,自此开始了“师法自然”与“学习传统”相结合的山水画创作之路。他注重写生、“师造化”和笔势章法,面对奇松、怪石和云海的壮丽景色,以散点透视手法去累积素材,创作了大批反映黄山雄伟气势、独特审美情趣的作品。


同时,他也利用在各地活动之际随时写生,选择题材,精心构图,陆续创作了江苏的太湖、湖南的张家界、福建的武夷山和厦门、山东的《海疆行》册页等山水画作品,这些自然景观体现了各处人文历史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新貌。


四、“丙寅变法”促创新


1986年,71岁的赖少其回广州定居,即专事创作,画风为之一变,时年丙寅,故自谓“丙寅变法”。赖少其没有满足于现状,故步自封。1987至1989年,他用了近三年时间主编《中国画精英》,对东晋至清末约1500年的历代国画名家进行系统性研究,精选代表作品并进行点评,从中领悟国画传统和笔墨技法的深厚内涵。


这一时期他在各地活动或写生时,深入观察了南粤大地色彩丰富的景物,感受到时代前进的环境巨变,内心产生艺术创新的激情。特别是他赴日本、美国、法国进行文化交流,在各大博物馆参观时,认真观赏欧洲印象派和现当代艺术的大量作品,作品展现的绘画技艺和丰厚色感令赖少其受到强烈震撼。


20世纪30年代,赖少其在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学的就是西画,特别喜欢印象派的色彩和情调。半个世纪后再回广州,赖少其即以活跃的悟性和灵感去进行新的探索,在以中国画水墨为主要基础上,尝试国画技法吸收、融合西画色彩,运用更写意的手法、更浓烈的色调,去描绘和表现祖国山水的自然景观,追求构图方块形状和颜色多重层次的视觉效果,形成了他晚年创作的高潮及后期作品的风格。


此期间的《孤云与归鸟》《白云山》《合肥秋色》《夜宿屯溪海阳楼》《黄山一夜雨》《九龙在望》,以及浙江的《西泠印社》《雁荡山》《绍兴东湖》《普陀山》、北京的《长城古北口》、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海南的《海口新村》《天涯海角》等大批山水画作品,画面更为丰润淋漓,更富有生活情趣,画风更具有强烈的个性。


赖少其多篇文章和讲座中,对此期间的探索和创作,做了很清晰的自我总结,文字通俗简洁,但有很深的学术内涵。赖少其晚期富有现代形态的中国山水画作品,是一个老艺术家坚持文化自信和传统继承,同时又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成功典范,从而奠定了赖少其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


1995年后即赖少其80岁以后的作品,是在他完全失去说话和生活自理能力,以极大的毅力在病榻上坚持完成的。他一改过去作画技法而进行的“衰年变法”,是用其绚丽的印象色调和奔放不羁的抽象线条,去描绘梦中的黄山和榻前的花卉。强烈的人生历史回顾和对大自然的怀思依恋,浑然一体融于作品之中,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和震撼,获得美术界的广泛赞扬。


五、擅作大画


赖少其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光明日报社等,以及安徽、广东、上海、福建、浙江、香港的政府机构及有关单位之邀,一生创作近70幅大画,大部分画的都是黄山。


其中的代表性作品有:《黄山高》(浙江省博物馆藏)、《黄山一夜雨》《双龙瀑》(钓鱼台国宾馆藏)、《黄山万松图》(赖少其艺术馆藏)、《皖南春色》(安徽省政协藏)、《一片丹心在人间》(安徽稻香楼宾馆藏)、《安得倚天横长戟》(广州珠岛宾馆藏)、《宇宙其无极》(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藏)、《九华山》(中国残疾人基金会藏)、《山灵盛宴》(上海西郊宾馆藏)、《鼓浪屿》(广州艺术博物院收藏)等,画面厚重朴拙,虚实相间,遒劲苍润。


赖少其博学多才,善作题画诗词,风格新颖、不拘一格,又借景抒怀,富有气概。大气磅礴的山水,厚重古朴的书法,形神达意的诗句,诗书画印并茂,突显赖少其山水大画的艺术特色,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西泠艺丛》投稿邮箱:xlyc@xlys1904.com

咨询或订阅电话:(0571)87035360

责任编辑:王大啸、陈心怡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