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南宋马远,智者乐水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52073008_1.jpg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室南渡后,继续设立画院,山水画的风格在此时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月图.jpg

马远《对月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时期的画家逐渐注情于山水,发展出以李唐为开创者的‘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笔下的山水新风格,摒弃北宋客观整体描绘自然的全景式构图,而是偏移绘画中心,以饱满丰厚的笔墨表现出南方潮湿气候下山石的特点。

马远 江亭望雁图.jpeg

马远 《江亭望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以其高度概括的简洁构图取景山之一角而被称为‘马一角’,与同时期山水画家夏圭‘夏半边’齐名。他们打破传统山水格式而自创的‘边角山水’,不自觉地隐喻了政治上北方半壁山河的沦丧,给人造成‘残山剩水’的直观心理感受。

45.jpeg

马远 《梅石溪凫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在构图上创新,出身绘画世家的马远还以独特的观看方式描摹自然,画中大量留白所营造的‘空寂之美’也对倪瓒、黄公望、吴镇等后世画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门五代皆画手”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生长在钱塘(今杭州),出身于绘画世家,家学渊源,自幼受艺术的熏陶,后吸收李唐笔法,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由于古籍中关于马远生平的记录并不算多,因此史学家只能推断他大约生活在 1140 至 1225 年间。

马远虽身在宫廷,但也画过“农乐”题材的画——《踏歌图》,当然这更是一幅通过表现农民的欢乐节庆来传达政治主题的山水人物佳作,当然也少不了题诗,不过这次是皇帝亲题。.jpeg

马远 《踏歌图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约1190-1224 年间,他任职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的画院待诏,由于受到当时皇室的青睐,作品多有当时宋宁宗、杨皇后的题字。而马远代表作之一《踏歌图》便是一幅通过农乐题材来响应统治者对国泰民安的政治诉求的山水人物佳作。

56.jpg

马远 《踏歌图 》局部

d1d062f42a084b899798b08bc7734df6.gif

根据马远 《踏歌图》中的人物动图,图片来自网络

777.jpg

78.jpg

马远 《踏歌图 》局部

“踏歌”是源于古代的一种歌咏娱乐形式,一边歌唱,一边用脚踏地打着节拍。马远在《踏歌图》中并没有描绘踏歌盛况的全貌,而是在近景中选取京都郊外、山林田埂间几个结伴踏歌而行的农民,略带醉意的生动姿态,手舞足蹈,将“踏歌”这种古老的歌舞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田垄的最左边,男女两个孩童斜着身子歪着头瞪眼张望,让人仿佛可以听到来自不远处村庄的歌声、笑声和节拍声。虽然几个人物在图中所占的位置很小,但极为引人注目。

75.jpg

上端是南宋皇帝宁宗赵扩抄录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这首五绝诗点明了此画的主题,也是宋朝皇帝对丰收景象和太平盛世的企盼。

马远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一连五代都是画院画家。其曾祖马贲善画花禽、人物、佛像,世称“佛像马家”,为北宋徽宗朝宣和画院待诏;祖父马兴祖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的画师,精于鉴别古代文物,工花鸟,亦擅画人物;叔父马公显与其父马世荣在人物、山水、花鸟画上无一不工,绍兴年间任职待诏,并获“赐金带”;其兄马逵也长于山水、人物,尤工花鸟画,造诣颇深。其子马麟工人物画、 山水、花卉,曾为画院祗侯,故有“一门五代皆画手”之称。

马远 秋江漁隱圖.jpeg

马远《秋江渔隐图》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残山剩水好风景”

家学基础积淀了马远绘画的理性气质,不仅在构图上放弃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大胆剪裁只取边角之景,还将画面中心移至一角,以大量留白营造虚实空间、强烈突出诗意小景。

7777.jpeg

马远 《邀月就梅图》 大都会博物馆藏

456.jpeg

马远《山水人物图》

宋 马远  雕台望云图 绢本设色 25.2x24.5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jpg

马远  《雕台望云图》(传)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一书中评论马远画山的风格说:“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

3365.jpg

马远《雪滩双鹭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 柳岸远山图页.jpeg


马远 《柳岸远山图页》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同样独特的还有他的观看视角,以及笔法的转变。他的笔法从描摹物象转为自由潇洒的‘抒情’意趣去描绘南方山水的空灵秀丽。从自然归纳的皴与点,向更个人主观的笔与墨过渡,为元代的笔墨意趣埋下伏笔。与此同时,政治南迁带动文化中心的南移,对水的描写也开始逐渐增强。

17830230_17.jpg

马远《华灯侍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

《华灯侍宴图》是马远在宫廷中创作的一个典型的半景山水画,画中讲的是皇帝的宴乐场景。笼罩在云雾之中的淡墨远山隐隐逸去,由近而远的树林舞动着刚劲曲折的枯枝叶逐渐隐没于雾色之中,透露着料峭春寒的冷寂。一座孤殿矗立在远山近林中,殿后松树挺拔,树干却随笔势的向下斜斜拖垂,将人的视线不自觉下拉,而这种斜向伸出的倒垂折枝,正是马远画树的典型画法。

17830230_17.jpg

马远《华灯侍宴图》局部

殿内灯火辉煌,佳丽及侍从数人,几位臣子站在中殿躬身陪侍。再仔细分辨,一众舞者居然隐于树枝之中在殿前的空场中随乐翩然起舞。

不同于中国艺术史中那场著名夜宴——南唐顾闳中描绘的《韩熙载夜宴图》中歌舞升平和纵情嬉戏的宾客。马远并未直接描绘堂内宴席与众宾客的活动,而是给出独特的观看视角——从户外的角度窥探殿内人物活动的情景,以外部环境烘托殿内欢乐气氛。

556.jpeg

马远《寒江独钓图》藏于东京国立美术馆

798.jpeg

马远《寒江独钓图》局部

马远的留白之美则在《寒江独钓图》中到达了顶点,茫茫江湖中央一叶扁舟的独钓场景,正可谓“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极简的构图,寥寥数笔勾勒出的水波荡漾,大面积的留白并不显得空或者不完整,而是让人感觉到江水的浩渺和冷寂。

“南宋画水第一人”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2幅马远画的《水图》。在这一组作品中,他将原本山水画中为点缀衬托背景的‘水’提为主角。12幅水景采用不同笔法,通过寥寥几缕波纹描绘水在不同时节、水域、气候下的不同姿态和特点。汹涌、平静、跳跃、泛起涟漪···江、河、湖、海、阴、晴、夏、秋等十二种情态各异的水皆汇集于《水图》之中。

01.jpeg

缺损首幅,细密的尖小细浪,水波舒缓而轻淡

除去《水图》第一幅因残损缺少图名,以“仁者无言”代题,每幅均有南宋宁宗皇后杨氏题写的图名:“寒塘清浅、洞庭风细、细浪漂漂、层波叠浪、云生苍海、黄河逆流、云舒浪卷、长江万顷、秋水廻波、湖光潋滟、晓日烘山”。

2.jpg


“洞庭风细” 轻风习习中起伏的线条组成细密柔婉的波浪,是洞庭湖的风光春景;

3.jpg

“秋水迴波”中双勾线波纹和澔渺湖面贴水南飞的秋雁,表现水的静态;

5.jpg

4.jpg

“晓日烘山”中清晨的红日映红了朝霞和水面,而“寒塘清浅” 稀疏的线条回旋起伏,则刻画了滩石显露的冬日水景。

9.jpg

“黄河逆流”用粗重线条勾出的巨幅波浪和卷起的浪花,表现出黄河的奔腾咆哮;

10.jpg

“长江万顷”中指向同一方向的浪尖逐渐虚化,凸显江水的从容浩荡。

11.jpg

6.jpg


“层波叠浪”和“云舒浪卷”中用粗重的颤笔画出的高涌浪头,有着奔腾向前的动势····

12.jpg

8.jpg

“细浪漂漂”和“云生苍海”中的向远处虚化的细密水波和云雾中被风向前推动的浪峰呈现出海面的风平浪静和涨潮时涌起的海浪;

7.jpg

“湖光潋滟”使用轻快的线条勾勒出无规则的柔波,荡漾跳跃在盈盈湖面中。

15.jpg

《哪吒闹海》(1979版)截帧

当然,马远的《水图》对当代的艺术家仍有着重要影响,不仅被经典动画《哪吒闹海》(1979版)的美术指导参考,也是杉本博司《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

black-sea,1991.jpg

杉本博司,《海景》系列摄影作品

宋朝时期,日本派来的中国留学僧将中国禅宗文化及马远、夏圭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带回了日本,对日本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杉本博司本人也在一次展览前言中公开表示对宋画和马远作品的喜爱“我抓住每一个亲睹这些杰作的机会,凝神细观,不知疲倦······我还要承认,《海景》系列的创作灵感正是来自马远笔下的流水······”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