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场馆丨这座设计理念超前的剧场,45年都不过时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点击上方蓝字→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置)标(顶)”


本文转自:中国艺术头条

撰稿:邹一鸣


剧场剧院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作为文艺爱好者的你,走遍全国各大城市,观遍各类演出,怎么能不知道这座剧场剧院背后有意思的故事?今天,为你真正打开剧场剧院之门,邀请你一起打卡这座有意思的剧场剧院。


在南宁第一座大桥——邕江大桥桥头,与邓颖超纪念馆隔江相望,有一座45岁的剧场。剧场的整体外观设计大气、庄重,如果不是剧场工作人员介绍,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是一座建成于1974年的剧场。当然,45岁的她,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剧场,还是南宁的不可移动文物。这就是南宁剧场。



舞台之上


走进剧场,踏上舞台,会发现舞台地板格外不同。它陈旧却结实,布满划痕却坚强刚毅。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竟是陪伴南宁剧场走过45载岁月的舞台地板。俯身趴在舞台上,仿佛还能听到45年前剧场建设时机械的声音。在南宁这样一个空气湿润的城市,木地板竟然可以用45年,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地板材料为品质较好的杉木,本身就有着耐腐蚀、防虫蛀的特点;二是在几十年的使用中,剧场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会用煤油拖地,几十年如一日的保养,使地板至今未遭受虫害侵蚀,依然坚实耐用。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再看舞台两侧,两个侧台的面积(12m*20m和12m*12m)足以让后来建设的很多剧场汗颜。要知道,在南宁剧场建设之初,更多的还是用于政府会议,专业演出的比例并不高。预留这样充足的侧台面积,以至于很多在此演出的演员,以为这是一个使用时间并不长的剧场。


侧台后方的装卸处,是高1米的平台,与目前主流货车卸车平台等高,可直接把货物从车辆上便捷地转移至侧台地面。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让人由衷地佩服当年设计的超前性。



侧台的墙,是裸露在外并没有经过粉刷的砖,一种强烈的历史厚重感冲击着人的视觉。


舞台之外


再到演员化妆间,这里依然保存着当年化妆间的原貌。在这里,也能有一种强烈的年代感。地板还是当年青色的地板,灯还是当年的白炽灯,甚至连镜子也是当年一直使用至今的镜子。化妆台的镜子与今天多数化妆间的镜子不同,随时开合的设计可以节省镜子所占空间,打开后两侧的镜子可以从不同角度检查妆容。使用过的演员无不为之点赞。



在南宁剧场的南北侧,各有一处庭院。小桥流水、参天大树,让人有一种世外桃源的错觉,也让南宁剧场成为全国少数有独立庭院的剧场。



南宁剧场内部设备设施也是相当超前。建设之初,南宁剧场就规划了大型地下空调房和预设管线路,同时采用了大型机械化设备供暖和供冷,使用的是氟利昂制冷空调机,这在当时国内的剧场中非常少见。


历史之中


南宁剧场筹建工作比较漫长。南宁先后在1956年、1958年、1962年组织过剧场选址和建设方案论证工作,但都因种种原因搁置。1972年,南宁第一座大型专业演出场馆在邕江江畔正式开工建设,整座剧场的设计均由广西建筑工程局综合设计院及广西本土专家完成。


据当时参与建设工作的原南宁演出公司副经理阎泉达回忆,南宁剧场的建设经费全部由广西自筹。20世纪60年代末,自治区政府的年度办公经费也就1000万元左右,而南宁剧场的建设经费就是从中节约而来,可见建设南宁剧场是当时的头等大事。



1974年,南宁剧场正式落成。初建总建筑面积11215平方米,容纳观众1653人。当年7月1日,南宁剧场上演了第一场演出——广西桂剧团的《杜鹃山》。当时,她还叫邕江剧场(暂定名),随后确定为南宁剧场。剧场名由书法家李雁题写,此后,人们都叫她南宁剧场。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建成到今天,南宁剧场已45岁,经历过大大小小无数会议、演出、庆典等活动,期间几经修缮。如今,她依旧在南宁的剧场剧院中占有特殊地位,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让前来演出的专业团体为之折服。


南宁剧场是一座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历史文化建筑,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和青春。这座设计超前的剧场,整体之协调让人感叹,细节之周到让人折服。再赴邕城,一定要走进这座剧场,领略她的风采。



【南宁剧场主要数据指标】


座位数:1445个(池座830个,楼座615个)

舞台类型:镜框式舞台

台口:宽16米、高9米

舞台:宽27米、高21.5米、深24米

乐池面积:90平方米

大贵宾室:容纳约100人

小贵宾室:容纳约20人



责编:卫荣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