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走近Marc Lee的一万座代码城市 | UNArt艺术中心首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Marc Lee,《一万座移动的城市》

进行中,最新版本完成于2017年

互动网络与远程交互装置,图片版权? 2019 Marc Lee


8月24日至10月20日,瑞士艺术家Marc Lee将在UNArt艺术中心开幕首展“可善的陌生”上呈现新作《非地点》(Non-Places)。Marc Lee本人还将于10月初来到UNArt艺术中心演出。这家新的机构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第一家电影院东昌电影院的旧址。


本次展览将展出海内外38位/组艺术家的43件/组作品,均创作于2008至2018这十年间,涵盖架上绘画、装置、摄影、录像、表演等形式。


《非地点》| Non-Places 


Marc Lee,《非地点》,2018年

4屏影像装置,时长53’20 环绕声

版权? 2019 Marc Lee,由Galerie b, Stuttgart拍摄


《非地点》探讨了数字时代的城市化和全球化。在这些同步播放的影像中,参观者在由Flickr, Freesound, 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发布的信息所构成的视觉世界里穿行。观者参与了我们时代的社会行动,这一段旅程也是关于分布于这些社交网络的,在地的,文化的乃至语言上的异同。在虚拟空间里,这些信息被呈现在抽象的、不同高度的方块上,形成一种新的天际线——一个可能存在于世上任何地点的城市。

 

作品也探讨了我们的城市如何持续演化,并日渐趋同的现实。我们正在见证越来越多MarcAugé笔下“非地点”(non-places)的诞生,它们可能存在于世界任何一处,不再具备地区性格,而充斥着高速公路,机场,酒店房间和商场。


《非地点》中使用的视频大多来自Marc Lee一直在创作的《一万座移动的城市》(10.000 Moving Cities)。迄今为止,这件作品已有了AR、VR、空间装置版本。


Marc Lee,《一万座移动的城市》,德国ZKM

最新版本完成于2017年

Marc Lee,《一万座移动的城市》,首尔国立现代美术馆

最新版本完成于2017年

Marc Lee,《一万座移动的城市》,2016/2017年

VR视频截屏,伦敦、墨西哥城、北京、莫斯科

 

 Marc Lee是谁?

艺术家网站:marclee.io


Marc Lee(b.1969年出生)是一位瑞士艺术家。他的作品专注于实时运算和计算机编程的视听装置,如面向网络的互动艺术项目、互动装置、媒体艺术、互联网艺术、行为艺术、影像艺术、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移动应用程序等。他同时也在进行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艺术尝试。


他的作品已在多个博物馆和新媒体艺术展览中展出,包括:ZKM(德国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纽约新美术馆、柏林转译媒体艺术节(Transmediale)、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等。他的艺术实践反映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和创造性等方方面面。


Marc Lee,《回声定位》

苏黎世Aktionshalle,2018

Marc Lee,《Skin the Sculpture》

器空间展览“From Chongqing to 重庆”,2013年


“可善的陌生”回应了什么?


“可善的陌生”为展览的标题,旨在反映、并从某种程度上回应技术革命加速驱动下、当代人类社会的新情境。整个展览基于一个虚构的场景:故事的主角是可能是未来的人或一种全新的物种,生活在“新时代”。展览营造了一个探索的场景,呈现它的“私人藏品”。在这里,时间和空间的锚点混沌难辨;展览邀请观众去设定、乃至从认识上重组眼前的物件、文本、声音和氛围,甚至将自己作为故事的一部分,从2019年逃逸、从上海这个城市抽离。


人本主义在不断进步迭代的技术环境中向来有其角色,与技术之间或并行、或交织。我们不应孤立地考虑所谓的“人本主义”和“技术”,而应当将二者视作更大的动态历史洪流中共存和平衡的两个角色。然而,我们目前似乎处在一个特别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有关技术加速和奇点的讨论迫使“人本主义”和“技术”两者不断震荡出新的边界和动态均衡。因此,为了不至迷失或陷入二元困境,我们需要叩问人本主义:它还能像过去一样沿着某种确定的线索攀行,抑或一场彻底的变革已一触即发?


一些未来学家认为,人类社会已趋近其存在的“最终阶段”。且不论这是预言还是警告,我们都需要重新思考一个问题:从个人和集体层面来看,我们该如何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人类的终章——世界末日、超人类、抑或是拉图尔之谓“盖亚时代”?“新时代”真是“全新”的吗?


这个展览并不试图提供任何确切的答案。但作为一个文化活动,它依然能够反映我们所置身其中的处境:一个重大变迁的时代,蕴藏着某些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展览触及了关于“新认知能力”的讨论,作为对这一变迁时代的积极回应。



可善的陌生 | The Kind Stranger

UNArt艺术中心首展


开幕:

2019年8月23日

展期:

2019年8月24日至10月20日

(免费对公众开放)
地点:

UNArt艺术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泉北路150号)

支持:

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

策划团队:

颜晓东、龙星如、柏志飞、郑云瀚、柳静、张营营、陈娴


参展艺术家:

徐文恺、毕蓉蓉、Cédric Van Parys、陈轴、丁力、冯冰伊、Fito Segrera、傅丰元 & 林沁、耿建翌、郭城、Hefin Jones、胡介鸣、计文于 & 朱卫兵、靳山、李山、林科、刘任、刘毅、Louisa Galiardi、Marc Lee、Maya Kramer、Nick Ervinck、Onformative、廖逸君、Rena Giesecke、RMBit、施勇、石至莹、苏畅、徐维静、邬一名、肖江、徐喆、殷漪、Yutaka Makino、张鼎、张海濛 & 张小京 & 殷钟睿 & 冯凯 & 陆云波、张辽源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