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驻馆艺术家作品展 | 蜡山水——赤木范陆作品展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展览信息


开幕时间:8月21日(星期三)下午3:00

展览时间:8月21—29日

展览地点:宁波美术馆2号厅





?

赤木范陆

赤木范陆,生于1961年9月,当代日本艺术家,横滨国立大学教授。

1988年3月,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绘画科油画专业毕业,获艺术学士。

1990年3月,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博士前期课程技法材料研究室硕士毕业,获艺术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获慕尼黑艺术大学硕士学位。

1999年起,在广岛市立大学艺术学部担任讲师。

2003年起,在尾道大学艺术文化学部担任讲师。

2004年起,在横滨国立大学大学院教育人间科学部任教授。

2017年始,同时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任教。

自2001年起,系日本教育大学美术协会、日本美术家联盟、UNESCO国际美术家联盟、日本大学美术教育学会等协会之会员。


个展(美术馆)
1991年,“赤木范陆大型个展”,YUHUIN美术馆 
2001年,“炼金术士——赤木范陆的道路”,大分市立美术馆
2001年,“赤木范陆的兰茨胡特的婚礼”,德国兰茨胡特市政厅画廊
2002年,“游泳者:赤木范陆的图像”,ASAKURA HUMIO美术馆
2005年,“日韩友谊年—日韩现代美术特别展”,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韩国世宗美术馆
2007年,“自画像的证言”,东京艺术大美术馆


个展(画廊)
2011年,“赤木范陆的存在背后之美”,东京艺博会
2011年,“赤木范陆个展”,广岛Temmaya画廊
2013年,“赤木范陆个展, 美之重生”,东京Takasimaya画廊
2014年,“赤木范陆个展”, 福冈M.A.P.画廊
2017年,“赤木范陆个展”, 横滨巴黎Gallery 

其他
银座画廊个展(多数)





 自 序  


在这次展览中,我展出的作品是在亚麻布上加入了蜂蜡,在加热融化后呈现出的湿润的色彩。布被水沾湿后颜色会变暗,同样,被蜡浸泡过后的亚麻布颜色也会变暗;水墨的浓度会让明暗发生变化,渗入的蜡量也会让阴影部分发生变化。所谓蜡山水画就是用蜂蜡绘制的山水画。
蜂蜡起源于古罗马时期。它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材料。在德国留学时,我专攻于西方古典技法,并将其带回日本。而宋朝的水墨山水画也经由千年前中国的禅宗传授入日本。水墨山水画用单色的水墨绘制出大气的山水,进而去感受宇宙的精神。本次展览是我在学习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水墨山水画和西洋绘画材料后,进行绘画的当代性尝试和实验的成功之作。
宁波是日本和中国文化交流的窗口。因此,我今天能在宁波美术馆举办这样展览,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美学的形象



      赤木范陆先生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充分展示了其值得瞩目,且独特的绘画体系——在化学技术上,美学上,符号学上都可以进行解释。尤其是从近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些方面。可以说,赤木先生的艺术的产生,融合了日本绘画的构造及西洋古典艺术的要素,也就是充分尝试激活了东洋艺术和西方艺术的共性。一个,存在相框与《数学绘画表面》的非相关性,另一个又有无法用数理上定义的空间性。双方作为西方中世纪后期的绘画作品,同样是重要的东洋绘画作品。从赤木先生初期作品中还可以看出统一的绘画倾向,但又已然表现出了对表现对象(图像)独自的,基本没有遵循远近法、数理上的方向性等一些称为表面秩序的规定,与作为界限的相框没有任何关系的构图。甚至可以说这更像是之前提到的绘画底板上或者说在与现实空间的相关性上创建了秩序。



      在形式的概念基础上,空间的非定义性的理论占有一席之地。这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很容易能够理解:借助于图像方式的表现(复写物体)形成了实体化的对象,也就是说通过图像的可视化,创造“画像立体空间”,这并非是赤木先生的意图,也不是通过他独有的技巧消除了“绘画空间”和“现实空间”根本上的差异。反而从根本上指向了绘画的新几何学,而不是“正面平行画”。绘画基底的位置由观察者决定,而且频繁地被解释为绘画的基底与基底材料是统一的。因此恐怕赤木先生使用了很多那种由木板本身制成的绘画基底。而且或许为了让观察者能够再次恢复原状,他并没有在此之上做任何加工。上下都是在观察者的接受范围内。在哥特式的装饰壁龛的主题图案中(这里指名为圣花壁龛的作品)的两种形态都寄托于细心的观察。观察者觉得支撑体归属于基底材料,但壁龛上的花等为了看上去像是要从底板中跳出来一样直立着。支撑体跟在它上面描绘的图像不同,分别进入了两个空间次元,水平和垂直。目前现存的像记号论中跟重要的辩证法有关系的是这样的形式进行绘画构造的结果。它的深度和高度、底部和上部、天和地、光和阴影在前者的象征性的紧张感中(保藏着可视化的表现)互相交换。这些手法可以归属于对于传统绘画中早就无法归属于平面几何学规范的形式的否定,并不仅仅局限于高、细、广、窄等的描述,而成为了不规则的物体。属于进一步的从可以把更多的部分细分化的支撑体的不均匀属性。


      ——摘自萨尔茨堡大学弗里德里斯?皮尔雷教授《美学的形象——来自弗里德里斯?皮尔雷对赤木范陆的艺术感想》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