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朵云书院位于上海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第 52 层,楼层高度 239 米。沿窗远眺,黄浦江景尽收眼底,天气好时,甚至能看到远处的佘山。今夏 8 月,它正式拨云迎客。
这座富有意境的书店由 Wutopialab 著名设计师俞挺操刀完成。在设计师的眼里,阅读是纯粹的,在云端的一片书林又带着神秘,这才有了以山水·秘境为理念打造的朵云书院旗舰店。

作为一个小型的空中文化综合体,朵云书院旗舰店由七个功能区组成,涵盖书店、演讲、展览、咖啡、甜品和简餐等不同功能,总共 2200 平方米,目前共有 60000 册书籍和 2000 种文创用品。
处在 239 米高的朵云书院旗舰店是目前世界上高度最高的商业运营书店,书店是上海中心这个垂直城市的重要的公共文化场所,也将成为上海的重要文化地标。
▼▼▼
开门见山与迷宫幻境
朵云书院给人的第一感受就很惊艳,刚一进门,就会感受到阳光洒落在山形的拱形书架上。设计师将这一创意叫做“开门见山,先造一座敞亮的白山”。
这座白山由半透明的书架构成,层层叠叠在电梯间尽头展开。相互掩映的山洞的尽头是波澜壮阔的天空,天空和城市便融入书店,成为了书店设计的一部分。


洁净的地面,甚至能够在晴朗的日子里反射云蒸霞蔚的天空,这一切都让这山漂浮起来,成为上海日常的奇迹。

白山固然壮观,但倘若你在太亮的壮观的空间站久了,你一定会想舒服地躲起来。于是在北侧,设计师又用圆形书架围合成一间间黑书房,这里便成了上海中心的秘境。

它是隐蔽的书店,默默地生长,用一个个圆形彼此联系并向外扩张,每个圆形独立但都可以紧密地包裹着进入其中的读者,你可以在思想中漫游,迷失,停下来发呆,或者径自跑开。

在黑白之间,朵云书院还设置了一个灰色空间。
墙壁有两层组成,外面一层旋转出来形成重屏的格局,可以做展墙,是一个展览演讲的多用途空间,业主名为海上文薮。当代意义的书店已经不是一个单纯购买知识的场所,它更是一个社交场所,我们在这里演讲、展览、交换彼此的记忆。
朵云书院旗舰店仿若一块海绵,吸收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读者们在记忆的潮水里漂浮,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感受了。

冷暖对偶,男女对望 —— 咖啡区 & 甜品店
作为小型文化综合体、微型城市空间,歇脚的饮品店自不可少。朵云书院的饮品店设计也非常有讲究,设计师用了其擅长的“对偶设计”。
甜品店 & 咖啡屋,空间上一头一尾、色彩上冷色配暖色、寓意上男性配女性,设计师将多重“对偶”融入到了这两处的设计中。

任何故事都离不开人,男和女的关系是我们一直热衷讨论的话题,它依然精致镶嵌在我的散文集里。
故事从【男生】开始,那是蒂芬尼蓝的精品咖啡嵌在白书房里。故事在【女生】那里结束,那是Blingbling的粉色的甜品屋,独立在故事的结尾仿佛巨大的彩蛋。
—— 设计师对于男女寓意的解读

▲ 耀眼粉装的甜品店
沉稳的咖啡屋,变成了“男生”的象征,而粉色的甜品屋,则成为了女性的代表。

▲ 蒂凡尼蓝装点下的咖啡店
设计师不担心用粉色代表女生会引来争议,在他看来,自主的女生是不会被颜色所定义以及束缚的,这个耀眼粉色的甜品屋是黑白片的嬗变,她是上海女人的生活宣言,她有时会用余光看一下白书房后面默默微笑的蓝咖啡。
是的,在上海,上海男人就是这么默默骄傲站在女人后面的。

云中谁寄锦书来——豆瓣专区、伦敦书评专区
豆瓣是很多文艺青年的线上聚集地,朵云书院此番也创新性的将豆瓣高分书单搬到了线下,挑选了 100 册书,读者可以参考着热门书评来挑选阅读。

与此同时,还有别具一格的伦敦书评书店专区,遍布着精选的外文原版书,其中不少书籍都是诺贝尔奖、布克奖的获奖书籍。


伦敦书评区自然也有不少专属于 London Reivew 的周边,这几款浓郁英伦风的帆布袋就很受读者欢迎。

在这两个书籍专区的设计中,同样采取了颜色区分,白书房一角是豆瓣高分图书区,与此相对应的是遥远的黑书房尽端的墨绿色伦敦书评书店专区。
一个代表东方,一个代表西方。东方和西方在不同的空间遥相辉映、相互依存,同时又相互竞争、相互吐槽。恰如我们的世界就是由东方和西方组成的。
精挑细选书本的同时,朵云书院还用生活美学家的视角精选了 2000+种的文创产品,都是读者们的心头好。
上海的标志性元素“白玉兰”,完美融合到扇子、丝巾中,多了一份清新优雅的气质。上海话“嗲”字样的搪瓷杯,可以成为你生活中的个人 logo。


还有各类小众音响、香氛、手袋等等精致周边,让文艺的你,可以尽情徜徉于朵云书院。

一个人的观云轩
朵云书院的建筑过程非常艰辛,上海中心对于室内装修有着严格的把控,不许任何不用于装修同时低于防火要求的材料上楼,工地常见的阻燃板和细木工板在上海中心看不到,每天只允许 2 公斤的油漆或者香蕉水带上楼用于装修,更不用说现场切割电焊了。
同时上海中心的 52 层还有大量的原始建筑物残留,52 层有两个边厅,原先是花园部分,如今也归属于朵云书院。改造花园同样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花园中的巨型盆栽、喷水池和石墩占据了有限的空间,搬运的过程仿佛破冰船一般。

巨大的喷水池自然无法移动,设计师便沿着北花园的喷水池设计了一个环形桌子,喷水池摇身一变成了花坛,客人可以坐在这里面对吧台以及背后的环球金融中心。同时,他用预制的金属板把南花园的喷水池藏起来变成了一个舞台。舞台靠近外墙的地方是一个半圆形地坑,这里,就成了一个人的观云轩。

你安静地坐下来,深情看着脚下的城市,在上海,最平静最日常的生活也不会千篇一律。
然而站在舞台上,则能体会到不一样的上海,仿佛这城市的一切都不接触地面,这是一个向上运动的城市。你不由得会陷入一种骄傲,然后会着迷地想,自己是怎样的存在。

最长吧台与对上海的寄语
朵云书院还有一处相当惊艳的设计,就是它靠窗的超长吧台。
相传有一日,设计师站在北花园,目光从环球金融中心经过金茂,尽头看到东方明珠时,突然觉得如果有一个行云流水般的吧台就非常适合我将脸颊放在上面,尽情的欣赏上海。
于是乎,52 米长的吧台在朵云书院的一侧诞生了,它是不是最长的吧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联系了有些被遗忘的历史和生机勃勃的当下。


朵云书院位于上海中心的 52 层,这其实还有一层语言的双关:52 上海(我爱上海)。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C-café 的吧台也是 52 米长。
朵云书院就是上海中心这个垂直城市里的微型城市,它代表了一种英雄主义,洞悉了生活真相,但仍然热爱生活。它也具有一种乐观主义,实体书店的经营明明很艰难,但阻挡不住它对未来的信心。

▲ 从这里看出去上海有如梦境
朵云书院旗舰店无疑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每一本书就是世界的一面,我们可以通过书本认识世界。朵云书院旗舰店无疑也是一种高度的人文主义,每一本书里都有着闪闪发光的灵魂。所以有高度也有态度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就是上海的精神堡垒。

▼▼▼
2019 年 8 月 12 日,朵云书院旗舰店正式开幕。恰逢台风过境,洗礼过后的上海格外闪闪发光,高高矗立的上海中心就是上海的灯塔,朵云书院便是这塔上的明灯。
现场 2200 平米,经过每天 100 位工人,依据设计师 300 多张图纸 60 天施工,其中 15天 运输 260 吨书架上 239 米高处,150 人两班倒 10 天安装完成。之后 35 位书店员工 4 天把 60000 册书籍和 2000 件文创产品上架,6 天整理完毕。朵云书院旗舰店终于优雅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证明了一个道理:所有艰难的思考和训练,在最后都要表现出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轻松,这就是上海。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