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骡子,是这部影片作为对运送毒品的人所给予的一个代号。除以此外,在我看来这个名字的用意,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挪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如骡似马,似是而非过完这一辈子。该片类型定义为悬疑、犯罪,但其实仍是美国电影文化惯常所注重的以人性关怀、珍惜家庭为主要阐述视角。
一个八旬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将所有的精力都铺在种植花卉上,人生也因此非常辉煌。后因网络的发达给时代的变迁造成具大的颠覆,导致老人破产独居。当房产因资不抵债被扣押拍卖时,偶然得到一份只需要他开车的工作——这份工作足够简单,但他不知道的是,他成为了墨西哥贩毒集团的一名运毒者。
整部影片的节奏非常平缓,几乎没有什么突显的高潮情节。但恰恰是这种平静的气质,反倒给人一种将心时刻提着的紧张感。就像阳光之下的海面,你永远预测不到下面暗涌的会是什么,而人生亦是如此,在一帆风顺的时候,风浪可能正在悄悄袭来。
人生的价值要如何体现?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们亦总是说,活在当下。可是当下是什么?假若,如《骡子》里的男主角厄尔,作为一个历经战争、深受异性欢迎又事业有成、受人赞誉瞩目的男人,在家庭里却是一个失败者。他对花卉投入的热爱超越了对家人的付出,终身都在忙碌着自己所谓的事业。他不怎么在乎家人的状况,家人的重要时刻都在他游走全国各大洲参加退伍军人俱乐部、各式的聚会、花卉交流展中一一错过,多个结婚纪念日、女儿的洗礼、毕业典礼、婚礼,如果这就是对于“活在当下”的一种诠释,显然只能算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因为在这个“当下”的概念里只有他自己。也正像影片中,老人以养花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也是用花朵喻意着男主角的放浪不羁、不受束缚的性格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注定是无法与需要承担的家庭责任相匹配的。
如果从大爱、博爱的层面来说,虽然透过旁人对厄尔的赞誉,他用运毒赚来的酬劳帮助了许多人,貌似显得他并不那么自私,但是对于家人始终是失责的。如果连身边最亲的人都无法给予爱的平复,那么在这份所谓的大爱和众口夸赞里也一定是缺失的。当厄尔的人生已经进入耄耋之年,开始回过头反思自己并试图与家人和解的时候,老伴始终不理解厄尔为什么会对植物如此钟情痴爱。他说它们只有一天的生命,所以值得付出。“可是家人呢?”是啊,对于妻子的反问,厄尔无法给出答案。因为他在热衷于成为各个团体或聚会上的中心,因自己在事业上的卓越而享受着众人的敬佩与拥趸时,从来没觉得时间对于自己和家人之间会成为一个问题;在他通过运送毒品扭转落魄,再次享受换回来的尊严和莺莺燕燕肉欲之欢的同时,心中也无法完全排遣当初离开妻子、离开女儿婚礼的愧疚。然而,等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时间已成为无法挽回和弥补的问题。所以,当老人和年轻的警探在餐厅闲聊起人生时,看似一段自言自语的嘲讽,但言语背后却是对家人满满的欠意。他奉劝警探,家人的重要性,再多的钱也买不来时间和爱。
人是基于情而投生。有情即会有私心,如何将这种私心转化为大爱,一定不是从无视自己家人的小爱和自私为源头。影片中,家人与厄尔多年的积怨,在老伴重病垂危时终于得以化解。当他生平第一次放下自己的所谓重要的事情,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回到老伴身边探望的时候,老伴又惊又喜,半嗔怪半玩笑地说“你又不在我的遗嘱里,回来干什么?”而厄尔也终于对老伴尽了一次该尽的责任。老伴在临终前对厄尔说“你是我毕生的挚爱,但也是我一生的苦楚,你是我全部的世界”,这又苦涩又动情的言语里面充满了对这段感情的诸多遗憾。老伴离开了毕生想依靠却无法依靠的世界,带着不舍和幽怨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或许在她心里期待着那个世界里能够有她想要的一切。所以,趁我们还活着,善待所有人,首先不能背弃和辜负的就是身边的亲人。人以情而依,家人对自己的信赖和依靠犹如花草,自自然然的由泥土里生发出来,不是特别栽种,但也不要想着刻意移植,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大爱最本质的根基。执于情感的爱憎是错,清除情感为零是无情,所以错的不是情,而是我们自己的执着与偏执。
一边放浪不羁爱自由,一边又确实依恋自己的家人,这两种价值观的拉扯注定会给一个家庭的日常带来诸多的动荡。影片的背后想要传达出的也是一种人生该如何选择的议题,自由主义的追逐欲望和保守主义的回归家庭。即便是穷凶极恶的毒犯,在谈起家庭的时候,也会呈现柔软温情的一面。自由与回归本身并无对错可言,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只是如若踩着别人的痛苦之上从而获取“自由”是有待商榷的。《骡子》改自于美国的真人真事,男主角的原型也确实为二战的退伍老兵。也许正是因为历经过身体上的伤痛和生死无常,才更迫切地如此追逐自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垮掉的一代”文学流派,他们崇尚生活简单、不修边幅、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永远寻求绝对的自由,纵欲沉沦,这点在电影里的男主角身上也得以体现。病床上的妻子对他说:“你活着,就是为了外界,为了成为众人的焦点,有时我真羡慕他们能拥有你这样有趣、精彩的男人,但我自己的厄尔,每次都等不及要回到那里去。”作为本片的男主角也是导演,或许也是想借用这部电影表达了自己多年来为了演艺事业,疏于亲情而给家庭来带伤害的一种反思,而这也是他找来亲生女儿演自己女儿的原因所在吧。
人生糟粕之路,本就应该相互扶持。不黏着于情,是我们希望不因此而产生痛苦纠葛的目的,但绝不等同于自私与割舍。人与人之间,情是根,总想连根拔除,把自己搞得一副七情六欲不侵的样子,就是真正的自由吗?这其实正是毁掉自由的开始,因为亏欠得太多,终归是要还的。若非圣贤,却要把自己的俗情压抑在这种强制的环境里,到最后必然会一发而不可收拾。而这也印证了影片的结尾,在法庭上老人拒绝了律师的辩护,坦然承认自己的罪行,这个时候他认的并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违规,是终于可以有机会担当亏欠家人所犯下的罪。人生当中许多事,不在于是否有旁人的监管,全凭自己的良心是否能过得去。当厄尔在监狱里给他安排的又是种植花花草草的工作,只是这个时候的花草对他而言不再是炽烈的热爱和以此炫耀的资格,仅仅只是一项强于别人的技能。而人世间的无常变化也在于此,当曾经的热爱被过度消解之后,便会发现一切外在的“热爱”其实并没有我们自己想的那么难以舍弃,等到消耗殆尽的时候,就会看到在这份“热爱”后面那个真实而自私的自己。
时间,是我们无法逾越的一个界限,不能任意的倒退、前进抑或是静止。任何所谓的弥补,只是为了求得自己能获得一点心安,其最终的作用不过都是对自己而言,对于感受到疼痛的那一方,任何所谓的弥补都不能让对方忘记曾经那切实的疼痛。所以,在不可控的限定范围里,我们唯有把“债务”减免到最小化,才能不背负更多的重量前行。
不吝,是一种人生态度
对于旁人,尽己之力不吝啬一切
对于困苦,混不吝任由来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