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塞西莉亚·维纳、嘉芙莲·奥比、纳利·华德 | 立木画廊艺术家在美国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塞西莉亚·维纳 (Cecilia Vicu?a)
"Artistic License: Six Takes on the Guggenheim Collection"
美国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
2019年5月24日 – 2020年1月12日

塞西莉亚·维纳

Karl Marx, 1972年

布面油画

92.1 x 71.7 厘米

图片由美国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提供


立木画廊代理艺术家塞西莉亚·维纳 (Cecilia Vicu?a)目前正在参展由美国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Artistic License: Six Takes on the Guggenheim Collection",本次展览是古根海姆首次邀请艺术家策划的大型群展,参与策展的艺术家包括蔡国强、Paul Chan, Jenny Holzer, Julie Mehretu, Richard Prince和Carrie Mae Weems等。每位艺术家在古根海姆的馆藏作品中挑选符合其策展理念的作品,并分别呈现于美术馆圆形大厅的每一层,维纳的作品Karl Marx (1972年)在本次群展中呈现。


维纳阐释道:“这件作品是为了颂扬马克思的精神。我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教条主义者认为非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如色情、诗歌、蓝调音乐、爵士乐、摇滚乐、女性和同性恋运动等概念链接,并且我认为这些概念是‘革命’的必备因素。


塞西莉亚·维纳 (Cecilia Vicu?a)

"About to Happen"

西雅图亨利美术馆

2019年4月27日 – 9月15日

塞西莉亚·维纳"About to Happen"西雅图亨利美术馆展览现场,2019.4.27 - 9.15

图片由西雅图亨利美术馆提供,摄影:Alex Marks



塞西莉亚·维纳"About to Happen"西雅图亨利美术馆展览现场,2019.4.27 - 9.15

图片由西雅图亨利美术馆提供,摄影:Alex Marks


"About to Happen"是维纳的首次美国大型美术馆个展。作为艺术家和诗人,维纳以阿空加瓜河与海洋为线索,通过其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回应着21世纪的全球经济和环境危机。展览呈现了维纳的大型纺织作品、装置、雕塑和影像等。作品与观众发生强烈共鸣,唤起被忽略和遗忘的现实和记忆,模糊了物质与非物质的空间。展览中作品被置于一种精妙的平衡,整个展览空间形成一种“空间诗歌”的场域。


延伸阅读:南美当代史诗、大地、诗歌和女权主义的艺术实践重叠:塞西莉亚·维纳(Cecilia Vicu?a)

嘉芙莲·奥比 (Catherine Opie)
"The Outside-Inside, Installation for moCa Cleveland"
美国克利夫兰当代艺术美术馆
2019年4月27日 – 2020年1月5日

嘉芙莲·奥比

"The Outside-Inside, Installation for moCa Cleveland"展览现场,

克利夫兰当代艺术美术馆,2019年4月27日 - 2020年1月5日

图片由克利夫兰当代艺术美术馆提供


嘉芙莲·奥比在美国克利夫兰当代艺术美术馆的特定场域创作The Outside-Inside, Installation for moCa Cleveland (2019年)在美术馆的Gund和Kohl展厅及纪念楼梯处呈现,作品以宏大的形式为美术馆打开了一面面通向伊利湖的艺术之窗,重塑了美术馆的室内景观。这组作品是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在2011年的委约创作,由8组摄影照片构成,全部取景于克利夫兰。


奥比出生于俄亥俄州,在创作这组作品时奥比重回克利夫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奥比捕捉了伊利湖变幻莫测的季节景观。在照片中的黎明、黄昏、水面折射出的光线、湖边冰雪的结晶在奥比的诠释下最终演化成为颇具建筑感观的装置。奥比通过镜头不仅塑造了克利夫兰的“肖像”,同时也礼赞了时间之美。


延伸阅读:嘉芙莲·奥比纽约个展开幕:“现代主义者”“洛杉矶市长”和“艺术家”


纳利·华德 (Nari Ward)

"Apollo/Poll"

美国康涅狄格州奥德维奇当代艺术美术馆

2019年6月12日 - 2020年3月15日

纳利·华德

Apollo/Poll, 2017年

钢、木、乙烯颜料、LED灯

纳利·华德个展"G.O.A.T"展览现场,纽约苏格拉底雕塑公园,2017年4月29日 - 9月4日

图片由立木画廊(纽约、香港、首尔)提供,摄影:Nicholas Knight


美国艺术家纳利·华德于1963年生于牙买加,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在与纽约著名独立艺术媒体Brooklyn Rail的主编Phong Bui讨论"创造性劳动"的意义时,他曾如此回忆在北京的一次布展经历:“其他参展艺术家一般在11点来到画廊,工作两个小时,悠闲地吃个午餐,在晚间六点或七点离开画廊。我每天都在九点就开始一直工作了,一直工作到凌晨一两点。我不禁问自己:我在干什么?他们去晚宴、喝两杯,度过惬意时光,而我在这工作。但是我也意识到,只有这样,我才能进入艺术创作之中。对于我来说,我必须要介入作品的物质性、体力劳动之中去;这样,艺术实践才能成为心灵及智性交流的催化剂,继续以独特的动率往前发展。


Apollo/Poll (2017年)是一件颇具纪念意义的雕塑作品,华德取材于哈姆莱区标志性的建筑阿波罗剧院的招牌并加以改造。"Apollo"和"Poll"字母在灯箱上交替闪烁,用希腊神话中的神祇暗喻着当下的政治与社会环境。


延伸阅读:“美国公民的叙事“:艺术家纳利·华德(Nari Ward)纽约新美术馆个展——We the People



展览预告



立木画廊(Lehmann Maupin)由乐睿昕(Rachel Lehmann)和慕德伟(David Maupin)于1996年共同创办,代理世界各地风格迥异的当代艺术家及艺术遗产。自成立以来,立木画廊一直不遗余力引介国际艺术家至不同地区。这一使命促使立木画廊相继在纽约、香港、首尔展出艺术家具有历史意义的首次展览。

艺术家、作品、画廊信息垂询: hongkong@lehmannmaupin.com

中文官网: www.lehmannmaupin.com/ch

关注立木画廊微信公众账号:LehmannMaupin1996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